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乃欣 圖片來源:條紋衣女子

21.1%厭世:社交生活乏味,孤單做研究

Before

研究所是浪漫的學業交流園地,大家隨時交流彼此的構想和發現,且相互鼓勵……

After

同學們的論文進度不一,每個人面臨的壓力也不同(有些人迫於生計、趕著完成學業,有些人不斷被指導教授退稿),久而久之,分享彼此的論文進度反而成了研究室裡的禁忌。

How to do

先結交能夠討論論文的三五戰友:寫作不可無友,不妨與志同道合的朋友組成打氣團隊,成員可能是同一個lab、同一位指導教授的學生,或是與你論文題目近似的同儕,彼此籌組讀書會,並在討論過程中分擔、排解壓力與寂寞感。

再交一群酒肉朋友:研究生既然俗名為「菸酒生」,自然得結識飯友、酒友,偶爾逃離實驗室或研究室,開心吃飯、閒談,力行論文寫作之外的人生大事。

20.1%厭世:沒有寒暑假,所有休假都是假的

Before

以為研究所是俗稱「由你玩4年」的大學生活延伸,每天晚上揪團夜衝是家常便飯,週休假期來段近郊小旅行,或在寒暑假期間出國大玩特玩,也不成問題!

After

比起學生身分,研究生更像是「職業」,滿到溢出來的文獻、報告將三不五時佔據大小節慶、假期,讓你不得不天天在研究室打卡(所謂「研究室的地縛靈」大概就是這樣來的)。

How to do

休息是為了讓你之後的路走得更有效率,因此,適時安排休閒活動也很重要!不妨將休閒活動當作進度達標後的自我獎勵,例如:在某月某日前完成某章節,或寫到一定字數,就立刻飛奔出研究室,到你嚮往很久的餐廳大吃一頓(編按:但記得要先訂位……)。

8.3%厭世:擠出小論文,到處投研討會、拼積點

Before

念研究所感覺很威風,可以周遊列國出席學術研討會,發表研究成果……

After

在開始寫碩士論文前,國內部分系所設有以點數計算的「資格審」門檻。為了達標,學生需要成功投稿1~2篇小論文到學術研討會或學術期刊,證明你是個擁有獨立研究能力的「準碩士生」,方能朝著畢業的方向邁入下一關。然而,怎麼投稿都投不上,眼看畢業典禮將至,點數還沒積滿,到底該怎麼辦?

How to do

盡早找出並確立你擅長的研究路數,一路從課堂貫徹到碩士論文(如:探討同一類議題、採用同一種理論或研究方法),久而久之,你將能感受事半功倍的成效。此外,有些系所學生採取「組隊」策略,由2~3人合作完成多篇論文,分別投稿到不同的研討會,憑著團結力量,增加發表論文的機會。

7.6%厭世:課修太多

Before

以為和大學一樣,學生只要負責聽課、交報告就好,一學期甚至修上25學分也沒問題……

After

研究所的課多是小班制的討論課,修課人數大約8~10人,課前需要大量蒐集資料、閱讀厚重的英文論文,課堂中更須與老師、同學高度互動、密集討論,想要蹺課、放空、置身事外,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How to do

選課前預做功課,上網查看老師提供的課程大綱,或是向學長姊打聽,實際了解每門課的負擔(每週需花多少時間準備),審慎規劃自己的時間(扣除吃飯、打工,仔細思考一週能花費在課業的時間)。

若為了趕著把課修完而超修學分,不但得面臨連日熬夜,甚至被當掉,徒增開課老師對你的負面印象,可謂得不償失!

讀研究所,絕不是窩在學術象牙塔浪費青春。

Cheers雜誌《2019最佳研究所指南專刊》帶你精算22歲生涯抉擇、把握兩年黃金期累積學力,打造從A到A+的研究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