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蘇思云 圖片來源:陳應欽 攝影
赴北京交流,還得同步完成採訪
上海市的面積是台灣的六分之一,點與點間的距離往往很遠,王彥喬笑說,為了練好腳力,4個月中,她養成每天7點起床,在復旦校園晨跑1小時的習慣,「為的就是讓自己『腳』好壯壯」。
採訪外的時間,王彥喬也沒閒下來。她不僅參加每週練習一次的國標舞社,也善加利用復旦大學的各種講座、研討會資源。同學聽演講風氣之盛,令她印象深刻:「有天晚上剛好有兩個講座,我這邊講座一結束,一群人就摸黑轉移到另一個還沒結束的講座,就算站在門口聽,他們也覺得值得。」王彥喬坦言,這種飢渴的求知態度,讓她深受刺激。
修課之際,還要一邊蒐集論文素材,看似一舉兩得;但實際上,若沒有安排好進度,很可能導致訪談素材不足,報導論文難以完成。
以王彥喬的狀況來說,在台灣雖有初訪,但其餘20多位受訪者都是到上海後才開始陸續尋找。甚至,王彥喬在參加2014年北京中國傳媒大學交流體驗營時,她與幾位台大新聞所、世新大學的同學,一起參與、製作影片,意外拿下當年體驗營冠軍,但她同時必須努力把北京醫師的採訪插進那幾天。「想把握飛一趟北京的機會,但畢竟採訪都是配合對方時間,」當時不斷聯繫、協調行程的緊張感,她現在談起仍歷歷在目。
跨國獨立採訪經驗,讓她順利進入媒體
回顧這段交換生活,王彥喬最大的體會是:
就像在上海進行訪談時,「必須努力適應那種不安、克服眼前問題,」她認真地說道。「要很有意識地活在當下。當覺得不舒服時,就是在成長。」
王彥喬在風傳媒開部落格分享自己的「交換奇遇記」。例如,她觀察到,上海人民公園中的「相親角」,每逢週末,總有許多父母出來幫孩子徵婚。「從爸媽手中的徵婚海報,可以看到他們對婚姻的想像與條件,在兩代間有非常大的差異。」部落格中雖僅7篇文章,卻真切反映出她對各種社會現象的所見所思。
從大學修習課程、前往中國各省交流,到研究所去上海當交換學生,王彥喬都在累積自己對中國的認識。她的畢業論文不僅彌補主流媒體對西進台灣醫師議題在報導角度上的空缺,也讓她在風傳媒面試記者職時,格外讓主管印象深刻。「主管問我跨國採訪了多少人,我說在那邊訪了20多位,他回說:『哇!這麼多。』」後來,王彥喬果然順利接下跑市政線的記者工作。
王彥喬分析,正因為有過那段全然靠自己摸索、獨立找人脈的日子,工作後很快就上手:「雖然是跑政治議題,但方法上相似。在台灣,更有辦法牽到對的人。」
2017年,中國共產黨舉辦第19次全國代表大會,王彥喬主動爭取到北京做第一手採訪,主管不僅同意,後來也讓她接下兩岸線。2018年3月,她再度到北京撰寫兩會報導(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與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會議),也透過手機做直播連線報導。
誰說當交換學生只有修課、旅遊、交朋友而已?王彥喬用自己的堅持證明:把經驗連結起來、認真經營每段過程,一定會有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