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談斜槓?混種人才正夯!「混」得夠兇才有戰力
作者:蘇思云 圖片:廖祐瑲攝影/pixabay.com 發稿日期:2019-03
未來需要的人才,左腦要有知識與邏輯分析力,還要結合右腦的設計與創意能力,才能進化新的「混種人才」。這種融合科技與非科技的能力,正是混種人才能成為組織中「變形蟲」的關鍵,不僅打破單一專業的框架,還有機會為變動中的組織,創造過去沒有的應用場景。如何「混」得有道理、有特色,將是每個工作者今年都該時時放在心裡的課題。
26歲的黃韻如,臺灣大學經濟學系畢業後,沒有參加國家考試或進金融業,反而來到以人工智慧起家的優拓資訊。本來擔任商業分析師的她,主要負責產業分析、對客戶提案,2017年底成為教聊天機器人說話的「人工智慧訓練師」(AI Trainer)。
這項職務不僅要把大量語料整理為機器人易懂的「教材」,能撰寫聊天機器人的對話腳本,還要頻繁與外部客戶、內部工程師來回溝通。訓練完畢後,黃韻如得為機器人做檢測,並回饋給工程師,好優化模式,讓機器人更「聰明」。
白天與電腦、程式碼為伍,但熱愛音樂的黃韻如,晚上有另一個小型獨立樂團「凹與山」吉他手兼主唱的身分。她一手包辦詞曲創作,還開過數十場小型演出。黃韻如笑稱,當「機器人保姆」與創作並不違和,她用表單管理演出,創作則讓她對文字和語言有更敏銳的感受力,兩者相輔相成。
像黃韻如這樣,既理性又感性、結合人文與科技,並在組織中扮演不同專業間的整合角色,正是典型的「混種人才」(hybrid talent)。
若說「斜槓」是2018年職場的新興關鍵字,那麼進入2019年,這個代表關鍵字無庸置疑,將轉為「混種人才」。
到底什麼樣的人可以被稱為混種人才?
混種化:工作已經變型,取代率降低
事實上,要談混種人才,不妨先了解他們因應而生的源頭—混種工作(hybrid job)。
職場研究機構 Burning Glass Technologies(BGT)的研究指出,混種工作將是2019年職場需求最大的工作類別,美國有四分之一的工作機會都將「混種化」(hybridization)。而且多數是最具成長空間、同時薪資最高的工作。
這類職務鮮少是重複性任務,多涉及分析與決斷,因此,也較難被自動化取代。整體來說,職場中42%的工作在未來有可能會被科技取代,反之,混種工作被取代的機率只有12%。
BGT的研究認為,混種人才具備融合科技與非科技的能力。若細分為兩類來討論,一種是過去跟商業運作有關的職務,開始要更緊密與科技連結。像在行銷與公關領域,需要結合資料分析技能,不僅要具備右腦的設計、創新、同理心,更要有左腦的邏輯分析能力。
另一類混種人才是在電腦科學、資料分析領域。這些高度技術性的工作,也必須有團隊合作、創意發想和寫作力,甚至要能了解使用者體驗與需求所在。這讓軟體工程師、資料科學家也需要具備商業頭腦、感性洞察,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混種人才身上,不一定每項技能都前所未見,但要像樂高積木一樣,能打造全新組合。另外,「混種」強調的不只是跨領域,必須對不同背景的知識與限制有所掌握,才能相互激盪,創造過去沒有的應用場景。
比較「混種」與「斜槓」兩個概念,當中則有相同、有不同。相同點在於,兩者都強調多重能力,打破單一專業的框架,但「斜槓青年」更多是在組織外展現個人職涯多元選擇,「混種人才」主要來自企業內的旺盛需求。
有趣的是,若拉長時間來看,可以發現混種人才的興起,其實是一種「復古」。
整合力:從博雅教育到專業分工,「達文西式」人才正夯
