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一旦有壓力,快樂就不見了!」身為Yahoo奇摩拍賣暨Yahoo奇摩超級商城事業群業務總經理、五年級生的林燕如此強調。
走在電商、數位內容產業資訊前端的她,自然和搭上數位趨勢、一飛沖天的線上學習脫離不了關係。打開她的筆記型電腦,網頁書籤一整排都是線上中英文音頻、視頻學習資源,看得出她浸淫其中的深度。
林燕很享受學習,跟她有位相互惕勵的「神隊友」有關。林燕的丈夫連鋼琴都能線上自學,她形容,剛過去的週末,一起床,另一半就打開「李永樂老師」講數學(中國科普網紅,在西瓜視頻有近千萬粉絲),「他的學習領域比我還廣,」林燕笑言。
線上課程潮流未起
就已開始網路進修
早在10年前,大規模開放式線上課程如edX、Coursera都還沒創辦時,林燕就開始透過網路進修。那時她在鴻海工作,被外派到富士康深圳龍華廠區,「我們部門做的是電子書相關產品,下班後沒事,加上自己剛從軟性的線上廣告領域轉入硬體產品行銷,就透過Lynda(1995年創辦的線上教育網站)補足自己在使用者體驗、硬體相關知識。」
過去10年,林燕大多數運用免費資源學習、部分付費上課,包含Coursera、TED Talks、VoiceTube等,都是她熟稔的平台。近3年,線上教學平台如雨後春筍冒出,緊跟潮流的林燕口袋名單,跟著延伸到線上課程蓬勃發展的中國,包含淘寶大學、網易的「阿里運營36課」等,「我常去看電商運營相關課程,用微信直接支付,滿方便的。」
至於「Guan Video觀視頻工作室」,則是她用來蒐集新知、了解對岸思維的管道。林燕分析,「雖然平台上政治傾向較強,但特別在中美貿易大戰時,有很多相關論述,可以知道他們內部怎麼思考。」
喜歡的課就反覆看
不喜歡的課就別硬上
「我喜歡線上課程的原因,在於能夠充實自我、打發時間、蒐集資訊,」林燕把線上學習當成運動,把握零碎時間,平均每週上2〜3次,每次30分鐘〜1小時不等。課程內容廣泛、主題無所不包,連「低熱量馬卡龍自己做」這類主題都在她的狩獵範圍內。
「我雖然上過好幾堂實體烹飪課,卻一直做不出裙邊(內部液體經過加熱沸騰後,從餅乾四周流出形成的圍邊)!」她感嘆。
線上課程的優勢,在於可以慢慢看、近距離看、重複練習,上完課,林燕成功做出馬卡龍的裙邊。「它對我最大的幫助,是有彈性,任何時候可以回放,按照自己的速度。」
遇到與期待不符的課程,她不會逼自己看完;但也有主題嚴肅、她卻有興趣的課程,會不斷反覆重看,例如TED Talks的演講。
林燕說,早期還沒有太多影片有中文字幕時,她會一看再看,例如談及一場印象深刻、超過3,800萬人次瀏覽的「拖延大師的腦子在想什麼」,她毫不遲疑地講出內容。這場演講的主題是談人的大腦機制裡,如何長出一隻及時行樂、愛拖延的猴子,總在截止期限到來前,才逼出恐慌怪獸,讓人回歸理性完成工作。
林燕不只是吸收知識,也慣於反思應用。畢竟,她的大腦中不時也會跳出代表著拖延者心態的猴子。
把知識內化
提高腦內資產也了解自己
去年,她參加Yahoo奇摩所屬Verizon集團的領導與管理課程,為期4個月,融合線上、線下形式,來自3個國家的8位高階主管,在參加完第一天以理論為基礎的實體課後,接下來有8堂線上討論課,透過問題引導,反思執行理論遇到的障礙;還有4堂一對一的導師課,林燕回憶:
林燕透過課程,認知到自己在60幾種主導行為的驅動力中,最受「有趣」和「自由」影響。「前者代表我喜歡接觸新的東西、喜歡kick off(專案啟動會議),用不同的方式找出做事方法;後者說的是我喜歡有選擇權,所以有繳交期限,就會讓我覺得不自由、容易拖延。」
一旦找出關鍵,林燕就善用優勢,想辦法讓學習變得有趣。例如,她會找「神隊友助攻」,將自己設定的學習進度分享給朋友與家人,互相鼓勵敦促;又或者透過「自我獎勵」,增添目標完成的期待感,不管是一頓美食療癒、或與朋友相聚小酌,讓每次目標完成都伴隨美好回憶。
累積多年線上學習經驗的她,建議所有想要初入門者,找出自己喜歡的學習媒介和時間點,「不管多或少,只要開始就是好的。」
最後,她也鼓勵課後必須實地演練,不管是艱澀的理論課、或生活化的烹飪課程皆然,才能把知識真正內化成為自己的資產。
1. 找到喜歡的學習媒介
如Podcast、線上線下整合
2. 找到合適自己的學習時間
如下班後、午休時、休假日起床......
3. 交叉、碎片化吸取知識
課程可長可短,短從10〜20分鐘的YouTube、TED Talks、書籍介紹Podcast,長到一小時的課程
4. 練習、應用所學知識,內化到心裡
5. 分享進度給親友,互相鼓勵敦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