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
5,126次失敗,給dyson的啟發:別從眾,勇敢跳進未知
作者:楊竣傑 圖片:廖祐瑲 發稿日期:2019-01
《Forbes》雜誌2018年英國富豪排行榜第8名,身價56億美元、比英國維珍集團執行長理查‧布蘭森(Richard Branson)、台灣廣達集團創辦人林百里更有錢的企業家,如何激盪出源源不絕的創新能量,得先從他身處的辦公環境談起。
戴森公司創辦人詹姆士‧戴森(James Dyson)的辦公室中,無多餘擺設,淨白方形的大辦公桌上擺了本筆記本,後方書架的藏書,則多屬建築設計、創新發明類別。
辦公桌正前方,是張畫有產品草圖的工作台,這些元素已具體而微地傳遞出維繫戴森公司近30年的關鍵字:「設計」、「創意」、「工程」。
當中格外吸引訪客目光的,其實是窗邊的一張小桌子。上面擺滿被員工戲稱為「玩具」、各種已拆解或「剖半」的手持式吸塵器、風扇、馬達、飛機與汽車模型。
對「首席工程師」戴森而言,拆解後再重組,是他最徹底理解產品的方式。從中看清每個細節,才能不被既有框架束縛,再從現況往前推進。
這個簡約而毫不奢華的空間,就是戴森公司積蓄一切能量的起點。
他,被喻現代愛迪生:想做什麼,就放膽去做
當全世界都好奇,戴森如何在人人都想創新、卻只有少數人能實踐並轉化為商機的年代,不斷冒出令人耳目一新的點子時,《Cheers》雜誌採訪團隊獨家走進他的工作基地,由有「現代愛迪生」之稱的戴森,自我剖析創新之道。
戴著圓框眼鏡、頂著一頭銀髮,72歲的戴森,紅潤臉龐上絲毫沒有剛處理完一堆行政事務的疲憊。他精神抖擻地迎接來訪記者,起身遞上名片,動作俐落,毫不拖泥帶水。
「如何鍛鍊出和你一樣,能不斷創新的大腦?」記者問。
戴森微笑著給了個頗具哲學思維的回答:「想做什麼事情,就去做吧。」
「我從來不給建議,因為沒人知道明天會怎麼改變,所以我說的話不重要。但我覺得對每個人都真正重要的是:想做什麼事情,就去做,」戴森強調。
戴森表示,自己從來不給他人建議,最重要的是讓想法落實,「想做什麼事情,就去做吧」。
這句話是他給的忠告,但描述的也是近半世紀前的自己。
戴森忽然轉頭,望向窗外陳設在園區內的海上高速登陸艇。這看來有點突兀的擺設,背後其實有段故事。
早在1970年,23歲的戴森仍在皇家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求學時,羅托克公司的董事長傑洛米‧佛萊(Jeremy Fry)就給了他一個設計船艦的工作機會。這是戴森人生中第一款正式量產、可載運車輛及軍事用品的產品,大大提升他對工程設計的自信。
「我從來沒設計過艦艇,但有人相信我的專業,即使我很年輕。因此我相信,要做不一樣的事業、以不同的方式做,最好從沒經驗卻有熱情的年輕人開始,」戴森強調。
這件事帶給他的激勵,一直延續到1979年。當時32歲的戴森,買了市場上最好的胡佛牌(Hoover)吸塵器,吸塵效果卻令他大失所望,房間被弄得到處都是灰塵。對工程技術充滿偏執與熱情的他,決定專心研究無集塵袋的真空氣旋吸塵器,這是驅使戴森從發明家變成創業家的第一個創新洞察。
一投入,不是以「月」計算,而是花整整5年、失敗5,126次,靠教藝術課的妻子維持家計,才使戴森在這段日日與失敗為伍的日子裡,仍繼續往前走。
這個故事,他講了上萬遍,但若非靠著內心的執著,對「想做就去做」的強大驅動力,換作其他人,根本不可能寫出放棄以外的其他篇章。
他,會技術也懂市場:做出讓顧客埋單的新產品
回顧當年,戴森分析自己能撐下去的關鍵:「如果你想有創新思維、想做新事物,經驗幫不了你什麼;你必須有勇氣、非常好奇,願意承擔風險,並跳入未知的世界。」
至今,戴森仍全神貫注於技術發展,他將事業經營交給執行長吉姆‧羅雲(Jim Rowan),對外以「首席工程師」自居。
