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經營高投報率人生?

別把錢花在「過了就沒了」的東西上,投資自己才能創造更多價值

何則文
小時候家裡是低收入戶,沒有大家趨之若鶩的名校學歷,大學念的還是就業冷門的歷史系。何則文如何靠著自我投資,翻轉自己的人生?
「我把自己當公司,用經營公司的心態來經營自己。」

即將滿31歲的何則文,是多角化經營的成功案例。

他2020年一整年的正職加業外收入,超過新台幣兩百萬。不是工程師、也不在金融業,原本在一家科技新創擔任人資經理的他,另一個身分是小有名氣的作家和講師。每個月最少有五分之一的收入來自本業以外的收入,像是供稿、演講或版稅。

小時候家裡是低收入戶,沒有大家趨之若鶩的名校學歷,大學念的還是就業冷門的歷史系。何則文如何靠著自我投資,翻轉自己的人生?

沒錢就想辦法生錢,累積個人優勢

「我不會因為覺得家裡沒錢,就限制住自己。沒有錢,就想辦法生錢,」何則文說。從小父母離異,他由姑姑拉拔長大,家裡經濟狀況不好,讓何則文很小就知道優勢要靠自己創造。

就讀中興大學歷史學系時,他看到一個赴陸交流參訪團,只需要出一萬多塊的機票錢,就可以到中國大陸參訪兩週。因為家裡沒有多餘的錢,何則文透過打工借錢,一圓出國夢。

「我眼界大開,」他說。當時交流團到高鐵是由警車開道,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中共最高領導人胡錦濤、看一線藝人表演,種種禮遇打開了他的視野,也讓他更清楚投資跟消費的差別。

「我不想把錢花在那種『過了就沒了』的東西上,我會思考花什麼錢是對我有幫助的,」

生性節省的他,到大學還在穿國中時代的外套,即使已經年薪兩百萬,他多數的衣服仍然都是平價的快時尚品牌。

但何則文很捨得為學東西花錢,不斷在能力帳戶上投資,成為他進入知名企業任職的敲門磚。

借錢不是壞事,投資對了能得到更多

大學畢業後,他先是在教育部做人事行政的約聘工作,半年後就去報考外貿協會培訓經貿人才的國企班,兩年培訓要自費50萬。「我姑姑當時說我瘋了,」他說。因為家人指望他出社會賺錢,國企班培訓既沒學位,又要再花兩年時間當學生,讓姑姑很是擔心。

但何則文心裡早有計畫:「我跟她說,投了50萬下去,之後外派海外很快就年薪百萬,2~3年就可以回本。」他評估,如果不投資,以自己的學歷,一個月最多領3~4萬塊,根本沒辦法給家裡好的支持。因此他義無反顧,跟親戚借了一筆錢,決心要往海外發展。

兩年培訓過程中,他積極研究東南亞,不僅創辦專門研究東南亞的亞細安研究會,更舉辦參訪團到多個東南亞國家考察。「因為我做了很深研究、也帶團去過,差異化就出來了。」進修之餘,他把觀察心得寫成文章,投稿到多家媒體,後來成為海外職場媒體《換日線》的專欄作家。

培訓告一段落後,他基於對科技業的興趣,先是進華碩電腦在第一線實習三個月,過程中發現自己比較喜歡支持、成就他人的工作,後來進入鴻海海外事業部門擔任人資。因為受到主管賞識,一年之後升任新部門的課長,負責人力資源的整合行銷,年薪破百萬,讓他50萬元的學費很快就回本。

何則文沒想到,這筆借錢也要做的投資,成為他日後加入新創公司的契機。2019年,國企班的學長出來創業,邀請他加入,他於是轉至電動車公司湛積,擔任人資經理,薪資同樣相當優渥。

「借錢不是壞事,但重點是你借了拿來做什麼,」何則文說。趁著年輕,把錢花在自我投資,為日後職涯帶來的效益相當可觀。

在鴻海工作期間,何則文仍然維持不斷學習的習慣。當時因為做專案,需要做使用者介面設計和動畫,他都是上網買網路課程自學,同時也持續大量閱讀,一年學東西的花費曾經高達新台幣六位數。「人家雙十一是買衣服,我是買課買書,」何則文說。後來他出的其中一本書,除了文章自己寫,連封面和插圖都不假他人之手。

