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逆勢中求職、轉職?

不被淹沒在求職海!8大要領建立好你的LinkedIn履歷

8大要領建立好你的LinkedIn履歷
面對更嚴峻的求職市場,如何從茫茫履歷海中脫穎而出?LinkedIn與社群招募專家「苦命的人力資源主管」賴俊銘告訴你,寫履歷不是從求職開始,而是平時就要妥善經營,隨時儲備自己的機會庫!

目前在台灣約有250萬用戶的LinkedIn,自我定位為「打造專業人脈的社群」。特色為用戶多是白領、中高階經理人,同時可搜尋的工作機會也不限於台灣,可延伸到海外。

換言之,善於管理自己在LinkedIn上的履歷呈現,不但能累積人脈,同時也等於向全世界投遞出你的名片。

在LinkedIn上,有兩類用戶:一種是當下有積極求職意願者,如社會新鮮人、想轉職的工作者;另一種則是目前工作穩定,但對新機會也不排斥,時常關注就業市場水溫的被動求職者。據Linkedin統計,LinkedIn會員被動求職者約有80%,主動求職者僅占20%。

若比較LinkedIn與一般人力銀行的最大不同點,則落在招募模式上。人力銀行招募管道是“B2B2C”,由企業在人力銀行刊登職缺,求職者才能應徵;LinkedIn是“C2C”,企業可在社群內發布職缺訊息,讓主動求職者應徵,人資或獵人頭公司也可以主動出擊,挖角屬意的被動求職者。

也就是說,不論急不急著求職、轉職,經營LinkedIn的好處是:隨時有機會上門。個人也可藉此保持警惕,時時衡量自我職場行情。

而新鮮人找工作前,如果具備先上LinkedIn搜尋企業、研究未來上司的好習慣,不但能為面試加分,也可能提前看到企業釋出的酷工作。LinkedIn亦可作為另一種職涯探索平台,透過瀏覽專業人士的經歷,觀察對方養成專業的途徑,再透過「以終為始」的思考,樹立仿效標竿。

善用4大功能 從茫茫履歷海中脫穎而出

不管是哪類使用者,都要善用LinkedIn的4大功能。現任網訊科技人資經理,同時經營「苦命的人力資源主管」部落格與同名Facebook粉絲專頁的賴俊銘,作為LinkedIn初入台灣的早期使用者,他以個人經驗歸納出LinkedIn的4大效益:曝光、連結、交流、轉換。

1. 曝光:

將LinkedIn個人檔案欄位填寫完整。完善程度愈高,LinkedIn愈容易推播給企業端。

2. 連結:

有計畫地連結高品質1度人脈。例如想找工作,就可以連結目標公司的人資和相關職務主管。

3. 交流:

LinkedIn所有動態都是公開的,專業工作者可定期發表文章,或分享他人文章再加上評論,深耕個人品牌印象。新鮮人也可以透過積極按讚、留言回覆對象動態,加深對方對自己的理解。

4. 轉換:

不論是人才求職、企業求才,或是一般工作者想尋求商業合作,透過LinkedIn保持連結,都能轉換更多媒合機會。

秀出4大視覺亮點 打造高辨識度個人品牌

曾運用LinkedIn和Facebook招募超過900人的賴俊銘透露,工作者應把「如何讓他人找到我?」作為基本原則,以此布局在LinkedIn上的關鍵字。其中的4大視覺重點是:照片、名字、頭銜、簡介。

1. 照片:

LinkedIn統計顯示,照片有無將會導致瀏覽度差距14倍之多!所以,別嫌麻煩,請攝影師為自己好好拍張專業形象照。千萬不要使用隨意出遊或扮鬼臉的不正式照片,只會為自己扣分。

2. 名字:

建議中英文並列,盡可能使用原生英文名,不要使用中文英譯(即護照英文名稱),因為潛在合作對象難以記憶,也不容易搜尋。

3. 頭銜:

常見用法是「公司和職稱」,但賴俊銘指出,下方工作經歷欄位已經昭示「現職」,可不必重複。他建議放入自我定位,置入「職能關鍵字」。比如他是專精社群招募的人資,就以「招募專家」建立個人定位。

4. 簡介:

說明自己是誰?對工作的規劃是什麼?為什麼要和我來往?以具體成績和量化數字說明工作成果,還可呈現多媒體履歷。學生亦可添加實習經驗或打工事蹟來增色。

讓人脈環環相扣 未雨綢繆建立機會庫

由於LinkedIn上的人脈層層遞進,「傳遞訊息」限於1度會員,「搜索」僅會出現3度以內的會員。因此,如何擴大並管理自己在LinkedIn 上的人脈網絡,決定了未來能儲備多少潛在機會。

「2度的人是我的目標,」賴俊銘舉例說明,工作者若想要求職,找到目標公司的人資、主管建立1度連結後,他們的人脈就會成為工作者的2度關係網,懂得充分利用這類「弱連結」,即可預先了解未來工作面貌。

賴俊銘舉自身為例,參與講座、研討會後,他會主動與講者建立1度連結,善用「傳送訊息」功能,清楚說明「我是誰、在哪裡認識對方、為什麼想要建立連結」。賴俊銘說,這個動作幾乎百試百靈,很少碰到對方拒絕,畢竟,「在還沒有利害關係時,建立連結最容易,」他補充。

而有興趣但在人脈網絡外的人或公司,不妨先「追蹤」對方,經常互動,「建立關係」時就不會顯得太突兀。

此外,也可以積極在LinkedIn社群上「發表文章」。如果想在台灣發展,多用中文發表。中文的瀏覽數、停留時間都更高,可更有效達成目標。若是要接觸海外工作,建議仍以「英文」為主要使用語言,以打破文化地域的界線。

更多內容,詳見《Cheers雜誌》227期─《迎戰就業冰河期 上班族安度指南》

精選好文

Cheers227cover

Vol.227

迎戰就業冰河期!

上班族安度指南

疫情對於2020年職場的衝擊不可忽視,在台灣的幾大主要行業中,會有哪些衝擊與改變?又有哪些新商機?求職者能如何在逆境中依舊脫穎而出?

立即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