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蘇思云 / 2018-07 / 攝影:陳應欽、小鎮文創、好糧代耕-南澳自然田 / Web Only

青年返鄉,就像打一場勝負未知的戰役,從都市回到曾經熟悉的老家,卻不見得留得下來。如何打贏這場返鄉的仗?除了有理想、有抱負,也要夠務實、有「小強」般打不死的韌性。

作為南投竹山小鎮文創的創辦人,何培鈞如今絕對是談到青年返鄉創業時,一個指標性的名字。從開拓民宿「天空的院子」,成功讓小鎮之美被來自世界各地的旅人看見,更進一步帶動地方創生,逐漸形塑出竹山的新貌。最近,何培鈞正計畫引進區塊鏈技術,發行社區的虛擬貨幣,不但能記錄每件商品的生產履歷,消費者還可以看到自己付出的金額中,是如何被分配給各個產銷環節。

頭髮幾乎比平頭還短的何培鈞半開玩笑說,自己已經「無欲則剛」,「每天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忙到都沒時間想要穿什麼。」對談這天,是他當週第4次從南投到台北的一日往返行程。

民進黨立法委員余宛如在從政前曾創辦「生態綠公平貿易公司」,是少見有創業經驗,又具備實際社會企業運作經驗的政治人物。踏入國會後,她持續關注地方創生、青年返鄉等議題,為了讓部會官員踏上「前線」,真正了解地方青年在做什麼,她帶著一批官員走訪南投,實地感受何培鈞及當地創業生態圈的成果,希望把第一線的經驗帶回中央部會。

7月初,行程滿檔的兩人,難得在午後共同激盪:究竟,回鄉創業前,該如何盤點自己的本事?


Q你們認為回鄉前,應該盡量讓自己具備哪些能力?

何培鈞

如果可能,年輕人要盡量要讓自己具備這幾項能力。第一是農業基本能力:我至少可以確定,我比在場所有人挖筍子都挖得快。第二是美學設計能力:產品要好看一點,比較好賣。第三是實體、虛擬通路開發能力,第四要懂得運用科技。

我覺得,我們的教育可以試著讓年輕人更早培養這些能力,或至少在大學鼓勵他們去接觸這些領域,回來後,會更敢去敲門與提案,成功機率也會提高。

余宛如

我也認同,要有能力才能回到地方。回去前,需要對地方有更多了解,不然,如果看錯問題,提出來的解決方法,可能切不到核心。

所以,我不建議年輕人因為一頭熱就衝回地方。回家創業是很艱困的,可能每天都要學習各種技能,可以說「隨時隨地standby在學習」,是創業者的宿命。很多人說,青年返鄉要先有地方認同,我同意,但除了地方認同外,一定還要創造出留下來的可能,不然最後還是會離開。

Q返鄉創業最難的一點,莫過於找出合適的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你們怎麼看?

何培鈞

講商業模式,未必要從城市的邏輯出發。大部分企業評估新事業時,是去看可能的商機、市場潛力。可是想想看,到偏遠鄉村會有什麼市場?我用竹山為例,描述一下,晚上7點,在路上用機關槍掃射也打不到半個人。這是什麼市場,一聽大概就明白了(笑)。

圖片來源:小鎮文創

表面上沒落的鄉鎮,但換個角度,以我在竹山的實驗場來說,一個月租金7,000元,可以住15人,等於用打工換宿方式,一個月可以換到15個人力、15個腦袋、15個專業;但這做法在台北、台中、台南、北京這些大城市都做不到,因為房價太貴了。這就是鄉鎮擁有的優勢。我這裡有本事,這麼大一棟房子的租金只收7,000元,你城市做不到,你要羨慕我(笑)。

返鄉青年可能要想的是,怎麼把當地的問題變成商機,而不是硬套都市的邏輯,從都市想出來的商業模式,到地方會很難做。

舉例來說,到了鄉鎮,可能可以做美化鐵皮屋的生意。鄉鎮鐵皮屋只有紅色跟綠色的款式,可不可能做得更精緻?或是美化凌亂的天線,結合廣告,也許都有商機。

余宛如

譬如招牌也是,也許不見得要像過去一樣大量製造,不好看又破壞市容,而是想出一套新的思維,就可以提升美觀度。商業模式需要經驗去摸索,所以我蠻建議年輕人先到職場,有些歷練後,再回到家鄉去「蹲點」。

何培鈞

市場的確需要摸索,對風險的認知、管控能力也要很精準,不然財務、時間壓力會很大。我最近擔任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計畫「城鄉Next」的導師團,他們的做法就很有意思,不是拿錢補助單一個案跟計畫,而是教導青年怎麼提案、寫商業模式、網路募資,我認為這是很務實也很不錯的方向。

余宛如

沒錯,只要有提案能力,除了可以跟政府拿錢,也能跟資本市場募錢。錢是其次,重要的還是怎麼去構想你的品牌、發展商業模式。學到這一塊核心觀念,對自己才是最有利的。

何培鈞

網路募資如果失敗,損失相對少,但如果返鄉開店,成本都砸下去,失敗的話就很傷。跌倒後可以趕快站起來,多方嘗試,才有助於找到好的商業模式。

Q除了資金,人脈是另一個關鍵。回鄉後怎麼打「群體戰」?又怎麼跟地方的不同利益團體相處?

