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竣傑 / 2018-07 / 攝影:陳應欽、楊煥世 / Web Only

被日本視為地方創生代表人物的青年創業家木下齊,在他的《地方創生戰鬥論》一書中指出,資金若來自公部門等特定組織或個人,活動難免受資金提供者影響而中斷。要確實提供地區服務,非得具備獨立的「獲利能力」不可。最好能與夥伴合資開創事業,創造盈餘才能建立良性循環。

林承毅指出,建立商業模式後,除了得面對競合關係,如何免於地方勢力干擾,則是門更棘手的學問。「在新竹縣,有一組原住民部落團隊,因為做出在地活動的口碑,藍綠議員都對外宣稱:『這是我帶出來的團隊。』讓人很無奈,」林承毅舉例。 地方民意代表、派系勢力,甚至黑白兩道,都可能眼見有利可圖後,希望分一杯羹。當中需要的柔軟身段和手腕,想要長久立足,就不能不修。

個人抉擇勢必得轉型「打群架」


當然,想站穩腳步,永續經營,在都會創業需要的本事,回家也一樣都少不了。創辦社會企業「生態綠」的民進黨立法委員余宛如認為,年輕人回鄉前,應掌握兩大重點:「市場機制」(Market Mechanism)與「能力構築」(Capability-Building)。 余宛如表示,有些人回鄉創業,看起來懷抱滿腔熱血,想幫助在地居民,實際上自己不但不懂、還「仇視」商業行為。當無法深入市場機制、獲利模式及消費者面貌時,從「0」到「1」就非常遙遠,更難協助當地居民改善生活。

她建議,返鄉創業者首先得放下成見,唯有先學會商業世界的規則,才能發揮影響力。舉例來說,理解成本、定價、折扣間的關係後,才能分析產品適合放在什麼市場,也不會一聽到自產產品放在其他平台上銷售,得被抽3成價格佣金的消息,就馬上反彈、暴跳如雷。

在這3成佣金中,可能包含行銷、物流、金流等費用,重點是收費是否合理、和能對拓展市場帶來哪些效益。就算是拿到政府的資金補助,也要懂得規劃,余宛如笑稱:「沒規劃如何花錢,拿到錢就是災難。」

因此,余宛如建議,有心回鄉的青年,最好先到職場歷練一段時間,培養專業、學習與人相處、累積人脈後,再帶著實力去「蹲點」。這門返鄉經濟學,靠的固然是熱情,但也少不了實戰力,才能走得遠。

這次《Cheers》雜誌的足跡走遍宜蘭、花蓮、台東、高雄、台南、苗栗等6個縣市,從每個奮鬥的青年臉上,看見他們帶著熱情回鄉,多得「從零開始」,蹲點一段時間才找到最適切的經營模式;而過去在都市累積的經驗,自然地成為他們在這場生存戰中致勝的武器。

尤其個人單打獨鬥已不足夠,返鄉同時,得抱持整合資源、「打群架」的觀念。回家後,必須懂得聚集相同理念的夥伴,共同行銷、合作,用團隊力量擴大品牌價值。 就像找到獲利模式的楊宇帆,把近年摸索出的獲利心得,無條件分享給幾位有志自產自銷的年輕農夫,還開玩笑地說,將與其他幾名年輕農友結盟,組成「F4」(Fruit Four),共同行銷鳳梨、哈密瓜、火龍果和芒果,銷售網站預定年底上線,不僅自己賺,也要大家賺。

至於政府端,看似中央部會的資源豐沛,實際上卻顯得分散。更因負責單位各有KPI,許多補助案往往只「存活」幾年便無疾而終,失去延續動能。打不到在地「痛點」,建立不了商業生態系統,自然無法打動希望回鄉打拼之餘,也要有生活品質的青年。

攤開這張返鄉地圖,1990年,歌手林強在《向前行》高唱:「親愛的父母再會吧,鬥陣的朋友告辭啦,阮欲來去台北打拚,聽人講啥咪好康的攏在那。」

28年後的今天,這段歌詞依舊在許多人心中迴盪,但出發的方向,已不再只有一個。車廂內多的是回鄉遊子,究竟是已準備十足,充滿信心地回家?或輕裝上陣,卻未看見嚴峻挑戰正等著他們?懂得生存法則,才能真正「向前行」。

青年返鄉16大困境

初期投入者:

1.如何融入地方,建立在地人脈圈
2.想返鄉卻不知可做、爭取什麼
3.找不到可一同成長的同路夥伴
4.面對決策不知找誰諮詢
5.機會抉擇,理想及現實間徘徊
6.如何不在意外界及親友眼光
7.經濟拮据,更感專業力不足
8.投入後才發現認知差距

中後期課題:

9.What is next?
10.紀律及自制力不足
11.地方勢力干擾
12.競合關係間抉擇
13.組織擴張速度
14.難尋適合的將才
15.世代接班問題
16.人生是否就這一條路

(資料來源:林承毅)

延伸閱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