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蘇思云 攝影:廖祐瑲 圖片提供:苑裡掀海風 發稿日期:2019-07
成員多在35歲以下的「苑裡掀海風」,由返鄉與外地青年組成,如何在苗栗的臨海小鎮苑裡,用農業、藝文音樂節、書店、公共事務參與串聯起大家?讓苑裡從一個見證藺草產業興衰、人口外移的農村,一躍成為2019年交通部觀光局榜上有名的台灣「經典小鎮」。
一個個年輕人抱著樂器輪番上台演出,台下有廟口市集、手作DIY和公共論壇一邊開講,晚上還有戶外電影院播放紀錄片。不同於傳統廟會使用紙碗紙盤,現場提供環保容器租借,鼓勵大家「無塑」消費。這場在媽祖廟旁的藝文盛事,讓苗栗苑裡在地居民第一次體會「音樂節」的樣子。
它不是台北華山的「簡單生活節」、也不是高雄「大港音樂季」,而是由苑裡青年團體「苑裡掀海風(以下簡稱掀海風)」籌劃而成的「海風季」。只有短短一天,海風季卻吸引了4,000人次參與,高達一半是外地人。連苑裡人都驚訝:究竟一場藝文音樂會有什麼魔力,能串聯各地鄉親「一起來作伙」?
時間回到2013年,掀海風團隊共同創辦人劉育育和林秀芃結識於苑裡「反瘋車運動」。為了抗議當時德商英華威公司設置的風力發電部分機組距離民宅過近,兩人當時是「反瘋車自救會」成員,從打電話到挨家挨戶拜訪農民,不斷跟在地居民溝通訴求。
1986年次的劉育育出身苑裡,輔仁大學心理學系畢業,曾在台北的社區大學工作6年,現就讀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1990年次的林秀芃是外地人,林秀芃在就讀台灣大學法律學系期間,因社會運動來到苑裡,現就讀台大新聞研究所。抗爭落幕後,兩人逐漸意識到,上街頭就像救火只能應急,而地方衰敗卻是長期的問題,不是絕食、抗爭就能一夕改變。
他們認為,要回答「苑裡未來在哪裡?」之前,更要先認識家鄉。於是2014年底,兩人創立苑裡掀海風,從田野調查、訪談耆老著手,希望可以找到解答。
初期,他們跟具備巧手的藺編阿嬤合作,每月固定在台北農夫彎腰市集擺攤。成立掀海風後,透過訪談藺編婦女,記錄藺草產業的興衰,希望透過源頭與生產鏈的探索,藉由刊物採訪、小旅行、工作坊等方式,讓更多人認識藺編文化。
劉育育在國小時曾擔任藺編社社長。她說,編織手感雖然在,「但小時候沒有感覺到藺編的重要,一直到去市集擺攤,才意識到藺草編織的魅力與價值所在。」
除了產業推廣外,劉育育與林秀芃也在反瘋車運動期間,認識許多苑裡小農,後來興起推廣友善農法的念頭。兩人投入後發現,每一項作物的種植方法,都是隔行如隔山。
林秀芃說,多數小農起初會說:「沒啦,這個一定要用藥!(台語)」為此,兩人特地去上課、找資源,提升農業知識,希望跟小農使用同樣的語言。「不然,對方會覺得我都種20年了,難道還要你來跟我說怎麼種比較好?」劉育育反問。
掀海風明白,銷售平台要做出成績,否則理念雖好,也無法說服人。除了米之外,他們也販售雞蛋、火龍果、芝麻、芋頭等。慢慢做出成績後,劉育育笑說,她曾在家中洗澡時,聽到有小農跑來大喊:「ㄟ,這裡是掀海風嗎?可以幫我試吃一下嗎?我要賣我的米!」
農產銷量雖不大,但兩、三年合作下來,掀海風漸漸跟小農建立合作默契。部分小農除了慣行農法,也願意另外在一小塊土地實行友善農法。有次兩人到小農田地看芋頭,一知道有加農藥,馬上放下手上的芋頭。小農見狀,馬上補充說旁邊還有一區是沒用農藥的,可以帶他們去看。
