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輯部 圖片來源:黃建賓
曾任中國信託人力資源副總經理,目前是輔仁大學商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鑽研社會企業和青年創業的黃淑芬,浸淫人資領域27年,可說是閱人無數,非常熟稔台灣企業的實務運作。
眼見台灣已進入勞動力負成長階段,能否爭取到質、量兼具的人才,直接決定企業競爭力,黃淑芬建議:第一,投資人才就是投資未來,基本工資只是最低標準,企業主一定要懂得與員工利益均霑,互利共好;第二、要有本事經營好事業,才有本事對員工好。
若以年齡做交叉分析,在這次《青世代工作幸福感大調查》中,30到40歲間的族群在不少面向上都呈現滿意度最低的趨勢,黃淑芬認為,這是很大的警訊。他們是組織的中堅,但負面情緒卻比初入職場時強烈。分析理由,除了開始擔任主管,必須承上啟下、責任加重外,在生活端則陸續進入家庭、為人父母,內外夾擊,心理和體力上都最辛苦,「是標準的『駱駝世代』,上面頂著大太陽,下面又踩著熱沙,」黃淑芬形容。
然而以現行的人資制度,多半強調對職務的績效管理,至於實際擔當的這個「人」目前處在怎樣的人生階段?狀態和需求發生什麼改變?主動關心和後續規劃都不夠。問題是,「腰力不足」,缺乏夠堅實的中階主管和接班梯隊,正是台灣大多數企業的痛,「如何在這時成為員工的有力靠山?勢必是人資得去思考的,」黃淑芬指出。
尤其當愈來愈多年輕人對「成功」的定義趨向於自我實踐,未必非得依附於組織或企業不可時,「留人」的難度將愈來愈高。黃淑芬指出,以今年初主計總處公布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分配面結構來看,2015年營業盈餘比率升至35.08%,創下近11年新高,受僱人員報酬佔43.97%,卻是史上第三低。企業的營業盈餘占GDP比重長期趨勢向上,受僱人員報酬卻正好相反,等於經濟成長的效益都集中在資方,但稅基卻又回到由薪資工作者負擔。當進入企業也不代表會一定有更好發展時,自然就更難吸引到一流人才。
換言之,一方面,企業要把員工視為命運共同體,共享獲利;另方面,勞資間能攜手合力,把餅做大,唯有雙管齊下,才能大幅扭轉年輕人目前「看衰未來」的走向。
【延伸閱讀】
年輕人的幸福感,僅在及格邊緣:75%的青世代為失眠、焦慮所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