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岡田尊司/聯合文學 圖片來源:unsplash.com

4.自戀性人格類型——只愛自己,唯我獨尊的人

自戀性人格類型特別重視自己,是藉由輕蔑周圍來保護自己的類型。他們想從他人身上得到的不是共鳴或對等的愛情,而是讚賞與恭維。

與傲慢自大的態度相反,這種人受到傷害時會相當介意,遭到他人責難時,往往呈現非常激烈與憤怒的反應。就算自己真的有缺點及錯誤,被指出時也無法接受,惱羞成怒。

這類型人的典型生長環境是,一方面受到溺愛,另一方面得到的卻是缺乏同理心的愛。這種人的母親通常有冷酷的一面,除非孩子能像理想中那麼優秀,否則無法得到她的認同。

同樣的,若自戀性人格類型能擁有較為穩定安全的依戀形式,只要懂得善用那絕對的自信,或許能獲得很大的成就。相反地,如果屬於焦慮型的依戀形式,則會自大又自卑,因擔心被拋棄而容易焦慮不安。這種人不擅長面對挫折,狀況好壞時的差異相當大。

5.反社會性人格類型——冷酷地壓榨他人

反社會性人格類型也是逃避型依戀形式常出現的人格之一。與自戀性人格類型一樣缺乏同理心,但卻不需要別人的讚賞,反而能滿不在乎地做出受人批評的事,從中獲取自己的存在感。冷酷地利用、壓榨、攻擊他人,是他們感到愉悅的手段。

這種類型的人,童年時代通常沒有從父母身上得到發自同理心的愛,只是不停遭到否定。這種經驗使他對別人抱持憎恨與憤怒,以攻擊他人的行為抵抗自己曾經遭受的打擊,也能說是一種報復行為。這種人格當然無法擁有長久的依戀,與人的關係也是說斷就斷。

6.類分裂性人格類型——與人相處不快樂,寧願獨處的人

類分裂性人格類型難以與他人建立基於同理心的親密關係,這種傾向有極大部分來自與生俱來的遺傳基因,與後述的自閉症譜系有許多類似的例子。

這種類型的人也常同時屬於逃避型依戀形式,這類人對結婚與育兒毫無興趣,多半只在自己的世界中追求樂趣。不過,若是擁有安全型依戀形式的人,則能跟少數人建立起親密的信賴關係,與伴侶及孩子間的關係也很穩定。

7.妄想性人格類型——連身邊的人都不相信

妄想性人格類型的特徵是不相信他人。有強烈的警戒心,不願暴露出內心情感或內在的一面,連最親密的人都無法信任,反而會想監視或掌控對方。

此外,這種類型的人經常顯示為逃避型與焦慮型並存的恐懼・逃避型依戀形式。一方面想要有可以信任的人,另一方面卻誰也無法相信,陷入兩難。一開始的交往都很正常,一旦進展到親密關係後,就會立刻打開疑心病的開關,用監視的眼神看待對方。

若逃避型的傾向較強,則總是與人保持距離,偏向冷酷無情的性格,試圖用權利或金錢掌控對方。

8.邊緣性人格類型——遊走於兩極端間,討厭自己

心情及人際關係皆遊走於兩種極端,在強烈自我否定下反覆做出傷害自己的行為,這就是邊緣性人格障害的特徵。就依戀形式來說,多半同時屬於焦慮型(反抗型)與未解決型(特徵是與養育者間的依戀受創未癒,只要一想到養育者就會失去理智)。不過,其中也有不少人屬於恐懼・逃避型,在這種情形下,往往陷入一邊依附家人一邊產生攻擊性的狀況,因此容易演變成繭居族。另外,這類型人和妄想型人格一樣矛盾,既想相信別人又無法相信別人。此外,相較於妄想性人格類型一板一眼又固執的個性,邊緣性人格的特徵則是見異思遷,反覆無常。

整體來說,無論是哪種類型的人格,只要有穩定安全的依戀形式,即使生活上遇到問題或是不適應社會時,問題程度比較小,也比較容易發揮自己原本的特性,使人生走向順利的道路。往後的章節還會提到,當人生遇到障礙、陷入困境時,拯救危機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強化安全堡壘,使依戀趨於穩定安全。

逃避的確有用,逃遠了也別怕回不來。更多內容詳見《孤獨的冷漠:逃避型依戀障礙的分析與修復》

更多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