封面人物

金鐘最佳女配角楊小黎
保持專注和勇敢,大學給的比想的多

作者:蘇思云    2019-02   圖片:廖祐瑲攝影,楊小黎提供

2018年10月,楊小黎得到金鐘獎最佳女配角獎時,她一手拿著獎座,也在台上哭了。她說,終於可以講出一句藏在心裡很久的話:「我不再是個小童星了,我是個真正的演員。」這是對演藝圈的公開宣示嗎?楊小黎搖搖頭說,只想打從心裡告訴這世界:「只要你努力,夠相信自己,你就可以幫自己撕掉標籤。」確實,說著話的那一刻,她誰也不是,只是始終忠於自己,一心在演員路上前進的楊小黎。

分享文章給朋友

從演員到主持,志在成為有溫度的傳播人

至於大學期間印象最深刻的課程,楊小黎毫不猶豫地選了現為政大廣電系主任陳儒修開設的電影課程。她記得,有一次在課堂上看完經典電影《日落大道》,作業是觀後感。楊小黎回憶,很多同學從剪輯手法或燈光設計切入,但她從觀眾角度出發,談主角悲劇性的投射,進一步提到自己學傳播,但看到劇中描繪各種電影人的選擇,覺得更受激勵,希望好好走在這條路上的心情。最後作業拿了95分的高分,她一直記得教授給的評語:「有情感、有溫度的人,就是好的傳播人。」

楊小黎說,這句話她一直放在心裡。正是這種感性與體認,讓她後來當演員、擔任主持人時,更懂得觀察、感受現場氛圍,進而同理別人。

就像楊小黎後來在《台北歌手》中演出林雪絨一角時,有個片段是林雪絨的小孩死去,躺在棺材裡。片子一開拍,現場就有人跟著楊小黎一起掉淚。剪輯後,電視台也很意外年輕的她竟可以超齡詮釋這場戲。楊小黎坦言,她事前研讀了非常多類似的劇本與新聞,包含2016年震驚社會的「小燈泡命案」,就為了理解各種自己還沒有接觸過的痛苦。甚至,楊小黎也回家問媽媽:「如果我死了,你會怎麼樣?」透過做功課,慢慢累積角色所蘊含的能量。

遵守與自己的約定,大學咬牙修完近250學分

曾淡出螢幕12年,直到大學畢業後才重返演藝圈,楊小黎坦言,這段沉潛期是「對自己的約定」。旁人難以理解她專心課業的決定:「很多人認為就是個『過氣童星』,被觀眾淘汰了,」她講得直接。

儘管大學期間也有戲約,但她大都婉拒了。楊小黎的理由很簡單:「我要利用大學時期,讓自己變得無可取代。」

一面讀書,楊小黎一面鍛鍊自己擔任主播與校內外主持的本事。大四時,她意外「被迫推坑」,參加中央通訊社2011年舉辦的第一屆全國校園星主播爭霸戰。當時,有個關卡要求參賽者在10分鐘內把一份新聞稿改寫成播報稿,而現場沒有讀稿機。楊小黎集中專注力,硬是在短時間內把整份稿件背下來,包括當中提到的年份和傷亡等各種數據。「就好像我在演一個主播,把事件具體化成一部電影,再把電影以沒贅字的方式播報出來,」她笑說,當時評審老師都嚇到了,因為自己是唯一沒看稿的人。果然,她打敗80多位參賽者,拿下冠軍。

主播之外,楊小黎還參加政大學務處課外活動組主持培訓,政大知名活動如金旋獎、文化盃、畢業典禮,都有她的身影。楊小黎也在大四時接觸校外主持,提早面對社會真實面貌。

難免,她必須面對毫不掩飾的質疑:「她不是那個童星嗎?」或「她懂主持嗎?」但楊小黎透過一次次實戰經驗,愈來愈懂得因應現場氛圍調整風格。對語言很有一套的楊小黎, 後來也接中、英文雙語主持,活動範疇遍及政府部門記者會與企業尾牙。

忙碌的大學生活,一度讓楊小黎吃不消。作為楊小黎在系上最好的學伴,現為警察廣播電台DJ、綽號內克的吳宇軒回憶,楊小黎在大四下曾經很嚴肅地問他:「如果我放棄廣電與外交的雙主修,念完廣電系就好,你覺得如何?」吳宇軒很清楚,楊小黎自己其實並不允許這情況發生,所以,他只回說,只要她不介意未來有項註記是「外交系肄業」5個字即可。

楊小黎苦笑說,朋友太了解自己,馬上讓她湧現:「我要念完,人生不能留任何汙點!」的想法,她說著說著,不自覺大笑起來。

只是,為了完成雙主修,別人大學4年130學分,楊小黎5年下來修完廣電、外交雙主修,還有公關學程、華語教學學程、第二外語,算下來,她念了將近250個學分,幾乎是一般人2倍。回顧扎實的大學生活,楊小黎認為,專注跟勇敢是最重要的兩件事。她建議,大學時把該做的先做完,後面才有空間接收新挑戰。「如果前面把時間混掉,等到需要時間、體力去做想做的事情時,會沒時間,」她有感而發。

在大學這段不斷嘗試的歷程裡,楊小黎也感受到自己心態有所成長。從前總是很衝、想要證明給別人看的心態,漸漸變得柔軟如水:「我慢慢可以跟自己和解,也愈來愈能消化外在的眼光與評價,」她說。

雖然漸漸能以平常心看待一切際遇,但對楊小黎而言,「童星」仍是她最想撕掉的一張標籤。重返演藝圈後,她每回拍戲,總希望媒體報導稱她「演員楊小黎」而非「昔日童星」。每次事與願違,她都難掩失望:「常常有種又被『打回原形』的感覺。」

只有自己能幫自己撕掉標籤,用得獎突破枷鎖

好在,戲台下站久了,這些累積終於在5年後爆發。客家劇場《台北歌手》導演樓一安說,他起初不確定楊小黎能否掌握林雪絨這個「比較苦的角色」。不過,第一天拍攝後,他就放心了。樓一安發現,楊小黎一演戲就完全沉浸在角色狀態裡,某些場景,也因為她情緒到位,還能提早收工。

樓一安印象很深刻,有場戲因為受小孩角色影響,重拍了5次。那場戲中,林雪絨讀著丈夫呂赫若寫給她的小說,「她總在鏡頭推軌到同一位置時流下眼淚,」樓一安觀察,這不只是動作精準,「而是情感來真的,她讓自己每次讀到那個段落,就難過到落淚。」

2018年10月,楊小黎得到金鐘獎最佳女配角獎時,她一手拿著獎座,也在台上哭了。她說,終於可以講出一句藏在心裡很久的話:「我不再是個小童星了,我是個真正的演員。」

這是對演藝圈的公開宣示嗎?楊小黎搖搖頭說,只想打從心裡告訴這世界:「只要你努力,夠相信自己,你就可以幫自己撕掉標籤。」確實,說著話的那一刻,她誰也不是,只是始終忠於自己,一心在演員路上前進的楊小黎。

精選閱讀
RECOMMENDED FOR YOU

自己的學習地圖自己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