很難想像,多才多藝的他,其實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大學時期,他去餐廳打工,什麼事都做不好,去看身心科才被診斷出來。但醫生開的藥,他吃了覺得腦筋變鈍,決定不要依賴藥物,透過大量運動和冥想,調整身心狀態。

在海外工作時,他每天下了班就去跑步,一天跑3,000~5,000公尺。回台灣工作後,他也養成靜坐冥想和每天早上5點晨泳的習慣,「對心靈調適很有幫助,情緒也比較穩定。」為了克服先天身體上的限制,反而意外養成規律運動的好習慣。

設定目標,勇於克服挑戰

何則文在職涯規劃上相當有計畫,「我是一個很有目標的人。」他25歲就開始計畫買房,外派期間,每年回台灣的時候都會去看房,終於在去年30歲時,買下自己的第一間房子。

「我不會因為現況而限制未來想做的事。」他鼓勵年輕人勇敢做夢,如果現況跟目標有距離,這個差距就是要努力的項目。他舉例,有些人會因為某項工作需要會英文,但自己英文不好,所以放棄。然而他認為,應該反過來思考,想要達到什麼地步,需要什麼就努力去學、去做。

儘管對生涯很有目標,但在人際交際上,何則文卻相當隨遇而安,對所有人一視同仁,不應酬、也不刻意經營關係。

「職場上,很多人希望獲得貴人,但我相信真誠對每個人好,就可以得到貴人,」何則文說。對他而言,對每個人以誠相待,就是建立人際關係的最好方式。

撰寫專欄期間,他收到很多對職涯困惑的年輕人來信,一開始,他花很多心力和時間,分享自己的觀點和建議。 後來因為太多人都有類似的問題,他在2020年索性成立Facebook社團「職涯實驗室」,讓更多年輕人得以相互連結。

這樣的同理心,來自他從小一路受到姑姑和很多家人的照顧和支持。儘管工作再忙,他每天都會撥空用LINE和家人聯繫,分享彼此的生活。

喜歡寫作和分享的他,在職期間就開始用筆和演講,開拓出自己的業外收入。從2015年開始撰寫東南亞和青年職場議題的文章,何則文至今已經出了5本書,在換日線已累積超過50多篇人物專訪。累積出知名度之後,他獲得許多企業演講或課程邀約,近期也開設了線上課程,每年的業外收入大約有50~60萬。

「扣繳憑單下來,我嚇一跳,」何則文說,自己並不是一個汲汲營營賺錢的人,他更在乎的,是做的事有沒有辦法帶來正面影響力,看到這些累積起來的數字,自己都很意外。

有了一筆源源不斷的業外收入,讓他更有信心去實現成就他人的熱忱。2020年10月,他成立自己的公司,一個多月後離開原本人資經理的正職,專心投入職涯教育事業,幫助年輕人實現自己理想中的生涯,目前開設的課程包括作家班、講師班等。

「我收到太多信,問我該怎麼找到自己想做的事,」他說。何則文觀察,來信的人不乏一路念中山、北一女等名校,進到好大學的學生,但對於未來充滿茫然,「如果年輕時就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會少走一些冤枉路。」

這樣的正面影響力,是他澆灌心靈帳戶的方式,「每次幫助別人完成一件事,我就會感到自己的存在更有價值。」人生在世,唯一能留下來的就是對他人帶來的正面影響。何則文認為,重點是要會運用財富,為自己創造更多價值,「只要當你創造出良善的影響,不同的帳戶都會有所進帳。」


何則文的用錢之道

❶能力帳戶:

這是何則文最看重的帳戶,比起消費,他更重視把錢花在學習與自我投資。

寧可打工借錢,也要一圓出國夢打開眼界。

與其急著就業,不如先做好準備。

他自費50萬,報考外貿協會培訓經貿人才的國企班,以兩年時間學習,打開日後更寬廣的就業選擇。

一年用在學習的費用高達新台幣六位數,造就他成為作家、講師的知識基礎。

❷人際帳戶:

透過在網路上真誠幫助別人、分享觀點,何則文從經營Facebook社團「職涯實驗室」出發,逐步發展出屬於自己的職涯教育事業。

❸健康帳戶:

養成靜坐冥想和每天早上5點晨泳的規律習慣,反而不需要花很多錢。

更多內容,詳見《Cheers雜誌》232期──《用錢的技術》

精選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