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乃欣 圖片來源:廖祐瑲

為了健康,我去上瑜伽,但覺得瑜伽的步調太慢,並不適合我。後來,我決定從最簡單的走路開始,每天到我家對面的公園快走30分鐘。連續走2個月後,發現自己已經能輕鬆達成那30分鐘的任務,才開始嘗試跑步。

跑步剛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時,我並沒有立志要跑半馬、全馬。因為我不是職業跑者,我只是一個媽媽,而且要上班。如果連跑步都得先規劃訓練菜單、設定績效,我反而會覺得很有壓力,沒辦法真心喜歡跑步。

我覺得跑步是這樣的:當跑步真正成為習慣、生活的一部分,就會自然延伸後續規劃。

比起立下遠大目標,我先要求自己每天跑30分鐘,並且在過程中發現:只要有心,每天花半小時運動並不難。我自己帶小孩,且孩子還小,有時無法出門跑步,就改在家裡頭跳「鄭多燕」,或做一些室內健身運動,像是深蹲。

我告訴自己,每天就花30分鐘,不必貪多,但一定要堅持下去。

跑出興趣後,我開始有了想參加賽事的念頭。我第一次參賽,是9公里的賽事。不過,為了那場比賽,我勤練3個月,採取穩紮穩打的策略,直到確認自己能連續跑8公里後,才去報名。

一直到現在,參加馬拉松成了我每年會做的事。就像以前每天固定跑30分鐘,定期參加賽事的目的之一,也是為了讓我的運動習慣不要停下來。

同好激勵,養成習慣不偷懶

開始跑步時,我覺得跑步是簡單的運動,就自己憑感覺練習,外加看一些跑步書。直到我第一次跑半馬時,跑到一半開始痠痛,覺得整個背挺不起來,我開始意識到,跑步不能只靠雙腿。

之後,除了跑步,我開始加強肌肉訓練,像是去健身房上TRX、飛輪或重訓課程。

比起在家練習,我覺得上課的好處是,教練會push你到極限,比如說,請你多做3下。雖然看起來沒有很多,但一個人會進步,關鍵就在於你覺得自己快撐不住時,多做的那3下。

像我這個月要去跑花蓮的“Hood To Coast”,那是5人接力賽,總共170公里。為了這場比賽,我和隊友的準備期是賽前12週,大家除了維持長跑的習慣,也做LSD(長距離慢跑,Long Slow Distance)訓練,然後加強核心肌耐力。另外,每次練習後的收操、肌肉舒緩也很重要。

除了自己練跑,我和6個住在台北的同好組成夜跑團,一起練習、參賽,透過同好,讓我更有系統地鑽研跑步這件事。

而且,多了這些好友也能避免偷懶。現在,我只要一滑臉書動態,很難不看到好友的跑步動態或照片,然後就會被激勵,覺得自己也應該要去跑個步。

更多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