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竣傑 / 2018-07 / 攝影:陳應欽、楊煥世 / Web Only
今年32歲、被網友暱稱為「鳳梨王子」的楊宇帆,就是個典型的例子。2011年,他因為不捨祖父畢生耕耘的農田休耕10年,從台灣藝術大學肄業、結束澳洲打工度假後,決定回台南市關廟區的老家,投入種植從小最熟悉的鳳梨。
眼見農村有各種問題,於是楊宇帆在部落格上發表「親愛的英九,聽我說說話,好嗎?」一文,指出比起仰賴政府當下補貼,農村更需要的是健全產業,即使不靠外力也能蓬勃發展,這才是大家想要的未來。文章經過媒體轉載報導,造成輿論熱議,也引發當時的總統馬英九關注。
儘管知名度大增,讓楊宇帆和家中無毒栽培的鳳梨暴紅,但這7年來,實際上是靠著持續投資人力、物力,才終於在缺工嚴重的環境下,自產自銷打造出每年淨利約80~100萬元的事業。別人沒看到的,是他除了農忙時的體力勞動,還得抽空去上農業課程、賣鳳梨果乾提升產值,箇中辛苦自不待言。
談起當年抱持「有夢最美,希望相隨」的理念,楊宇帆感慨地說:「如果家中沒有底、沒有田,還是別回鄉務農吧!」他說,缺工、缺錢、營收不穩,每一項都是棘手難題。每每因此與長輩衝突,都讓本來滿懷理想的青年,一次次被推上壓力臨界點。 「如果真能建立農業商業模式,不如到其他產業發揮,應該賺得更多,」他務實地說。楊宇帆的一席話,道盡返鄉現實面。不管是抱著什麼理由踏上回家之路,最終都得通過經濟上的考驗。
畢竟,剝去理想的外衣,真實的狀態是「有工作才有生活,有生活才有文化。」
靠補助絕對不夠!有獲利模式,才能不受制於人
擔任文化部「青年村落文化行動計畫」審查委員、協助日本地方創生的林事務所代表暨服務設計師林承毅,是多名返鄉青年的「業師」。他觀察,這幾年,返鄉青年的素質愈來愈高,很多人都在公司待過,選擇回鄉未必是在都會區發展不佳,而是主動追尋更多的可能。
只是,即使存了第一桶金回家,仍得弄清楚究竟想爭取什麼,尤其不要「獨善其身」,這是第一項得有的意識。
各部會為鼓勵青年回鄉,祭出各式補助案,包括文化部的「青年村落文化行動計畫」、農委會「大專生迴游農村」、教育部「青年社區參與行動」,甚至經濟部、原民會、客委會都有相關專案。
但若長期發展不出獲利模式,「一直向政府申請補助,如同被『圈養』,也不是辦法;不如成立公司,才有競爭性,」林承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