何培鈞

以我們在竹山的經驗來說,現在希望能帶動6個品牌,一起努力走下去。我們每個月都舉辦「光點小聚」,大家在台上分享碰到的困難、盤點手上的資源,一起貢獻,也連結給整個鎮。4年前剛開始做的時候,我們花了10幾萬租小倉庫、弄教室,結果,第一次活動只來了4個人。大家當時心裡很挫折,我就跟其他人說:「不要只看到4個人就沮喪,我們要想的是如何讓4個人走到40個人。」

圖片來源:小鎮文創

4年下來,聚會愈來愈穩定,現在有新竹做玻璃的青年、雲林做醬油的夥伴加入,大家知道這邊有一個組織後,就會往這裡跑。

余宛如

對,返鄉青年真的很需要「拉幫結派」。我自己的觀察是,相較於台北的創業圈聚會,可能是比較社交性質的,大家會互喊「Bro!」(兄弟、夥伴),返鄉青年的聚會更緊密,也許是資源比較不夠,大家反而更樂於分享,也常常互相加油打氣,我覺得比城市中的來得更可愛。

像上次我去竹山拜訪培鈞,他們給我的感覺,就像個「神經元」,不停連結,讓能量進來,也讓裡面的成果傳出去,打破個人、地方,甚至台灣給自己看不見的天花板限制。

何培鈞

群體戰不只限於地方,青年不一定要辭職、返鄉才能幫助自己的家鄉,就算留在城市,下班後改變消費模式也是一種做法,比如購買家鄉的物產,或是幫家鄉連結在城市的資源,這些連結對地方也很重要。

余宛如

另外,不可否認,回去一定要面對怎麼融入的問題。因為世代不同、經驗不同、做法不同,我覺得年輕人必須勇敢一點,一定要努力溝通。像我看到有些做旅創的年輕人,很客氣地跟在地業者、公會打招呼、說明、解釋,試圖讓彼此理解,不是站在敵對的狀態。

何培鈞

在地方待久之後,自然有各路人馬來交流,那就看用什麼態度去互動。只要敞開心胸,是可以跟許多人做朋友的。我相信,你想創造出什麼樣的生態給你自己,你就會呈現出什麼樣子。

Q在你們看過的案例中,成功的返鄉青年做對哪些事情?


何培鈞

第一,他們「很會講」,不僅要對組織內部溝通,也不斷跟地方、政府、對外講,有很好的臨場應變力。有時候,即使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我看到他們跟人分享時的那種熱情,說真的,聽著聽著,心都融化了,真的夠厲害(笑)。

第二是對社會脈絡、趨勢有精準的掌握,知道什麼方式比較能讓其他人接受,什麼是現在的熱潮,這樣就有機會連動到可能的窗口和意見領袖。

最後,他們明白很多事需要長時間累積,才有機會被社會認同、看見。

我認為,不要小看專注做一件事的魅力。像是推行「契作代耕」的宜蘭南澳自然田阿江哥(陳昌江),他做無農藥的農產品,其實日子並不輕鬆,但他講話的自信,就像是:「你城市人得來看我農村怎樣過日子。」

圖片來源:好糧代耕-南澳自然田

每次看到阿江哥,他都是腳踏實地在做,我覺得,如果要講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扣在這裡,完全無誤(笑)。

余宛如

我認為,能成功的人有幾種,一是有很好的商業計算能力。我有認識的年輕人,能運用數位工具,清楚計算每一分土地的種植成本。他不像大家想像中的辛苦下田,還笑說:「笑話,我都是開機器耕地的。」一切算得清清楚楚,所以從來沒有虧過。 第二種是很努力去爭取資源,各種政府計畫都申請,從來不覺得拿政府資源丟臉,重點在於到底「你怎麼做」。

第三個是要很不要臉(笑)。

何培鈞

哈哈哈,你講這個真的滿貼切的!

余宛如

我的意思是臉皮要夠厚!活下去才是關鍵。他們必須豁出去才行,不管人家怎麼酸他,或是跟父母槓上,被認為不務正業,還是堅持繼續做。

Q兩位給返鄉青年的建議?

余宛如

我真的覺得,年輕人的未來很可能在地方。我建議大家跳脫框架,試著應用過去學到的內涵,由於台灣鄉鎮的價值長期被低估,所以亮點是存在的,只是需要人去創造。

何培鈞

想回家的青年,必須慢慢累積自己對城鄉差距與人口議題的觀點。不要習慣用SWOT分析後,就把返鄉看到的問題變得很難。其實,知識是用來把問題縮小、簡化,就可能看到後面的答案。

我認為下一批人才要從這裡出發,不要只是複製城市的做法,才有機會找到背後讓人驚喜的論述、找到鄉村自己的模樣。

余宛如

對,找到那個論述很重要。信念是長在人身上的,一定要有自信,相信自己可以走出一條路。

何培鈞

近年韓國發展文化產業,中國則有他的規模經濟,那台灣要怎麼做呢?青年返鄉所帶動的,包含在地美好生活,對於社區、社會、人跟人之間的關懷,還有跨領域的解決方案。我認為政府在政策上也可以往這個方向走,打包起來,我相信可以輸出,影響周遭國家,讓台灣的影響力被看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