除了理念倡導,掀海風格外花心力設想:如何讓資源一加一大於二,像是讓小旅行農事體驗跟小農結合。本來多數農夫對於開放農地持保留態度,但這個做法一方面幫小農解決季節缺工問題,另方面多數消費者體驗收割辛勞後,也願意消費支持,反而一舉兩得。
比起過去跟政府直接衝撞、甚至被警察拖過,劉育育頓了頓說,現在面對的衝突其實不比以前小。「在觀念差異上,可能時時刻刻都很衝突,」她說,「每天都可能是一場小革命。」
譬如,掀海風7位成員在2018年8月出資成立獨立書店「掀冊店」,這裡不賣暢銷書,而是專攻食農、地方、社會人文、繪本等書籍,打造舒服好閱讀的沙發,旁邊還有寬敞的餐飲座位區。林秀芃說,書店裝修過程中,不少居民以為是文具店或補習班,他們耐心說明,並邀請對方在開幕後帶孩子來看繪本。
現在,掀冊店成為掀海風的實體基地,書店不只辦講座,也提供包場服務、播放紀錄片,為的就是幫苑裡建立一個交流平台。
▲2018年8月,掀海風集資在巷弄中成立獨立書店「掀冊店」,賣的不只是書,旁邊餐飲區也使用小農食材,希望為苑裡帶來不一樣的新氣象。
面對各種認知落差或質疑,掀海風知道急不得、只能一步一腳印,透過農產品、小旅行、獨立出版刊物《掀海風》,讓愈來愈多苑裡人漸漸知道,有一群年輕人在苑裡努力,企圖燃起在地不同火花。
2017年8月,掀海風團隊在累積愈來愈多能量後,決定籌辦大型藝文活動海風季,串聯在地店家,邀請苑裡人一同來聽音樂會。
但藝文音樂會對在地人來說實在難以想像。林秀芃回憶,很多苑裡阿伯阿姨看到海報,都不禁納悶:「有送免費贈品嗎?」、「可以請江蕙來嗎?」,他們耐心解釋,再加上誠摯邀請:「或許來到現場就可以懂了,」林秀芃說。
一個多月的籌備期,掀海風堅持自籌資金,沒有錢租宣傳車,他們就改騎機車跟步行,一群人每天到菜市場、火車站前,一手抱零錢箱、一手拿A2大小的白色大字報宣傳海風季。「後來宣傳到市場賣蔥阿伯都跑來給我們100元,」劉育育回想起來,笑得很燦爛。
一群人每天在太陽下奔走,作為協力單位之一的「苑裡好咖」咖啡店老闆娘吳若安坦言,她常擔心掀海風太過投入,下一餐沒有著落,不時會幫忙他們分析營運與財務狀況。「有時候,我真不知道他們為什麼要做這麼多?很多事都吃力不討好,」吳若安說。為了衝刺募款金額,合作店家如苑裡好咖、原豆粹食、「四川涼麵。良麵」也都跟著「撩落去」。店家老闆在那段期間穿上海風季棉T,苑裡好咖更是一舉在店內賣出100多件。
只是,直到活動當天,資金還有20萬缺口。活動經驗充足的林秀芃坦言,她當時忙到胃食道逆流。掀海風並非沒有找在地企業募款,但常常提案講了一、兩個小時,最後被「洗臉」(台語),對方只願意給個2,000元。林秀芃說難免感到挫折:「不過,挫折留在當下就好了,我們得趕快想:下一家要找誰?」她語氣堅定地說。
當天擔任海風季主持人的劉育育也備感壓力。她說,自己不斷在節目中場對觀眾推銷:「大家有沒有覺得音樂很好聽?活動很不錯?那請還沒買棉T的可以到旁邊買一下!(台語)」回想起當下情景,她活靈活現地原音重現。
▲掀海風籌備第一屆海風季,成員與志工拿著海報與大聲公在市場與火車站宣傳海風季並募款。
一次次喊話,差距從20萬、18萬、12萬不斷縮小,晚上清點金額時,劉育育不敢置信還有一點結餘。當天也有小旅行合作的理髮店老闆,在活動現場義剪,讓大家剪髮後「自由捐」。所得裝在一個紅色塑膠透明豬公裡,最後全給掀海風團隊。劉育育感性地說,自己到現在都還不敢用豬公裡的錢。
至於成功關鍵,劉育育觀察,他們因為沒錢,反而必須在街頭「擾動大家」:「街上的阿伯阿姨要知道你是誰、想做什麼,互動後,才會思考跟你的關聯、要不要給這筆錢。」
