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醫學深夜憂鬱難眠,你需要:從心開始改善睡眠

作者:蘇思云 攝影:卓杜信、廖祐瑲 發稿日期:2019-11

睡眠醫學

現代人壓力大,白天面對工作挑戰不夠,躺在床上仍會出現無數煩惱,甚至因此憂鬱難眠。除了藥物使用,結合睡眠醫學與心理學的失眠認知行為治療其實也有成效。(主圖照片為示意圖)

晚上一爬上床、閉上眼睛,腦中煩惱開始浮現嗎?像是「下週要提案的專案還沒完成怎麼辦」、「為什麼今天的口頭報告沒有預期地好」、「前幾天又跟太太冷戰好煩惱……」或是夜深人靜時,不時會有「為什麼我的人生卡在這裡」的無助感?

這種深夜的困擾並非少數人的經驗,嚴重的失眠患者甚至有「一看到太陽下山,就開始擔憂晚上失眠」的恐懼。

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在2017年的調查指出,全台灣有高達41%的人,在近一個月內覺得對睡眠不夠滿意,更有一成人口符合慢性失眠疾患(Chronic Insomnia Disorder)的診斷。台灣失眠盛行率達到11.3%,是全球第二名,僅次於美國,其中失眠比率又以50~69歲的高齡者較高。慢性失眠主要是指每個禮拜失眠困擾出現超過3天,持續超過3個月的情況外,加上這項失眠困擾已經造成白天日常生活或是心理上的影響。

「一夜好眠」已成為奢侈的願望。目前全台灣有58個睡眠檢查地點,包含醫院、醫學中心與診所,其中通過睡眠醫學學會認證的有24家。

作為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秘書長、長庚醫院睡眠中心主任莊立邦指出,一般睡眠門診主要有兩類病患,一類是因為睡眠呼吸中止、打呼等問題而來,另一類則是因為睡眠品質不佳,有失眠、淺眠等困擾。

至於是不是睡眠一出現問題,就要來醫院睡一晚進行「睡眠檢測」?莊立邦解釋,並不是所有睡眠障礙都需要睡眠檢查,前提是經由醫師完整評估後,再來判定。若為心理健康面向,醫師會再轉給臨床心理師做後續治療。

睡眠醫療
邊睡邊檢查,從腦波、肢體看失眠成因

近年來,由於睡眠檢測十分搶手,有時候預約得排到3到6個月後。不過,醫院也有「隨call隨到」制度,如果有病患臨時不來,也會再打電話讓有意願的病患補位。

馬偕紀念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陳昭賢解釋,睡眠檢查的項目包括:睡眠腦波、眼動圖、肌電圖、口鼻呼吸流量監測、胸腹呼吸動作、血氧飽和度、心電圖、肢體活動、睡覺姿勢、錄影監測等。當其他門診晚間陸續關閉時,病人才來檢查室「睡覺」。

在睡眠檢測的房間中,一般都有32頻道數位化睡眠檢查儀,醫檢師會幫病人貼上腦波線、監控線、鼻腔呼吸流量測量等等。透過晚間10點到隔日清晨5、6點的檢測、判讀睡眠分期、睡眠呼吸中止指數後,了解患者是否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和其他睡眠疾病的存在。

一般而言,睡眠檢測是為了確認夜間的生理狀況,後續會依照不同的症狀或疾病,轉診給各科醫師,一般睡眠障礙醫療團隊會有許多跨科別醫師。以淡水馬偕睡眠檢查中心為例,包含胸腔內科、口腔醫學部、耳鼻喉科、神經內科、精神醫學部等科別。不過,陳昭賢指出,如果是因為心理的焦慮、煩惱而導致的失眠,部分患者也會透過睡眠檢測以排除一些同時存在的生理因素與症狀,再來專注進行後續治療。

週末補眠反而更累,睡眠日誌檢視作息

如何判斷「睡不好」是不是慢性失眠?可從以下症狀判斷:一為就寢時需要30分鐘才能入睡;二為睡眠中會醒來超過30分鐘才能再度入睡;三是太早醒來超過30分鐘後就無法入眠者。若以上症狀一週超過三天、持續超過三個月,就建議尋求睡眠專科醫師找出問題所在。

近年來,隨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逐漸被看到,目前醫院也開始有臨床心理師獨立掛診的失眠心理諮詢門診,提供評估與後續治療。

這套「失眠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 CBT-I)」結合睡眠醫學與心理學,經過科學實證資料檢驗,成為近年來許多臨床心理師第一線的治療方式之一。被失眠困擾的患者跟臨床心理師面談時,通常心理師會先出「回家作業」,請患者連續兩週撰寫「睡眠日誌(sleep log)」,記錄下就寢、半夜醒來、起床時間與白天大致的作息規畫,來作為評估。

