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蘇思云 圖片來源:陳應欽 攝影
準備1:精算思維
用「現值」概念,評估畢業成本
以目的來說, 或許不少人認為履歷上多了「碩士」兩字,在就業時就能有更好的起跑點。這樣的認知並非毫無理由,根據教育部統計處的平均月薪資料,在工程、電算機類別的工作中,碩士學歷起薪確實高於學士。如果僅僅著眼薪水,勞動部整體資料指出,過去10年來,碩士畢業平均第一份正職起薪大約多學士4,600~5,200元。雖然碩士的起薪較高,但學士提早2年進入職場所累積的年資和表現,未必不能追上這個缺口;更不要說,若是研究所在學期間拉長,學費和生活費同樣是一筆不小的投資。
究竟如何讓這筆投資在人生中創造更高的「報酬率」,無論在有形、無形面向上,最後回頭看,都能覺得「不虛此行」?不妨使用《你的未來值多少?像精算師一樣思考,估算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一書中所謂的「精算思維」,謹慎考量這條研究之路。所謂精算思維,並非意味做決定必須斤斤計較,而是在合理範圍內,適度採納系統性思考,在時間、風險、金錢三者間取得平衡。
譬如,在時間上,有沒有把握真的2年畢業、還是所學領域往往平均需要3年或更久?風險則包含與指導教授討論的狀況、論文訪談或實驗的不確定性因素。金錢上,除了兩年學費的考量,也要加入比起直接就業所可能出現的機會成本。若以105年學士初任薪資為28,116元來看,2年下來的收入,約為新台幣67萬元。
彙總這些可能因素後,衡量收益與支出,進一步使用「現值」(Present Value)概念來比較。《你的未來值多少》作者彼德.紐沃斯(Peter Neuwirth)認為,未來所有發生的事件,都可以折算成在今天的價值。可想像為把幾年後「研究所畢業」這件事,換算成在當下的價值,再和當下要付出的成本比較,藉此做出更好的選擇。
準備2:調整心態
學習要主動,能提出獨到觀點
研究所不比大學,個人學習心態上的調整,是影響最後有多少收穫的關鍵。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曾在〈為什麼要念研究所〉一文中指出,不同於從小學到大學的教育體系中,重視灌輸卻鮮少討論的氛圍,研究所講求的是互相討論激盪的火花。且相比於大學所學的是已知的學問,研究所側重在探索未知的領域。
大學選課時,一學期可以修到20、甚至25學分;然而,對研究所的課程,如果也存著「走馬看花」的態度,抱持「修好修滿」的心態,反而可能導致所學囫圇吞棗,等到忙不過來時才發現,根本無法好好吸收,只能應付了事。
研究所強調的,是結合個人志趣,累積特定領域的專業涵養。有別於大學可能一堂課100多人的修課狀況,研究所多是小班制,一班可能不超過20人,不僅需要課前大量閱讀文獻,上課著重討論、互相交流,更必須明確提出個人觀點,不能只是被動聽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