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竣傑 / 2018-07 / 攝影:陳應欽、楊煥世 / Web Only

從1990年代至今,青年返鄉已進入第三波。這次,不是懷抱熱血就足以成事,回家是踏進另一個戰場,投入一場非贏不可的生存之戰。而你最需要的武裝,就是先搞懂勞動、資本、土地等「經濟學」基本元素,打造足以致勝的「商業模式」,才可能實踐出人頭地的夢想,Go home for change!

低薪、高房價、勞資關係惡化,當大都會的殺戮戰場壓得人喘不過氣,「返鄉實踐理想」儼然成為另一種讓人嚮往的選項。只是,踏上這條回家路之前,你是否已經學會「返鄉經濟學」這門必修課了?

「 2019年為台灣的地方創生元年。」行政院長賴清德5月宣布,將大力推動「地方創生」,讓總人口減少、高齡化與人口過度集中大都市的問題,透過青年回鄉,帶動在地發展來解決。政策的急切其來有自。國家發展委員會的資料顯示,2015年,台灣有68.9%的人口集中在六都,到2050年,這個比率預估將提高到70.7%。

事實上,台灣的動作已經嫌慢了,率先喊出「地方創生」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早已在2014年就成立中央戰略小組,大力推進各種對青年有吸引力的地方建設,藉此促動新血回流。安倍晉三不惜以首相之姿站上第一線主導,正是基於已預見再不採取行動的嚴重後果。

第三波返鄉潮來了!除了專業,更要有經營力

儘管重要性被拉高成國家級議題,但不變的是,落到個人抉擇上,「回家與否」,始終是場在情感與現實間的拔河。只是隨著時空背景和經濟環境不同,左右這場拔河結果的關鍵因素,也跟著有明顯的差異。

關於1990年代後,青年返鄉出現的幾種不同型態,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二所兼國家經濟發展戰略中心副研究員盧俊偉有系統性的觀察。他依不同時期區分為3個波段:

青年返鄉1.0:第一波在1990年代。解嚴後,返鄉青年希望透過重新認識及參與在地事務,建立對自我和價值的認同。因此,重心聚焦在非營利性事務,而非如何將地方文化轉化為經濟產值。

青年返鄉2.0:2000年之後,921地震對在地產業造成巨大破壞,政府以多元就業方案號召青年投入地方。例如,農委會於2006年推出「漂鳥計畫」、2008年則推「農村再生計畫」,「政策誘因驅動」促成第二波青年返鄉熱潮。

青年返鄉3.0:2010年之後興起,至2015年出現高峰。這一次,背後推力就相當多元,像是學運或社運青年轉入地方扎根、地方政府倡導青年創業,都市高房價則迫使青年返鄉或移居非都會地區,甚至包含個人追求的生活價值及風格、接班或照顧長輩的家庭因素等。

值得注意的是,盧俊偉指出,在特徵與活動模式上,這一波都與過去明顯不同。例如,更注重營利與非營利目標的平衡、在意跨地域的社群營造、能為在地文化拓展出新價值或新特色、具備更強的創意及行銷能力。

換言之,他們代表的不只是人口資料上的數字挪移而已,更是一股衝撞與改變的力量。

延伸閱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