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巡迴醫療到地方創生,滿懷熱忱的長庚大學USR計畫,透過逆世代教育喚醒桃園復興區居民對健康的重視,並在深度交流中發現改善當地經濟,方能帶動在地活力,校方因此將工業設計、資訊管理等課程融入場域,共同實踐USR。秉持著創辦人王永慶先生「勤勞樸實、止於至善、永續經營、奉獻社會」辦學初衷,長庚大學的社會關懷從未斷線!
長庚大學23名大二修習「基本工業設計」的學生在桃園復興區進行場域學習,在與當地耆老對談、了解泰雅族文化與傳說之後,產出許多令人稱奇的設計原型。
對於長庚大學或當地藝術家來說,這種直接面對面的接觸都是首例,劉英傑欣慰地提到,這次經驗讓他多了一種創新的教學方式,了解在地文化不只能找出真正的問題,設計出的作品才更具有社會價值。
場域學習有真實體驗(如竹編)、有訪談,同學再把所見所聞的當地生活型態、文化藝術、故事等作為發展的素材。劉英傑找來張晏誠、張維哲兩位工業設計師協助,讓同學從天馬行空的發想中聚焦概念。
張晏誠認為,場域學習可以讓同學們接觸到與設計無關的人,不論是把正面題材放大或將爭議部分放大的逆向操作都是可行,但如果一方有不同聲音,他就會提醒同學在表達上不要太直接,而這部分的討論就需要時間。
但反覆思辨正是設計的重要過程,張維哲也同意,這是教育的一部分,重點在於同學觀察到哪些故事、被哪些細節所吸引,設計師再回饋給同學哪些部分是「有意思的」,有機會進一步商品化,鼓勵他們去架構,至於太尖銳或不合理之處則協助修飾。
該課程還邀請當地藝術家,包括瓦利斯‧哈勇和米路‧哈勇等,從當地需求者的角度來審視作品。
瓦利斯‧哈勇對於長庚大學的熱情和投入學生的規模都感受深刻,他尊重同學的觀察和創意,並從學生的獵刀造型便條紙盒勾起童年回憶,樂見不同文化撞擊的美麗火花。
米路‧哈勇也肯定同學相當具有創意,作品完成後雖然與設定有落差,不過從原住民生活經驗發想,延伸到文創作品,對彼此都是很大的啟發,且其中進步的空間正是教育者最樂見的。
長庚大學USR計畫步履堅實地邁出每一步,當進到復興區時,最先看見的是當地居民的疾病,因此從醫療、遠距照護著手,用心守護當地居民的健康。
計畫主持人許光宏副校長同時認為必須進一步翻轉當地的生活、經濟,因為貧與病相伴相生,所有因素都環環相扣。
而就在這個充斥著隔代教養的社會中,長庚啟動逆世代教育,讓孩子成為種子教師,讓衛教觀念由下而上影響長輩。繼而透過生活方式轉換、文化地景雕琢、文創產品蘊育等,提升居民對原鄉的榮光感,為地方創生注入源源不絕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