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佩旻 攝影|廖祐瑲 影像處理|卓杜信 圖片提供|劉黛瑩@Facebook
年逾30才踏進演藝圈,初試啼聲,即以黑馬之姿入圍第52屆金鐘獎戲劇節目「新進演員獎」,隔年再獲入圍MOD微電影暨金片子創作大賽「最佳女演員獎」,她是演員──劉黛瑩。
非科班出身,大學時念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研究所念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劉黛瑩畢業後投入戲劇幕後工作,原本夢想當記者,卻誤打誤撞地成為一名演員。現在的她,享受當演員的樂趣,對演戲時挖掘內心的過程,直呼過癮,同時也更深刻地觀察社會,試圖以理性思考的鑰匙,透過表演來解開所有人生的謎團。
2016年,劉黛瑩以演出植劇場「姜老師,妳談過戀愛嗎?」正式出道,並以劇中「姜香慈」一角敲響金鐘。在所有人投以羨慕眼光的背後,卻鮮少人知道,成為演員對她來說,其實是一段「意外的旅程」。
劉黛瑩畢業於政大政治系,大三時曾輔修外交學系,之後攻讀台師大大眾傳播研究所。她最初的志向,是成為一名記者,但歷經畢業初期求職不順,輾轉經人介紹,來到金鐘編劇徐譽庭的工作室擔任助理,就在老闆籌備製作戲劇,決定暫緩腳步休息時,她萌生了轉換跑道、挑戰演戲的想法。
當時恰好碰到導演王小棣在徵演員,她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參加,想不到這一試,就讓她成功從幕後轉戰幕前,進入《植劇場》擔任新生代培訓演員,並獲得機會出演「姜老師,妳談過戀愛嗎?」一劇的靈魂角色──姜香慈,從此和台灣電視戲劇牽起了纏繞的緣分。
該劇以性侵題材為主軸,刻劃人性的壓抑與轉折。姜香慈在陷入家庭困境的無助徬徨之際,發現住在隔壁的女孩被性侵,犯案者竟是熟人,陷入是否該報案的猶豫。她飾演的這個角色與人疏離,卻又帶有正義感,非常難詮釋,儘管戲劇經驗不多,她卻發揮得淋漓盡致,靈活演出姜香慈內心的掙扎,獲得觀眾及評審青睞。
回憶起那段時光,劉黛瑩說,研究所期間的訓練,給了她很大的幫助,尤其研究所階段指導她論文的蔡如音老師,替她開了很大的一扇窗,讓她學會以各種角度看待事物。
從小到大是乖小孩,一堂選修課改變人生
「我到研究所才開始學會自主思考!」劉黛瑩說。從小到大,她的成長過程都循規蹈矩,長大後回望,才發現小時候太乖了。她透露,從高中到大學就讀的科系,都是分數決定的結果,唯有研究所是自己下定決心做出的選擇。也因此,念研究所對她而言,宛如獲得一把思考的鑰匙,讓她發現任何議題都能用非常細緻的方法來詮釋、研究及挖掘,那種「往內採礦」的感覺,令她感到很興奮,就跟研讀劇本時一樣。
她發現,因著自己在研究所時培養的思考能力,以及幕後幾年工作訓練,每每詮釋角色時,都會發現自己與其他演員不同。例如,她會分析劇本,並且藉由主動寫角色自傳、日記,來更認識這個「另一個自己」。
劉黛瑩認為,演戲就是放大生活中的細節,演員包括理解劇本、詮釋角色,都需要往內心挖掘,如同一場自我修練的過程,某種程度上,跟念研究所時的心境極其相似。
不過,其實她愛演戲的細胞,從求學時期就已然浮現。高中時,她會在體育課模仿健身教練潘若迪來逗同學開心,還曾在話劇表演上扮演白雪公主的後母。維妙維肖的演技,受到肯定,「許多朋友都建議我去考台灣大學戲劇學系。」然而,因為大學的一堂選修課,讓她從此醉心於大眾傳播領域,進而改變後來的人生。
劉黛瑩說,自己是在政大選修廣播電視學系郭力昕教授的課後,有了報考大傳所的念頭。在老師引薦下,她認識了台師大大眾傳播研究所教授蔡如音。當時蔡如音的「全球化/後殖民亞洲的跨國明星論:媒介文化生產關係中的金城武」研究,使她大開眼界。蔡如音以有趣的角度去剖析「迷文化」的環境成因,帶人看見隱藏在背後的社會意義。劉黛瑩驚訝的發現,原來做研究可以如此好玩,一個看似輕鬆的流行文化現象,竟能變成一個能夠理論化的學術課題。
另一個吸引她的,是蔡如音的上課方式。她分享,蔡如音上課多採問答模式,鼓勵學生發言,但從不加以批判。平時老師最常透過探討性別、種族與宗教等生活議題,帶領學生思考,讓她常有恍然大悟之感,所學的內容在日常生活中很有幫助。