林秀芃認為,如果一開始就資金充足,找來很棒的樂團,卻少了居民的主動性,反而未必能辦得比第一屆僅花費40多萬來得好。
海風季像一場展示,許多苑裡人當天才明白「原來這群年輕人這一個多月在忙這些事」。外地人被苑裡的能量所震撼,也達到掀海風的初衷:希望捲動更多的人關心苑裡,營造出屬於苑裡人的自信氛圍。
活動當天,鄉親積極參與,眼見現場人數愈來愈多,在地居民也很驚訝。
一般地方辦活動,往往會有政治人物致詞說幾句話。但掀海風希望專注在活動本身,跟政治保持距離,第二屆活動現場亦貼出「藝文活動,選舉活動勿入」告示。
原先預計個人、企業募資比例是3比7,沒想到最後卻是7比3。林秀芃認為,從中可看到一般人參與的影響力其實比眾人想像得還要大。「我們希望改變民眾對民主的想像,不一定只能拜託別人,個人其實也能發揮力量,」她說。
相比於苗栗苑裡另一個由「反瘋車自救會」改組而成的團體「海線一家親」,透過環保倡議、推人參與當地選舉的路徑經營議題。掀海風選擇走另一條非政治參與的路,一條採訪過程中,許多當地人都說「非常辛苦」的路。
隨著海風季知名度漸增,掀海風雖然不希望被貼政治標籤,在2018年底選舉前,他們仍收到不少候選人的邀約,希望他們幫忙競選行銷。
這讓劉育育深刻體會到,如何身段柔軟、懂應對進退,有時候比抗議更重要。「我們想找到一個不偏離理念、原則的做法,因為大家都是一起生活在這裡的人,也都會見到面,」她說。
2018年9月14日,苑裡鎮公有零售市場發生大火。火災發生前,掀海風與部分居民就希望爭取把百年市場提報為古蹟,火災後,苗栗縣政府受理並列為「暫定古蹟」,但也引發鎮公所抱怨清理工作受阻,部分居民認為改建進度因此延誤。
百年市場絕對是苑裡特色,林秀芃認為,與其再花個兩億蓋出有特色的購物商場,何不把利弊分析一一列出,讓居民一起參與公有市場的活化過程。
鄭記魚丸第三代、同時也是市場自救會會長的鄭暉煌認為,過去地方碰到這樣的狀況,可能直接上街抗議,但掀海風熟悉文化資產保存相關管道,他在過程中也學習很多。鄭暉煌講得直接:「沒有他們(掀海風),自救會走不下去。」
掀海風也在2019年3月2日舉辦「菜市場仔」音樂會,透過號召受災攤商、建置展覽和重建模型的討論,帶動由下而上的公共論述。3月8日,苗栗縣有形文化資產審議通過把市場登錄為歷史建築,但市場接下來如何規劃與執行,仍有一段路要走。
五年下來,苑裡掀海風不只出版了在地刊物《掀海風》兩刊,更舉辦兩屆多達3、4千人參與的海風季。
儘管,掀海風目前團隊規模僅五人,劉育育和林秀芃仍需透過演講等其他方式賺取薪水,但他們相信必須撐下去。
▲2016年10月,掀海風發行《掀海風》創刊號(右),並在隔年發行第一期刊物(左),希望凝聚成員並挖掘更多在地故事,創刊號選擇採訪苑裡火車站站長作為封面人物,出刊後居民回應熱烈,創刊號共計發出4,000份。
因應七月的大學指考,掀海風積極規劃「苑裡海風夏季學校」,5場講座邀請超過30多位志工和返鄉青年,分享科系所學與經驗,幫助苑裡高中生選填志願。
平日午後,林秀芃在書店正拆開剛收到的紙箱,一本本檢查新購入的書籍;劉育育一邊擦拭餐飲區桌面,一邊打電話溝通接下來的講座細節。
五年前的抗爭與吶喊,五年後一點一滴落實在最細瑣的生活中。相比於社會運動可以靠腎上腺素,林秀芃笑說地方經營可能需要的是肝。劉育育聽完,淡淡地笑說,他們想做的計畫,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