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種大人物】劉奕成:混種人才像「編竹籠」,要有縱橫,更要有底氣

作者:張道宜 圖片:卓杜信、廖祐瑲攝影 發稿日期:2019-03

混種大人物

在金融業或財經媒體圈都知道,講到「I.C.」這個充滿科技感的綽號,指的是將來銀行籌備處執行長劉奕成。這位銀行界有名的「文青」,如今站上金融科技戰場前線,但他認為,一個真正搶手的混種人才,除了科技之外,還有兩個不可或缺的關鍵能力。

走進位在信義路上的中華電信大安線中大樓後棟一樓辦公室,將來銀行執行長劉奕成正與同事談話。這是將來銀行的籌備處,放眼望去,只有四面白牆與基本辦公設備,包括他在內的主管都沒有獨立空間,與劉奕成過去待過的辦公環境相比,不論樓層或裝潢,都有很大的差距。

雖然簡樸,但這裡正是台灣純網銀的前線戰場之一。金管會將在今年六月發出兩張純網銀證照,由將來銀行、Line Financial與樂天三支團隊「三搶二」,而由中華電信、兆豐金控與全聯共同投資成立的將來銀行,更視為唯一的「國家隊」代表。

這支國家隊的指揮官,就是「IC」劉奕成。

如果光看資歷,劉奕成是標準的金融圈菁英。打滾20年,除了短暫待過雜誌社,他從國泰金控副總經理、悠遊卡公司董事長、巴克萊銀行董事總經理、中國信託副總經理、Line Bank籌備處負責人,搭配華頓商學院MBA學歷,一路都走在尖端。如今擔任將來銀行籌備處執行長,從一樓開始打拚,頗有反璞歸真的意味。

但只用「金融菁英」描述劉奕成,顯然不夠準確。有一面,他更像一個「文青」。學生時期就開始寫小說的他,在銀行工作期間創辦文創媒體《小日子》、投資電影與舞台劇,其中包括國片《海角七號》。不論採訪、演講,或是Facebook分享,劉奕成談書、文學與文化,似乎聊得比本業更起勁。

走在銀行家與文青兩條看似不相干的平行線上,就連大學時期的好友也覺得不可思議。與劉奕成在台大時期一起編過畢業紀念冊的「青田七六」文化長簡肇成(水瓶子)就寫道:「我實在非常納悶,他不但參與眾多課外事務,還可以得書卷獎拿獎學金,而我差一點就畢不了業,他是如何辦到的呢?」

混種人才關鍵能力一:不只是跨領域,更要縱、橫交錯

劉奕成不否認,一直以來,他都是個「不太一樣的人」。就讀建國中學時期,他自稱「自然淘汰、回歸社會」,從自然組轉到社會組;就讀台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時,同學看他是「書卷獎級學霸」,但他覺得自己比較喜歡課外閱讀與寫作:「我不是那麼認真上課的人,上課也會遲到,算是負向的差異化。」

只是,若要以「金融X藝文」或「金融+藝文」的混種人才形容他,劉奕成也不認同。「你問我是不是具備混種技能,我也不知道,我純粹是喜歡這些事,」他說。在他眼中,這只是一個完整的人理所當然該有的樣貌,但大多數人在工作或生活中慢慢被消磨殆盡:「台灣的教育是減法。年輕時學得多,但年紀愈大、時間不夠,反而慢慢減少。」

也就是說,所謂「混種人才」與一般人的第一個差異,就是特定專業之外,是否具備對「人」的理解,而這一點也貫徹劉奕成看人、看產品的邏輯。

「你看過竹籠子嗎?用竹條編起來的籠子,總是縱線與橫線交錯,底下有個盤子,」劉奕成比喻。人才本身就是個容器,垂直的竹條是技術能力,例如電腦、金融或材料科學,「但如果你要編出一個竹籠,還需要橫條交錯,像是人文、語言、音樂,也就是對人的了解。」

為什麼「人」那麼重要?這與此刻正風起雲湧的產業板塊位移息息相關。過去台灣靠代工製造業起家,商業模式是「B2B」,賺的是企業的錢;但如今「C2C」模式快速崛起,只要懂人、能發掘人的需求,並且透過網路傳播,小公司也有機會做到國際級的大生意。甚至,非金融業的科技新創,也能打造出顛覆性的金融服務,例如PayPal或支付寶。

