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蘇思云 圖片來源:陳應欽 攝影

把握在學期間申請交換學生,是許多人念研究所的計畫。不僅能用相對低廉的學費,出國進行為期半年或一年的學習,更能藉此打開視野、增進語言能力。閒暇若能到處走走,多探索些當地的風土人情,那就更完美不過了。

畢業於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的王彥喬,卻選擇用一種極度緊湊的節奏,安排她的交換生活。2014年2月,她在碩二下學期申請到上海復旦大學當交換學生,為期4個月。抱著過去兩年在主流媒體上看到各種對台灣醫師去中國執業的報導,所衍生出的問題意識,她在上海、北京、江蘇昆山三地,一共採訪了35位相關人員,並藉此完成碩士報導論文《西進台灣醫師慌不慌?談台灣跨海執業醫師在中國醫療環境的發展與調適》。

台大新聞所對碩士畢業論文的要求,包括一般學術研究論文、深度報導論文、影像深度報導論文,以及近期因應科技發展的多媒體深度報導論文4種。王彥喬採取的「深度報導論文」由兩部分組成,一為深度報導本身,二為文獻探討與報導企畫。深度報導需要找兩位指導老師,同時在規模上,以受訪者不少於20人,字數不低於15,000字為原則。

抓緊時間約採訪,每天晨跑練腳力

王彥喬指出,當初抱持將單位時間做最高效率運用的想法:「甚至到返台前一天,我都還在進行最後一個採訪。」一分一秒都不能浪費,「馬不停蹄」正是她這段交換生活的寫照。

儘管許多人將歐美國家視為申請交換學生的首選,但王彥喬在就讀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期間,曾藉交流活動前往中國13個省分參訪,「我當時就覺得世界的重心會從歐美移到亞洲,所以將中國學校列為主要申請目標。」

王彥喬利用所上深度採訪課程,先在台灣進行前期採訪,透過8位在台醫師,了解西進醫師面臨的難題,也請對方推薦人選,以利之後進一步聯繫。「初期其實很擔心,因為一開始,幾位醫師談的問題都差不多,很怕自己挖不出新的東西,」王彥喬回憶。

好在她耐著性子沒有放棄,隨著採訪人數增加,王彥喬漸漸發現現況遠比自己想得複雜。等到實際到上海當交換學生,她透過「滾雪球」的方式,一位介紹一位,擴大受訪者範疇,從台籍醫師到台籍醫院行政人員,藉著每次少則半小時、多則6小時的採訪,多方了解兩岸醫療環境的差異與醫師西進後的發展。

讀研究所,絕不是窩在學術象牙塔浪費青春。

Cheers雜誌《2019最佳研究所指南專刊》帶你精算22歲生涯抉擇、把握兩年黃金期累積學力,打造從A到A+的研究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