蔡如音說,關於金城武的研究,源自她觀察到這名藝人在台港日及中國等地區的形象截然不同,所以進一步探討演藝人員在亞洲不同地區的影視環境中,會有哪些不同的經營模式,藉此解析文化及流行產業的運作,及背後所代表的意涵。
從隨波逐流到立定自我,感受寂寞的渺小
受到恩師影響,劉黛瑩的碩士論文題目「日系混血美:台灣本土時尚圈的生產邏輯」也以流行文化的角度探討社會議題。為了更精確探究背後成因,她甚至到台北東區一家獨家代理日本品牌的服飾店打工,近身觀察研究對象。
蔡如音指出,劉黛瑩當時觀察到許多日系雜誌找來化「混血妝」的模特兒,希望探討理由。過程中,她爬梳了許多文獻,包括二次大戰後日本開始有混血兒的誕生,以及日本在西化時期的社會變遷,發現當時流行文化界存在一種「變色片」氛圍,企圖營造一種超出真實種族或國籍身分的新美學文化。
劉黛瑩說,很幸運在研究所遇到喜歡的老師,開啟了自己的視野。她也勉勵現在的研究生,假如遇到能為你開一扇窗的人,絕對要好好珍惜。
念研究所有何收穫?劉黛瑩認為,學習自主性更高,對學術的鑽研更深,主動發言的機會也變得非常多。她特別喜歡課堂上所有同學對一個議題集思廣益、各方碰撞的感覺。她形容,大學生活較像是每天隨波逐流,但是念研究所時,重心回歸到自身,原因在於學科標準提高了,加上畢業前要產出論文,對自我的要求必須更嚴格。
她當研究生時,有時搭捷運,看著周遭的乘客,常覺得自己似乎停滯了。但在一次次跟指導教授面談後,常有很大的啟發,逐漸找回自信。
不過,她也強調,「感受孤寂,是念研究所必經的一段。」畢竟,等到進入職場後,生活完全停不下來,就像電影《命運好好玩》裡的自動導航模式,到那時會發現,念研究所時的寂寞其實很渺小,可以當作是出社會前磨練抗壓力的機會。
▲劉黛瑩在研究所的學習精神和做研究的態度,都
成為她日後在演藝圈發展的重要養分。
了解自己為何而念,別盲目跟從
至於如何準備考試?她分享,自己在大三確定報考研究所後,就很努力做功課,幾乎翻遍所有的研究所網頁,尋找適合的指導教授,包括老師的論文及指導碩士生的論文,她全都看過一遍。這份功夫省不得,劉黛瑩眼神堅定地說:「因為那就是你將來的樣子。」
劉黛瑩說,小時候想當記者,有一部分原因是自認很有正義感,喜歡揭發不正義的事。本來她看待事情的角度都是非黑即白,念了研究所才認知到,這個世界其實是灰色的。她認為,研究所就像是一個小型的社會,中間當然會遇到挫折與困難,但身為過來人,她想告訴大家:勇敢一點吧!念研究所是很好的時機,讓你變成一個獨立的人,也是讓自己負起責任很好的機會。
什麼樣的人適合讀?劉黛瑩認為,「一定要知道為何而念。」但若已有篤定志向,則未必非念研究所不可。當網路世界能獲得的資訊愈來愈多,只要自我管控的能力很強,也可以靠自主學習,累積的知識及學問也許更多。
像她也曾經對是否繼續念博士班感到迷惘,當時向蔡如音求助,蔡如音與她分享自己在國外念博士的經驗,班上同學來自世界各地,但有唯一的共通點,就是很清楚自己為何而來,將去哪裡。聽完後,她反問自己,念博士班似乎只是「想要」,而不是「必須」,所以緊急踩了剎車。畢竟博士生涯漫長,找到非念不可的理由再去念,比較能堅持到底。
劉黛瑩說,每個人念研究所的動機都不同,有些人看重目的性,確定要拿到文憑;也有些人是為了自我督促而念,因為研究所從期中末報告到小組討論,都必須驅策自己做研究,在課堂中跟同學做深度討論與辯論。
嘗試才能得出一條路,別放棄和自己對話
若是不清楚人生志向,生活壓力也不大的人,不妨將研究所當成是個中繼站。像她就是最初對人生沒有太多想法。直到進入研究所後,開始有鋪天蓋地的問題席捲而來,一邊看著投入職場的同學遭遇,一邊又看著自己正在鑽研的學門,促使她開始逼迫自己做出選擇。
劉黛瑩說,研究所是學習與自己共處的寶貴時光,從課程規劃、決定論文題目,到學習時程規劃等,都必須不斷跟自己對話。所以,她的結論是──「絕對不會有白費的人生」。
世界上有太多煩惱比寫論文更令人感到痛苦,如果真的陷入泥淖,可以先離開學習環境或多找人聊聊,都會有幫助。「即使念了後才發現不喜歡,沒拿到學位也沒關係,」劉黛瑩說。不要覺得遺憾,因為年輕就是本錢,本就該不斷去嘗試。
最後,她再次強調,好好去感受孤寂,是人生很重要的功課。如同她自己,就是從研究所開始對人生進行深度思考,「這種孤寂最終會成為養分,淬鍊自己去面對接下來的各種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