「當趨勢走到數位金融,核心技能跟科技業或是金融業沒有太大差別,但怎麼吸引客人進來,這是新的,」劉奕成指出。例如,許多外籍移工習慣到雜貨店匯款,「因為傳統金融匯款需要扣15塊美元的手續費。我們有沒有別的渠道可以讓他們更便利?」他解釋。不管科技或金融專業多強,透過觀察去了解人的潛在需求,並找出創新的方針滿足,這才是真正的競爭障礙。

混種人才關鍵能力二:將概念化為實體

除了縱向與橫向的竹條,竹籠子底下還要有個「底」撐起一切。也就是說,「懂人」是第一步,一旦感受到目標族群的需求與解決方案,下一步則是將它形象化(visualize),也就是將概念化為可見的圖像,或是可操作的樣品,如同竹籠的「底」。

在這個事事都能被顛覆的時代,能夠無中生有,有擘劃、執行力的人,在劉奕成眼中才是搶手人才:「就像百貨業有很多行銷人才,但是懂得蓋一家百貨公司、設計部門配置的人卻很少,我們要的就是這樣的人才,」他譬喻。

聽起來不簡單,但談到培養之道,劉奕成的答案卻很「平易近人」。「強迫自己多看不同國家的電影吧!」他說。彷彿開啟某個看不見的開關,劉奕成談到電影,語速馬上更快了:「像是小津安二郎(日本導演)代表作《東京物語》,3度被英國電影雜誌《視與聽》列為影史最偉大的10部電影)之一。他的電影是架在榻榻米上,以低視角仰視拍的;侯孝賢的電影則是拉長鏡頭,遠遠地看靜景。」他坦言,分析電影一方面是自己的興趣,另方面則藉此訓練觀察技巧,看同樣的題材,不同導演如何透過分鏡與佈景營造出各自的氛圍。「我一看魏德聖的電影,就覺得這會成功。他的每個畫面都畫過分鏡表,也就是有視覺化(visualize)的能力,」劉奕成說。

成為混種人才的心理準備:彎腰前進、持續學習

至於具備「縱向」專業能力、「橫向」人文思維與「底部」的架構觀後,就能橫行職場,一路無阻嗎?劉奕成認為,那也不見得。「你覺得真正的混種人才,進得去一般企業嗎?」劉奕成反問記者。「你要有心理準備:除了能力要很強,還得了解這個環境不一定能馬上接受你。」

不可否認,傳統組織文化還是容易排拒不同意見:「就像傳統日式建築,設計非常美,但是通常比較矮,這沒辦法,因為入口還是舊的。」因此,劉奕成建議,混種人才不妨先彎下腰,先看清楚組織內的運作樣貌,再思考如何改變。「我們不是一滴墨水,一進來就能改變湖的顏色。但我們可能是一塊砂糖,看起來一樣,但其實水已經變甜了。糖融化之後,根本上改變了水的味道,」他譬喻。

混種人才的第二個心理準備,是要像投資一樣,持續不斷學習。如果台灣的教育是減法,那麼要成為混種人才,就得反轉以「加法」充實自己,永不間斷地學習。

「很多人說我有文藝造詣,那是過譽了,我只是比別人多了讀書的習慣,」一直到現在,劉奕成依舊堅持以每天1~2本書的節奏閱讀。因此,他的知識來源不是累積過往經驗的密閉保險箱,而是源源不絕湧入的活泉水。


當現代人的注意力被各種速效娛樂吸引,對文學或表演藝術的關注連帶被無情瓜分。劉奕成分享,上次與知名音樂人王希文聊天時,兩人忍不住感嘆,為什麼大家願意把錢花在美食上,卻不願用一樣的價格去看場好的表演:「我很幸運活在一個能夠堅持下去的時代,還能找到很多願意跟我一起看電影的朋友。」

如果拿掉產業、技術、趨勢這些高大上的名詞,混種人才最大的特徵,就是與其他人的差異化。而要創造差異化,劉奕成提醒,得從生活開始累積。「不管怎麼生活,十年一瞬後回頭看,差別就會出來,」他說。然後,他再次展現他獨有的,充滿自信的謙虛:「你問我是不是混種技能,我也不知道,我純粹就是喜歡這些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