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竣傑 / 2018-05 / 攝影:陳應欽 / Web Only
「我同學曾經這樣形容:前方都是草,別人都拿關刀,只有林麗蟬拿著水果刀一直砍、一直砍,不曉得哪裡有危險。」精準的形容,讓林麗蟬自嘲:「我就是往前衝、往前走,知道怎麼躲跟砍比較快啦!」自己講完,又是一陣哈哈大笑。
不顧一切先披荊斬棘,前方的路反倒開始柳暗花明。抱著「先做再說」的心態,她「砍出」自己的聲量,也開拓出踏進國會的那條路。
相識10多年的立委辦公室主任呂孟鎇說,因為林麗蟬從地方服務開始學習怎麼組織與帶人,講話跟做事自然沒有架子。她甚至常研讀法案到凌晨1~2點,一有點子,就興奮地打電話找她討論,「我真的在半夜2點接過麗蟬的電話,」呂孟鎇笑著說。林麗蟬的腦袋隨時隨地都在動,怎麼也停不下來。
她特別關注新住民相關議題,上任當年就推動《國籍法》修正案,使因家暴、喪偶而失去配偶身分的新住民,仍適用於較寬鬆的歸化要件。她也正在鑽研移民政策與專法,涵蓋新住民權益與移工議題。
不過,雖然當選後頂著立委光環,林麗蟬仍維持慣例,常和姊妹舉辦身心靈成長讀書會。週日上午,一行人站在八卦山最高點的涼亭下,每個人拿著小卡片,寫下台灣民謠《雨夜花》的歌詞, 跟著音樂旋律開心地吟唱。一邊唱,她也不時開玩笑,虧一下夥伴。
此時沒人稱她「委員」,而是帶著新住民姊妹一起努力、奉獻自我的「麗蟬」。林麗蟬認為,與其稱自己為「領導者」,她反而更希望把自己視為「引導者」。
「每位姊妹都有能力,有些人願意表現出來、有些人較保守,更有些人如同尚未磨亮的鑽石,我只是協助她們磨亮自己的內在,」
既然開了路,她就花時間家訪、了解每個姊妹的個性,請姊妹輪流當活動主辦人。除了讓大家學會辦活動,也從中鍛鍊自己怎麼策劃、溝通,慢慢累積經驗。如此,新住民身分就不會再是束縛,一起集結大家的力量之後,路反而更寬廣。
坐在百年歷史的樟樹下,樹葉隨風沙沙作響,像是把她進入立院後面對法案推動不順利、立委不了解新住民等困境吹散。「新的議題一進來,對挫折與痛苦,我真的很快就忘記,而且記不起來的事情,大概也不值得記下吧,」個性開朗的林麗蟬說,淡淡地看待讓她成長、歷練的每件事。
一股「先做再說」的傻勁,讓她把來台感受的點點滴滴,奠定為貢獻的基礎。當台灣需要首位新住民立委時,林麗蟬的名字,自然浮現在政黨提名不分區立委時的名單首位。既溫柔又堅強,她的每一步不只是個人的里程碑,也是把鑰匙,正在打開每扇不可能的路,替新住民也替女性,開創一條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