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鄭閔聲 圖片來源:unsplash.com

儘管提供有利的就業環境與機會,是打造一座幸福城市的基本功,但佛羅里達同時強調,幸福的意涵絕對不只有「拼經濟」,因為諸多研究早已證明,雖然富裕國家人民普遍比貧窮國家的人民幸福,但過了一定的收入門檻後,金錢與物質能影響幸福的程度就愈來愈有限。

當然,一座城市的經濟環境得先達到一定水準,包括教育、醫療、住宅在內的「基本服務」品質才能隨之提升。基本需求滿足後,居民才有餘裕思考:擁有什麼能力與視野的領導者,適合繼續引領城市前進;最終,居民透過自己的生活方式來定義城市獨有的風格與定位。 也就是說,一座城市必須先滿足「宜居」這項基本條件,才能無後顧之憂地追求「幸福」。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調查中的多數受訪者,傾向將六都視為幸福城市首選。

個人也要行動:積極參與,創造「生活甜度」

想理解「宜居」和「幸福」間的細緻差異,看看兩個知名國際媒體的年度調查,或許是個不錯的切入點。 針對菁英分析全球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議題的《經濟學人》雜誌(The Economist),每年公布的全球宜居城市排名(Global Liveability Ranking),評分標準包含穩定性、醫療衛生、文化和環境、教育、基礎設施五大指標。若套用「地點金字塔」架構,上述調查項目多屬於前三層,僅有部分指標如「對宗教的限制」、「出版言論的審查」,涉及「價值觀」範疇。

相對地,讀者群鎖定設計工作者及跨國商務人士、除了政經議題之外,也提供文化藝術及品味生活資訊的《Monocle》雜誌,每年的生活品質調查(Quality of Life Survey),評分標準不只針對經濟、社會數據,還涵蓋城市對寵物的友善度、咖啡店數量、獨立書店數量、年輕創業家社群等項目,試圖用「價值觀」與「美學」,進一步篩選眾多在物質生活上已高度發展的城市。

「幸福城市不是量化的概念、不該只是興建大型公共建設和追求便利性,而是居民透過體驗與創意,先盡可能了解自己的城市與周遭環境,並努力讓生活經驗更加豐富,」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劉維公早年留學德國時,就發現當地人會將個人品味與崇尚的生活價值,透過庭院與窗戶等空間展現,「城市的進步與幸福,得靠每個人的自發性行動,讓生活環境變更好,」他分析。

李仁芳也認為,由服務業溫度、街巷生活的趣味、創意小店的多樣性、城市內綠化程度所構成的「生活甜度」,是評估一個城市「幸福」與否的重要指標。 走訪過眾多國際城市的李仁芳指出,台灣優質且平價的生活服務介面,以及高密度、服務項目多到不可思議,且款待溫柔的便利商店,是統計數字上看不見的獨有幸福感受。

【延伸閱讀】

年輕人的幸福感,僅在及格邊緣:75%的青世代為失眠、焦慮所苦

一張文字雲,讀懂青世代心聲

沒升遷又低薪?年輕人對幸福工作的定義是…

蔡英文施政沒比較好?4成青世代喊不幸

更多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