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推手成大教務長王育民:培養未來人才、分數以外的事更重要
作者:吳佩旻 攝影:廖祐瑲 發稿日期:2019-09
培養出企業最愛用的大學生後,大學的下一步是什麼?維持現狀?還是勇於改變? 今年初,2019年《Cheers》雜誌「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結果揭曉,成功大學連續3年奪冠。然而,成大卻不以此自滿,堅持走上一條培育未來人才的艱辛路。
參與教務事務長達6年、身兼不分系班主任的成大教務長王育民,是此波教學體制改革的重要推手。6年前,王育民的目標僅是培養出「非常會做研究」的人,如今,他從培育學生的跨域能力著手,進行課程的全面翻轉革新,擺脫傳統「吃套餐」的單一學習模式,建立校園的自主學習風氣,為的是讓學生能在詭譎多變的時代中存活,會做研究,更要為社會創造幸福。
成大近年在教學體制有許多創新改革,在課程規劃上,教導學生培養同理心與創造力;同時秉持「看重熱情更勝高分」的招生標準,讓弱勢生也能享有公平待遇,進而翻轉人生。
為何在企業對學生評價上交出漂亮的成績單,成大還要翻轉體制?王育民如此回答:「我常跟人開玩笑說,如果你是建中的學生,表現好到底是學生厲害,還是老師厲害?」如同成大錄取的都是前段班學生,就得進一步思考,該如何才能展現大學的價值?
翻轉課程模式,培育無法取代的未來人才
「所謂的大學價值,應該是璞玉經由大學雕琢後,變得更澄澈,」王育民語氣堅定地說。
他強調,大學不僅是傳遞知識的殿堂,也應該是創造未來可能性的地方,學校目前正在做的,就是培育學生進入職場後,擁有不可取代的價值。
王育民觀察,台灣的大學長期講究專業技術,交付給學生的任務,通常能使命必達,但卻不像國外的大學生,能設想未來20至30年後的艱深議題。因此,教育翻轉的第一步,就是將通識課改為實踐型的融合課程,教導學生設計思考、敘事力、程式、同理心及積極冒險等5種能帶著走的核心能力。此外,學生也可上募課平台申請開設微學分課程,學習其他跨域課題。
改變課程不可能光靠紙上談兵,得突破重重難關,尤其教學體制牽一髮而動全身,在改革前,「人」的問題成為一大課題。
「在一所研究型大學,老師聽到這些新事物,難免保持懷疑態度,」王育民苦笑著說。一旦課程改變,所有教師的教材、教法都必須重新規劃,尤其存在已久的專業系所,根深蒂固的教學模式更難被撼動,教授端當然會有異音。
即使背負得罪人的風險,王育民仍不屈不撓,他有技巧地改變戰術:「不能直攻長門,那就迂迴繞道。」
他所謂的直攻長門,包括在主管會議上宣導理念、抓準教師會議與年輕教師溝通等。倘若遇到有老師以升等壓力為由表明難以配合,便改變說話的戰術,由直接討論變為迂迴說服。
身為一級主管的王育民,毫無架子、態度親和,花費大把時間對第一線教師柔性勸說。動之以情加上說之以理,許多教師最終被他打動,到後來,甚至有教師圍在他身邊熱烈討論:「如何能夠讓學生更好?」。
營造跨域環境,打造「不同的128學分」
為何堅持營造跨域的學習環境?王育民回憶,曾有名學生對與「老」的相關議題很有興趣,卻苦無相對應的學門,因而廣修各系課程,學習高齡建築、銀髮經濟等知識。這個例子使王育民認知到:目前大學生的學習模式,已經不同以往。
106年,成大將大一不分系改為「College X(第十學院,即全校不分系學士學位學程)」, 128個畢業學分中,僅一門18學分的必修實作課及通識28學分,讓學習自主權回到學生手中,有更多機會跨域探索。
「我們要培養的不是企業的員工,而是未來企業的領導人,必須有能力跟不同領域的人對話。」王育民說。
根據調查,不分系學生畢業後多從事跨域工作,例如今年首屆畢業生史蕓瑄就投入非洲教育志業,帶領志工教導非洲孩童雷射切割、攝影等技術。成大也做過研究,學生若擁有雙專長(如雙主修、輔系或修學分學程),畢業後起薪為一般生的1.5倍,顯示跨域能力確有加值效果。
不一定錄取最高分,看重學生特質與能力
「錄取72級分,還是75級分的學生?」在競爭最激烈的醫學系,多數學校依分數決定是否錄取學生。然而,成大卻更看重「分數以外的事」。
王育民說,成大不一定要錄取最高分的學生,而是評估學生有沒有「醫德」跟「醫哲」。「基本成績固然要有,但是否有當醫生的特質也很重要」他說。
此外,王育民也與成大資工系教授蘇文鈺攜手,在明年大學特殊選才管道首創「上機考」制度,希望找到真正有優秀程式能力的學生,讓書審及面試分數,不再成為審查入學的唯一基準。依規定,上機考將占總分8成,書審成績僅占2成,另有口試。
蘇文鈺說,成大特殊選才過去只靠書審及面試,有學生到坊間補習班砸大錢製作精美的書審資料,甚至訓練口試,大學教授光憑5分鐘的面試,很難看出學生特質,因此新增實作測驗,讓起跑點更公平。
敞開弱勢生的學習大門,學生反饋成動力
秉持不放棄每個學生的精神,去年起,成大不分系學程也擴大招收弱勢學生,開放4個弱勢生名額,並提供第一學年學雜費及住宿費全免,明年將增設原住民學生名額。另外,用來資助學生短期出國經費的「雁行計畫」,也在去年啟動。
雁行計畫,是王育民一手促成。他有感而發地說,過去在學務處從事學生出國審查工作時,發現弱勢生想出國進修並不容易,藉此希望打通他們的「學習關節」,拓展視野。「有學生出國後獲益良多,激動地來感謝我,說自己人生因此被改變,」王育民說,這就是支持他繼續做下去的動力。
詩人葉慈曾說: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王育民的目標,是藉由成大扮演領頭羊,做為台灣高教槓桿的支點,進一步帶動其他大學改變,培育出更多社會所需的人才。
此刻,從王育民的眼中,能看見推動台灣教育前進的火苗,正在熊熊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