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來人說:大學走一遭,不過是「一場遊戲一場夢」…
大學生活到底是什麼樣?這個問題,問念過大學的人最清楚。
為了讓準大學生對未來4年作出更務實的規畫,《Cheers》雜誌特別進行「2018年過來人的大學生活」網路調查,從千人填答的數據中,傳遞最真實的畢業生心聲。
其中最讓人跌破眼鏡的結果,莫過於當請受訪者選一首歌來描述大學生活軌跡時,竟由「一場遊戲一場夢」勝出,其次則是「讓我歡喜讓我憂」。
為什麼得出這項結論?看看學長姊們怎麼說。
培養多項專長勢在必行,別待在原地
回顧大學生活,若以滿分10分來打分數,平均來說,受訪者對自己的大學生活滿意度只有6.28分,僅在及格邊緣。
進一步探究,近8成受訪者表示,「對上課內容沒興趣,又偏偏是必修課」是大學生活的最大痛苦來源,其次是搶不到想修的課,占50%,反映出學生選課時,深陷「想上的課搶不到,不想上的躲不掉」泥沼,最令人困擾。
職場瞬息萬變,光靠「一技之長走天下」已不可行,這項「覺悟」同樣反映在調查結果中。近7成受訪者後悔在大學時期沒有培養第二、第三專長。經過性別交叉分析後發現,女性(72%)的占比又比男性(63%)來得高,反映女性感到更焦慮。再經過年齡交叉分析後得出,30歲以上的受訪者,尤其能感受到培養第二專長的必要性。
許多受訪者在開放題中表示,錯過加入「海外交換學生、實習」是最感到遺憾的項目之一。「走出去」是不容忽視的趨勢,若能在大學時期增加海外學習體驗,除了有助於自我評估是否適合到國外念書或工作,也能提早打開視野。此外,對於「最慶幸在大學時做過的事」,過半受訪者都認為是「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外語力要再加強,產學接軌不能少
回頭看,近7成受訪者認為大學生涯是決定職場發展的關鍵,但落實到實際面,評估個人在大學所學是否在工作上學以致用,只有37.9%的受訪者認為有實際相關聯。
近5成受訪者指出,「解決問題能力的增長」,是念大學帶來的助益,其次則是人際溝通以及工作專業能力,各占4成。值得留意的是,即使愈來愈多大學將全民英檢或多益成績列為畢業門檻之一,但外語能力和國際觀卻在選項中敬陪末座。
大學作為就業前的「最後一哩」,普遍來說,大家都很重視在校所學是否能與生涯接軌。雖然已經畢業,但問到若有機會,將提供母校什麼建議時,近6成受訪者都表示,希望加強課程與實務接軌,並有更多產學交流機會;其次是協助學生探索自己,減少無謂摸索。
逝者不可追,但來者猶可求。看完過來人的心聲,即將展開學習新頁的你,未來4年打算怎麼過?想清楚,好好計畫,大學生活才能從別人的「一場遊戲一場夢」,變成自己人生中「無與倫比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