因為他深深相信,從技術端突破,仍有無限可能。講著講著,他右手托著腮說:「我把工程與設計結合,因為我不認為兩者有何不同。然而50年前、40年前,甚至10年前,工程與設計被視為兩個截然不同的領域。」
以技術作為核心,以設計與市場溝通,是戴森的第二個創新洞察,使他的產品總獨樹一幟,與眾不同。例如易於操控,擺在家中也可當裝飾品的手持式吸塵器;或是無扇葉風扇,都以獨特美感與造型,顛覆消費者過去對這類產品的認知。先吸引顧客眼球,再激發他們想理解產品功能的動機。
戴森對消費者心理有獨到的觀察。他曾購買報紙廣告推銷吸塵器,但發現與其溝通「又多了一款吸塵器」,大眾對「奇特的東西」更喜歡和願意購買。就像非主流形式的無袋吸塵器,卻對消費者別具吸引力。
2016年在美容家電中掀起熱潮的Supersonic吹風機也一樣,「如果我研究市場,我絕不會做吹風機,那不是個性感的生意 (sexy business),」他接受《紐約時報》專訪時說。
與其說戴森「天賦英明」,不如說他的出發點始終來自「解決人的問題」。透過觀察、歸納、研究,他努力將創新架構變成讓顧客接受的產品,而非單純標新立異,為做而做。
戴森自稱是個「有點不尋常的設計學生」。「我是一名工程師,也希望成為一名製造商,但不是每個人都想成為製造商、工程師、設計師和開發技術的人,所以我認為在這方面,我有點不尋常,」他表示。
從眾通常是安全的,但這是戴森最常捨棄的選項。「你不能透過傳統來解決存在的問題。要提出不同的想法和技術,更要採取有別於他人的方法,」戴森眼神堅定地強調。
不同思維可能不受歡迎,令其他人不習慣或排斥,然而戴森一開始就很清楚:「這絕對不是一條容易被理解的道路。」
戴森笑容可掬地持吹風機,站在被拆解的各式產品旁拍照。
他,暢談戴森電動車:技術不離本行,零件自製
戴森從未因「不被看好」而停下腳步。2017年,他宣布投注20億英鎊(約新台幣800億元)進攻電動車市場,預計2021年推出電動車,和特斯拉(Tesla)、福斯集團等電動車大廠一決高下。
從家電進軍電動車,這跳躍不可謂不大。但戴森不自覺地身體前傾,語氣上揚且眼睛一亮地說:「你也對電動車很興奮嗎?太好了,你可以先預約一台,我們需要訂購者,」講完後,他自己也忍俊不住笑開來。
戴森首度對台灣媒體分享電動車對他及企業的影響:「這對戴森公司是個很大的變化,它非常不同。有趣的是,它使用我們一直在開發的技術,例如視覺、機器人技術,當然也包含流體動力學與電池技術等,我們熟悉的範疇。」
戴森強調,噪音與空氣汙染是現代社會面臨的問題,透過電動車扭轉這困境,是公司近年最重要的任務。
當然,少不了的是外界的質疑聲浪。例如,戴森從未做過汽車,或是低估開發汽車面臨的挑戰,畢竟,連特斯拉都還沒獲利,很多人建議戴森最好和現有汽車業者聯手較好。
戴森坦言,開發電動車並非易事,電動車研發團隊從畫草圖做起,每個零件都自己來。「是的,這對我們來說是筆巨大的投資,但它是我們能力範圍內的知識,與已經在做的事相輔相成,所以我們有能力做好,」他充滿自信地說。
即使有「失敗」風險,但戴森從來沒因此停下腳步,這種信念創造了過去的戴森公司,也引領今日的戴森公司走向下一個里程碑。
專訪結束後,戴森俏皮地拿著吹風機作勢吹頭髮,逗得所有人哈哈大笑。「員工提出再不可行的點子(unlikely idea),身為主管與企業主,都要鼓勵他們多發想,」戴森反覆強調。
本刊記者贈送戴森紀念品,他興味盎然地再三翻閱。
或許就是這種沒有架子、始終如一的個性,才能和一群年紀與他剛出社會時相仿的工程師們,不斷天馬行空地構思、落實、持續解決每個課題。
戴森很清楚,與其只有一個詹姆士‧戴森,不如「回歸初心」,讓全球近1萬2千名員工都跟他一樣,這才是未來戴森公司真正難以被超越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