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鄭閔聲 圖片來源:廖佑瑲

1988年出生,台大社會研究所碩士,畢業前恰好碰上太陽花學運,進而參與政黨活動;曾因為嚮往海外生活遠赴越南工作,幾個月後又回到台灣公部門任職。張慧慈在30歲前的經歷,稱得上戲劇化的轉折還真不少。在花了一個半月,咬牙回顧自己認為有些「黑白」的成長故事,並寫成《咬一口馬克思的水煎包》一書之後,張慧慈為一路走來的足跡留下反思,也讓人看見屬於這個世代的另一種力量。

在火鍋店裡的同學聚會,一眾「小鳥胃」的女孩們,三兩下就對眼前食物豎起白旗,開始專心談天說笑,只剩下張慧慈的筷子,還在半滿著的菜盤與沸騰的湯鍋間努力來回,試著消化同伴無力負荷的食材。這時,一位同學突然斜著眼對「不合群」的張慧慈說:「妳知不知道,這樣把桌上的東西全部吃完,看起來很窮耶?」

「x的,我當下聽了超不爽!為什麼不想浪費食物就是很窮?而且這種事發生過好幾次!」雖然過了好多年,張慧慈回想起這段往事,還是飆了句粗口;但同一時間,她圓潤的臉頰和瞇成一條線的雙眼,卻帶著幾分笑意,讓人分不清她究竟還在氣憤,或者只是在自我解嘲。

大學讀的是清華大學社會系,畢業後又拿到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光看學歷,你大概不會想到,張慧慈來自一個父母教育程度不高、經濟總是拮据的家庭。從國小開始,她就幫忙做家庭代工賺錢,中學時代只要遇上休假,就跟著母親四處打工;大學以後更是靠著一手好文筆,到處申請獎學金貼補家用,並支付弟弟的腎臟病醫藥費。

「小時候,我家附近很多人都是從雲林、嘉義上來(台北),父母在工廠做工或做水泥,生兩個以上的小孩,經常聽到有人家裡的人去關,認識哪裡的黑道角頭......」這是張慧慈對成長背景的描述。自認出生於社會底層、工人階級的她,沒補過習、沒學過才藝,當然也不曾在寒暑假出國旅遊。

雖然沒有豐富資源,但張慧慈的天賦恰好適合台灣升學制度,讓她從高中起一路考取名校,儼然成為「教育促成社會流動」的理想範例。

在只有姓名與答案的考卷上,張慧慈的表現從來不會輸給同齡考生;但實際進入校園,她卻深刻感受到「經濟能力」與「社會階級」的差異,在她與同學之間築起一道無形卻厚重的高牆。

更多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