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艾伶、賴若函 攝影|廖祐瑲

如果你問我:「研究所若能重來一次,我會想改變什麼?」我還是會說,希望當時的自己,能多去學一些原先不在課程規劃內的東西。

筆名「人渣文本」的輔仁大學哲學系兼任助理教授、知名時事評論者周偉航,在政治公關界打滾多年,至今廣播、電視節目邀約不斷。也因此,雖然在大學教書十多年,他卻是學生眼中的「非典型教授」。5年前讓他一夕成名的《大學生不要當的28種人》一書,除了集結他在部落格上的教學現場觀察,更把學術名詞變成犀利的新世代語言,大受好評。

輔大哲學所博士畢業後,周偉航去念了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博士班,雖然都沒有拿到文憑,但是從學生時代就很有生意頭腦的他,反思過去曾因求畢業只修最少學分、達合格線,後來主動回學術界深造,才知「為何而學」。除了大量精讀下累積的「觀點」,還有向大師學習的眼光、氣度。

對於研究所,周偉航沒有天真浪漫的期許,反而務實地點出:若以「薪資成長率」來衡量所謂的「投資報酬率」,通常不符成本,因此要找到正確動機再讀,不管是「有興趣」、「個人生命史」或「回應社會需要」:「說到底,熱忱還是學習最重要的源頭!」

如果你問我:「研究所若能重來一次,我會想改變什麼?」即使已經有兩次念研究所的經驗,我還是會說,

如果能再來一次,我希望當時的自己,能多去學一些原先不在課程規劃內的東西,把觸角伸到舒適領域之外。

過去20年,國內研究所曾歷經高速擴張期,各校廣設碩士班,企業也將人才錄取門檻提高至碩、博士學歷,導致大家爭相投入碩士班就讀。然而,隨著近年少子化、青年低薪化的浪潮,許多人認為,讀碩士班的投資報酬率已大不如前。因此,當今愈來愈多大學畢業生,紛紛優先選擇投入職場,累積就業經驗。碩士生滿街跑的情景,已不復見。

面對上述種種窘境,各系所與研究生該如何突破重圍,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康莊大道呢?我認為,箇中祕訣在於──維持「有機」的狀態。

「有機」狀態指的是,動態調整自身狀態,不斷迭代、更新,以因應世界的快速變遷。因此,各系所必須找到自身的特色和定位,與時俱進地調整課程,持續與外界交流合作。而對於研究生來說,也是相同的道理,積極掌握資源,多接觸不同領域,才能提升自己在社會中的「存活率」。

精讀讓你串接知識、激發創意

出社會一段時間後,我慢慢發現,過去研究所時期,大量精讀文獻的訓練方式,幫助我長出各式各樣的觸角,廣泛探究不同的知識領域。

或許在學習這些知識的當下,會不知道自己為何而學、學了有何用。但在未來的某個時刻,這些觸角很可能把兩件看似不同的事,串接在一起,讓你看見別人看不見的真相、想出別人想不出的創意。

例如,平常在喝咖啡的時候,我會好奇,「那些宣稱公平貿易、對咖啡農友善的咖啡,真的公平嗎?」光是自己在腦子裡這樣想,不一定能想出什麼道理來。但有一天,我在研讀一段伊斯蘭教文獻時,文中提到一位印度尼西亞的阿訇(即穆斯林對其宗教場所領袖的尊稱),他的本業其實是一位咖啡農,擁有20公頃大的咖啡田,但靠一大片由知名咖啡品牌收購的咖啡田收成,仍舊養不起全家人。所以,他還得到清真寺兼職當阿訇。讀到這裡,我忽然間把公平貿易咖啡和阿訇的故事串起來了。也更想追問:那些標榜「公平貿易」的咖啡,真的全然公平嗎?

研究所期間廣泛的精讀,則讓我更有想「哏」的能力。像是,曾經有劇組在電視劇開拍前,找我去幫忙想「哏」。當時,我分享了一位穆斯林寡婦爭取繼承權的故事,外人以為女性地位低,但最後法官卻讓她勝訴。這些原本靜靜躺在文獻中的情節,透過我的口述分享,順利地幫助劇組激發出不少好點子。

過去,我曾請學生計算,念一個碩士學位後,需要花多少時間,才追得上大學畢業就進入職場的同學,追上他在職場累積的收入。算出來的結果是,在十幾年前的環境下,至少需要13〜15年的投資回收期。雖然十年後的今天,環境可能不同了,但在就讀碩士的2〜4年間,所需的生活費、學費,遠遠多過碩士頭銜為你增加的幾千塊薪水。這樣看來,效益根本不能平衡成本。

就我的觀察,目前能夠有效幫助學生「鍍金」的國內研究所,真的是占少數。因此,研究所不應該是爸媽叫你念、或看到同學念,就傻傻地栽進去。除了加薪的外在誘因之外,內在價值與動機才是所有想念研究所的同學,應該好好考慮、自我詰問的重點。

三大動機,驅動內在價值和動機

所謂的內在價值與動機,我概要分為三個面向。首先是「興趣」,有些人可能在念大學的過程裡,發現自己對某領域的學術研究很有熱忱,希望投入研究所,透過文獻回顧、文本分析、論點產出的研究過程,更完整地理解知識背後運作、推導的原理。

第二,是「回顧個人生命史」。藉由研究所中,反覆探討問題意識的訓練,幫助同學解構生命歷程,回應在生命各階段裡,那些渴望釐清、追尋的問題。

例如,在鄉下長大的學生,或許會對原住民文化、鄉村聚落、偏遠地區醫療設施等議題深有所感,進而期望更有系統性地參與議題。

最後一個面向則是「回應社會需求」。找到你想回應的社會問題,帶著這個問題意識,和每一個系所的特色相比對,篩選出一個能帶領你回應社會所需的系所,然後用力地去讀吧!

若只是為了名聲、薪水、跟風,或是想成為所謂的「斜槓青年」而踏入研究所,這樣的過程既不快樂,又學不精。畢竟,不喜歡的東西,再怎麼「斜槓」也沒用,說到底,熱忱還是學習最重要的源頭。

▲輔仁大學助理教授周偉航提醒研究生最好別當這三種人

走進大師的課堂,學習謙卑求知

說到給研究生的建議,我會鼓勵研究生,多去修習大師級老師的課,看看大師們,是用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知識和學習。

第二次念研究所的時候,我念的是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當時我們系上有幾位從美國哈佛大學回來的老師,明明都是很有學養、很專業的大師,但在課堂上,有學生意見與他相左時,我很少聽到他會說學生「錯」,反而會回說:「這和我印象中的資訊好像不太一樣耶,那我們一起來查資料看看好了!」

在跟著大師學習的過程中,你大概能體會,世界知識的頂點在什麼位置;而大師們又是如何用謙卑的態度來對待知識,持續地追問,甚至不恥下問。從他們身上,我學習到「如何把知識學習變成一種持續自我精進的態度!」

科技正高速革新,在搜尋引擎隨意鍵入關鍵字,就能在半秒鐘內出現上千萬筆的資料,知識變得愈來愈容易取得。

在這種情景下,我覺得謙卑的學習態度,比起任何知識都還要可貴和重要。

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建議同學,在研究所期間,要試著去體會大師面對知識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