好夢心理治療所執行長、臨床心理師吳家碩指出,睡眠日誌是一個相對「主觀」的紀錄,故有時會搭配腕錶或其他穿戴式裝置,讓心理師了解患者的作息,並從中找到一些規律。

吳家碩舉例,曾有患者覺得自己作息一直都很規律,但直到寫睡眠日誌後,才清楚看到患者在週六、週日早上都會晚起兩小時。由於人體內在生理時鐘週期比外在24小時長一點,研究指出,週末補眠連續兩天超過兩小時,就會讓身體在週日晚上晚31.6分鐘才能入睡。有些人的失眠問題其實透過調整作息就有機會解決。「有時候週末假日補眠,反而會造成生理作息亂,」他說。

煩惱記事本讓焦慮現形,改善失眠也擊敗憂鬱

至於許多人因為焦慮而睡不好,出現晚上一上床才湧現各種煩惱的情形,吳家碩解釋,白天工作時人們容易壓抑焦慮,因此臨床上會使用「煩惱記事本」,請患者把煩惱寫下來,讓焦慮「看得見」。

煩惱記事本一般會要求患者在臥室以外的空間書寫,目的是要讓「床」、「臥室」跟休息連結在一起,書寫時間限制在15~20分鐘左右。透過條列式地把煩惱書寫在本子上,「目的是告訴自己不要煩惱了,要煩也是明天再煩,」他說。

若要把壓力跟煩惱進一步分類,又可以分為外在的工作、學業、健康、家庭等面向,另一類則是個人內在因素使然,像是個性追求完美、不容許自己犯錯等。

具體寫下的煩惱,可以一目瞭然檢視,但有些煩惱深埋在心,在治療初期往往並不容易顯現。擔任臨床心理師7年多,林口長庚醫院一般與老年精神科、睡眠中心臨床心理師黃彥霖觀察,有些病患一開始的確只是因為睡眠問題來求診,但經過幾次會談後,有個案提到自己在工作與婚姻上的壓力,「他感覺人生卡在那邊,幾次會談後才透露好幾次有輕生念頭,也曾經想從天橋跳下,」黃彥霖說。

黃彥霖認為,透過治療前期實踐正確的睡眠習慣,一般經過6~8次、約兩到三個月的諮商會談後,患者的失眠狀況會有一定程度改善。

助眠方法包括「刺激控制法(Stimulus Control)」或「睡眠限制法(Sleep Restriction)」。「刺激控制法」建議患者若躺在床上15~20分鐘沒有睡意,就起身做一些靜態、但具有放鬆效果的事,待有睡意再上床,讓「床」跟「清醒」的連結轉變為「床」跟「放鬆、睡眠」有關。

「睡眠限制法」,同樣希望達到建立正面制約反應的效果,希望縮短患者躺在床上但沒有睡著的時間,好提升患者的睡眠效率(睡眠效率指睡眠時間/躺床時間,是一百分比率)。

不過,患者初步改善睡眠狀況後,心理師如何陪伴個案,釐清自己的行為、進而接受自己的行動,往往更需要時間。黃彥霖表示,個人在做選擇時,無論做或不做,背後都有要承擔的為難,「但人會下意識逃避,心理上『合理化』自己的行為,所以要試圖引導他釐清每個選擇背後的意義,」他說。

究竟心理情緒困擾跟失眠的關聯為何?吳家碩提到,2015年《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 Internal Medicine)中「CBT-I對失眠與其他疾病共病患者的療效研究」指出,不管是因為情緒困擾而失眠,或失眠後產生情緒困擾,在醫學資料上發現,針對失眠或情緒困擾相關疾病做治療,另一方面的困擾也都有相應的改善。

但失眠的改善並非一勞永逸。相較於外在事件引發的失眠,內在因為個人個性而導致的失眠反而更需要留意。黃彥霖提醒,心理情緒因素導致的失眠,「像感冒一樣,治療好這一次,不代表下一次就不會感冒。」重要的是,建立好的睡眠習慣,並透過睡眠日誌了解、分析自己的睡眠狀態,為心中的焦慮找到出口,才能使自己更有機會一夜好眠。

情緒影響睡眠時的檢測流程

1.透過醫院或診所的睡眠門診,初步診斷影響睡眠品質原因,若有需要再安排睡眠檢測,以排除生理上打呼、呼吸中止症等問題。

2.撰寫兩週的睡眠日誌,主觀記錄自己的睡眠狀況,包含就寢、入睡、清醒時間等,以及白天精神狀況,亦是提供醫師、心理師評估的依據之一。

3.與心理師進行諮商會談,若常常冒出煩惱,可撰寫煩惱記事本,讓煩惱「具象化」,避免把焦慮帶上床。

4.在會談中了解自己想法、行動背後意義,適時轉換看事情的視角,並建立良好睡眠習慣,讓自己一覺好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