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What if we could』變成品牌轉型精神

看國泰人如何擁抱創新DNA

一般公司在上班日都很容易看到搶搭電梯打卡的人們,但在國泰你只會看到從容等電梯的人龍,原來是因為國泰金控實行數位打卡,再也不必為準時打卡在電梯裡焦慮。 這樣上班的日常只是國泰數位轉型的冰山一角,一向擁有穩健形象的國泰金控在2019年提出「What if We Could」的轉型精神,但一個擁有好幾萬員工數規模的金融品牌,如何將此一精神感染內部員工?帶你一看國泰人如何擁抱創新DNA!
配圖
左起:國泰人壽綜合企劃部經理蔡慶霖、國泰金控數位數據暨科技發展中心新型態商業發展科副理 徐宜安

在國泰,改變必須從『人』開始,保持懷疑才能有所突破!

「不是以前沒做好,而是能否接受改變,接納更多的刺激」跨部門溝通是首要重點。戰情室的員工宜安說。 從科技業轉行加入國泰金控三年,商管背景的宜安勝任單位輪調,進入戰情室後,深知既有的工作模式及企業文化的轉型要克服許多的困難,她發現「人的溝通」是最大的挑戰,規模龐大的組織內,員工們持續創造無數第一名傲人成績,不免會問「為什麼要改變?!難道我們做得還不夠好?!」。

為了打破部門本位主義,貫徹公司宏觀目標的戰情室裡不論職別,講究實力,在國泰工作資歷12年的慶霖特別有感:過去公司文化重視職銜,現在遇到年輕同事都直呼他名字。2012年國泰金控五十周年慶時便開始在核心價值中特別加入創新的元素,近期金控更加速轉型的腳步,慶霖表示公司希望在本次數位轉型中跳脫金融業固有框架:「外面的世界有更多想法。」

就像之前金融海嘯,市場上從沒看過投資型保單連結初級市場募集的基金。當時我們跳脫思維框架,與投信合作發行保本型基金企圖填補金融海嘯後市場缺乏結構債產品的空缺。一開始也覺得不可能,但經過內部積極的討論並與主管機關交涉相關的控管作業後,國泰人壽跟國泰投信合作成為台灣首家推出此類產品的金融機構。這是慶霖對What if we could的信念實踐:「通往成功的道路不是唯一,保持懷疑才能有所突破。」

配圖
國泰金控 數位數據暨科技發展中心 營運行政小組
(左起:劉容先、王瑞鈺、李詠萱、何偲瑋)

在國泰,即使是行政也不設限,而是思考如何做更多

大家普遍對於『行政』類職務都有既定的印象。但在國泰,行政的工作也可以做得像行政顧問公司。

「嚴謹但可能沒彈性」是跨產業擔任數數發營運行政小組的容先對金融業傳統的印象。 但在數數發單位工作後發現:「只要有想法,合理就可以提出來。」數位轉型需科技人才,但創意科技人與金融集團的高度監管流程媒合不易,很多時候難免挑戰既有制度與後勤單位業務流程,同理心了解對方難處是攜手解決問題關鍵。

國泰金控相信員工與客戶同樣需要無微不至的服務與協助,尤其像新創、數位、科技人才來到相較保守的金融公司時,第一週的印象就決定了人才是否願意留下;在數位轉型上,國泰需要的不是『專才』,而是必須兼具金融與數位的知識,新人訓練一般公司都是人資負責,但在國泰數數發中心卻是由行政規劃,設計了『跨單位』且『為期一整週』的課程,讓進來的同仁除了了解公司運作外,對於金融科技、數位平台也會有完整的認識,讓很多新進同仁訝異於公司與想像不同,對「被照顧得很好」讚不絕口。對容先與營運行政小組同仁來說,What if we could是「你許下的願望是我們未來的雛型」,更是找出可改變亮點,推著大家改變的動力。

在國泰工作十年的詠萱見證了紙本文件電子化歷程,在專案型態工作模式裡遇見不同類型同仁,自我學習良多,每當有新需求產生時,會主動去思考有沒有數位化或更便捷的做法。What if we could讓她說出想法和大家一起解決「流程優化」問題。

臨櫃服務經驗豐富的小鈺與客戶和業務員一路走過表單手填到流程優化的時代,看到現在有智能客服機器人「阿發」上場節省時間,不只純粹執行而是提供客戶顧問式服務,讓她對於國泰的轉型很有信心。

轉型不只有軟體,硬體改變同樣令人興奮,你不會想到,國泰令人羨慕的新工作環境,是由這些行政美女團隊一手打造!甚至還有用經典調酒來命名。 擁有設計與建築背景的偲瑋對空間很敏感,企業開放空間的設計讓工作環境像家一樣舒適,新創感的設計適合不同單位同仁的溝通交流、動腦、吸收多元領域知識,每天都有跨領域創新的充實與期待。

配圖
國泰世華銀行人力資源部
(左起:任用暨事業服務經理郭旺隴、任用暨事業服務科蘇楨浩、獎酬管理科李婷。)

在國泰,人資跟財務人員也會寫Code?

你可能聽過某公司的人資員工身兼多職的故事,但你一定沒聽過國泰的人資還會寫Code。在數位轉型精神之下,國泰鼓勵各領域同仁除了本身專業外,更能跳脫框架加入數位思維,提出庶務工作優化的觀點。例如:面試流程e化、新人報到流程e化、財務對帳系統自動化、人資流程自動化機器人等,很難想像這些都是從國泰各部門同仁自己的創新想法。而且這些創新想法,都是從一個名為『RPA Hackathon』的內部競賽開始,鼓勵同仁腦力激盪發揮創意,甚至提供獎金鼓勵員工主動提案。

人資部有位同事主動開發人資自動化機器人系統,以組織調整為例,高達二千筆人事調度作業可於一個晚上自動完成,讓同仁們感到驚艷。這樣的機器人系統正是由人資同仁蘇楨浩所開發。在校時兼修資管與人資課程,跳脫理工人只能做工程師的狹隘職場視角,開發機器人系統讓楨浩學以致用很有成就感,他更與部門同仁組隊參加公司RPA競賽勇奪亞軍。擁有勞資專業但一開始無IT經驗的李婷,在主管支持下也開始學習相關數位課程,RPA競賽更打破她對數位轉型的框架想法:「每個員工都可以是推手。」

有了這個人資自動化機器人,你是否有疑問,原本處理公司每週平均200件人事調度的工作時間省下來後能做什麼?!答案是:全員轉型及核心理念推廣以及持續打造HR高效有感服務這類相關工作。人資主管說:「這是人機協作最佳範例,智能並非取代員工,而是共創流程優化」。

一個集團的轉型,絕對不只是喊口號跟數位化而已,從國泰金控在2019台大校園徵才中,首度前進科技區找人才就可看出國泰轉型企圖,因為『人才』就是轉型關鍵,文化與工作思維往往是品牌成功的要件,對國泰人來說,What if we could就是沒有必要自我設限,金融科技來勢洶洶,國泰金控持續致力於提供未來人才更寬廣的舞台與資源。轉型帶來改變與熱情的故事,感染了國泰金控員工,他們期待與更多人分享這份驕傲。

「What if We Could 如果不問如果,又怎麼知道其實我們能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