回顧兩千年前的古希臘時期,倡導的正是強調「廣泛鍛鍊」和「均衡發展」的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而非專門化的集中訓練。只是工業革命後,隨著「生產線」的作業模式出現,工作被精準切割為一個個小單位,以求專精與效率極大化,也讓各種工作職務的發展在往後百年間不斷走向專業分工和明確定義。
不過,「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不僅政治局勢適用,職場變遷亦然。隨著產業疆界模糊化,競爭規則不斷被翻轉,愈來愈多企業發現,涇渭分明的職務分工,反而不利於組織因應環境驟變與數位轉型。
長期協助企業進行數位轉型的KPMG安侯建業企業管理顧問公司副總經理賴偉晏(下圖)觀察,混種人才的重要性,在於有能力串接不同場景和技術,為企業帶來DNA的改變。「未來絕對是服務的年代,而非產品的年代,」賴偉晏強調,必須靠混種人才挖掘需求,整合資源,才可能發揮創意,打造全新的服務場景。
賴偉晏以手表為例解釋,手表本來只有讀取時間的功能,在手機普及下,這項用途顯然很容易被取代。若從傳統的出發點解決問題,提出方案肯定大同小異,不外乎是錶帶材質、鏡面大小等微小調整,不脫「手表」的思考架構。
賴偉晏語氣一轉反問,然而,當手表不只是看時間的工具時,還可以做什麼?這就需要混種思維。「譬如,它如何讓個人的時間管理更聰明?這項服務的價值就超過一隻表了。」賴偉晏說的,正是智慧手表這類穿戴式裝置的新戰場。無論是結合運動、醫療或緊急通聯,這種對更多場景、體驗的想像力,正是混種人才在競爭中勝出的關鍵。
跨領域:從邏輯分析跨到溝通整合,堆疊專業能力
不少報告都指出,正因為混種人才難尋,企業更要致力營造適合養成混種人才的環境。作為社會企業、提供AI技術諮詢顧問的若水國際執行長陳潔如(下圖)便發現,若要辨識潛在的混種人才,並做進一步培養,必須先拆解各種職務能力的要素。「譬如,對金融業出身的人才來說,財務專業可能只是他能力的表象,他更擅長的是分析,」她說。再由此延展,看這項能力可以和哪些其他專業對接或疊加。
陳潔如認為,企業要讓不同專精的人才多溝通:「他們會漸漸了解彼此語言,內化出新的專業。」像若水僱用了許多身障者在家擔任AI標記師,去做圖像內容的辨識與分類。如何讓他們長時間使用滑鼠「拉框」又不傷害身體,若水讓工程師與物理治療師密切討論,最後設計出全新的拉框方式。
企業對混種人才燃起高度需求之外,近年來,作為培養人才的第一線,高等教育端已吹起「跨領域」教學和「不分系」風潮。當然,跨域人才未必完全等同混種人才,但已經反映出教育圈亦同步希望藉由打破科系限制,培養出視野更寬廣、彈性更大,能對問題提出創新解決方案的人才。
乍看之下,「混種人才」是個新名詞,事實上,在許多成功人士身上,早就可以追溯出他們「混種」的一面。
像16世紀的李奧納多‧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身上完美融合了科學與藝術。他不僅對建築、軍事工程、雕塑、音樂涉獵極深,又能實事求是地落實所知的科學理論,在繪畫創作上,更留下經典畫作如《最後的晚餐》和《蒙娜麗莎的微笑》。
在台灣,Pchome網路家庭董事長詹宏志也是巧妙融合文化創作與商業發展的「混種大人物」。他既是作家、出版人、媒體人,更是台灣在發展電子商務經濟上的指標性企業家,對創作、數位科技、社會變遷與趨勢都有敏銳的洞察。
在以往,說到「混」這個字,往往意味著不夠專注與投入,帶著一點貶義。但隨著這股席捲職場的「混種人才」勢力愈來愈壯大,可以確定的是,如何「混」得有道理、有特色,讓自己升級,也加入這個行列,將是每個職場工作者都必須思考的新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