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管理任督二脈,視野從工廠走向國際

作者:林若寧   2019-10   圖片:廖祐瑲

面對競爭激烈的全球市場,每一個環節,都在考驗管理者掌控的能力。其中最大的自我改革就是「念書。」從實務中一點一滴摸索,是優勢,也是框架。走入EMBA,像一次終極大彙整,有沉澱,也有嶄新啟發。


穿越台中市大雅區的麥田,全球第3大專業電子代工廠捷普集團(Jabil)的營運核心、手機零組件製造廠綠點(Green Point)隱身其間。 

進出的貨車、繁忙的生產線,加上近1,500名員工接力運作的高速節奏。作為知名手機品牌的代工重鎮,綠點宛如一顆跳動的心臟,牽動著上兆產值的全球科技大戰。

鏡頭拉近,蔡佳樺衝勁十足的身影穿梭其間。作為綠點第一位女廠長,在高壓的「黑手」產業中,扛下技術升級、產量加速的關鍵任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尤其蔡佳樺接手綠點時,公司正處於技術轉型期。舊有的SOP不再適用,對材料、模具的要求也更加精細。面對競爭激烈的全球市場,每一個環節,都在考驗管理者對人力、生產成本和庫存的掌控能力。

蔡佳樺做到了。

她從生產線流程開始改革,讓綠點脫胎換骨。不僅作業效率提升15%,更讓全球首創的LSR手機外殼,走出技術突破的起步期,開始穩定量產。

再進修,是一種自我改革

「最大的自我改革就是念書。」談起期間最重要的影響因素,甫從逢甲大學EMBA畢業、今年直攻博士學位的蔡佳樺笑著說:「有EMBA的奠基跟啟蒙,繼續念博士以後,面對管理,開始有『電流通了』的感覺。」

2003年赴陸打拚,學商出身的蔡佳樺,職稱雖是財務經理,卻捨棄舒適的冷氣房,出沒之處,總是工廠第一線。向師傅請教技術細節,也思考流程的改善方向。這份埋頭苦幹的拚勁,成為她從一群男性主管中成功出線,被指派為首任女廠長的契機。

不斷學習的心,也讓蔡佳樺早在大陸就計劃攻讀EMBA。2015年因為想多陪伴父母而返台,2016年就重拾書本、走入校園。除了自我提升,更重要的是對管理的責任。「主管帶人,要有給予的能力。但長年消耗,難免有被掏空的一天,」她笑說:「念EMBA就是一種『管理補給』。」

突破經驗框架,把所學在工作上實踐

返台接下廠長職務時,蔡佳樺曾花了好長一段時間和員工磨合。「一開始,我半夜2點、4點還會發LINE,員工假日趕貨,一推門就看到我在巡廠。」蔡佳樺苦笑回憶,那陣子員工總是耳語「廠長為什麼不睡覺」,她才驚覺過往經驗反而成為管理盲點:「在大陸工作,要有狼性才能應付高壓的競爭環境;但回台灣,風氣完全不一樣。」

對蔡佳樺而言,從前的管理概念是從實務中一點一滴摸索而來,是優勢,也是框架。走入EMBA,像一次終極大彙整,有沉澱,也有嶄新啟發。「課堂上,我無時無刻在想,學這個,怎麼用到工作上?」她說。

在校園與工廠間往返,她迫不及待導入大數據檢視生產環節;也建立培訓模式,解決訂單高峰期人力困窘的問題。連論文題目談的也是工業4.0,思考製造業系統化轉型的應用策略。「以往思考局限在工廠,EMBA帶我跨出去看世界,視野不同了,管理格局自然不一樣,」蔡佳樺說。

不只管理轉腦、工廠轉骨,帶人也更走心。「在EMBA,同學間沒有利益糾葛,我遇見了很多好朋友,」談起EMBA班上同學的好感情,蔡佳樺笑得像個少女。現在除了定期聚會,彼此連出差都會互傳「美食照」,在群組打卡。

生命中注入友情的陪伴,一直衝在最前線的蔡佳樺,終於略為放鬆緊繃的肩膀,和同事間的感情也更親近。回望兩年的求學路,蔡佳樺形容自己「以前真的很像機器人」,「現在我學會不用緊迫盯人,而是信任員工會為自己負責。」

因此,不同於攻讀EMBA的經理人往往為蠟燭兩頭燒所苦,念EMBA對蔡佳樺來說,反而是紓解壓力的時刻。上課搶坐第一排、除非出差,不然從不缺課,連面對考試都難掩興奮:「之前考申論題,寫滿了兩張試題紙,一字一句闡述自己的理念,感覺理論和實務在腦中『接上線』,很有成就感。」

EMBA畢業,持續攻讀博士的蔡佳樺期待著繼續走在學習的路上,還有多少未知的驚喜在前方。

2020產業趨勢論壇,提供在科技變革下最接地氣的佈局策略,立即前往>>>


精選閱讀

數位專輯共同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