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當「專才」還是「通才」?卡關時可以讀讀的職場規劃筆記
找工作的時候,別用公司是否能給你「明確的職涯發展路徑」來做最後的判斷和選擇,也不能用薪水作為唯一的指標,太過狹隘。
準備進入職場、初入職場或者在職場多年載浮載沈的朋友也許會自問:「到底我要在一個領域成為頂尖,還是在多個領域擁有較強的競爭力?」
我的理解是,這題不是單選題,因為每個人的職涯規劃和發展路徑不同,但不妨可以換個方式思考:
是在一個領域成為萬中選一對你來說概率大一些,還是在多個領域十中挑一容易些?
這個,得自己想清楚。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樣的經歷?那些小時候、求學時常常考第一名的好學生,是不是有很多出了社會,卻平凡的不行?頂著高學歷卻失業,到底都出了什麼問題,我覺得很值得思考。
當然,選擇路徑背後的初衷也一樣因人而異,薪水高低、成就感、生活平衡、興趣愛好、家人期待…,所以「想清楚」,很重要,沒有所謂完美的路徑,所有的選擇都伴隨若干犧牲,這是無庸置疑的。
在美國快要兩年了,雖然遠在太平洋的另一端,還是每天觀察台灣的大小事。年輕人工資的問題,在每年的一些特定時間總會被拿出來再炒一番。
例如檢討最低工資時、勞資糾紛時、某企業發了驚人高或驚人低的年終獎金時、某個機構發布世界經濟相關指數排名而台灣又退步時、接近畢業季時、對岸發布利台政策時、政治喜劇演員競選喊口號時…。
然而,年復一年,議題不變,結果亦不變。別說企業和政府永遠慢半拍沒作為,年輕人也在大趨勢和社會意識型態下,做出一樣的反應,這個流程大概是這樣的:
看到新聞→產生憤怒情緒→鄉民熱烈討論→政府專家或企業代表發表高見→更加不滿的情緒上網→沒有然後了。
是的,一切貌似在一陣陣高潮的議論後,終究會回歸平靜,該幹嘛的幹嘛。努力上進的人群繼續蒸蒸日上成為頂尖人才、魯蛇繼續魯繼續敲鍵盤嘴砲、政府企業繼續喊口號然後維持一貫的不作為、而中間的平均人繼續感到不安…。
最近網上讀到一篇25歲在新加坡工作的文章,鼓勵大家更多挑戰自己,我覺得無論什麼內容,只要是能給年輕人共鳴、幫助、鼓勵的,都是好事。
我在19歲時開始在補習班教英語,20歲進入科技業,22歲時年薪過150萬,23歲在台北買房、24歲簽了超三桶金的合約離開台灣到香港、25歲搬到美國…。
下個月,就27了,我感謝上帝一路的引領、感謝家人的支持也感謝身邊所有幫助過我的人,或者傷害過我、讓我學習新事物的人。
所以我想,如果我囉唆幾句,能幫助到這些「中間人」,也就是這群不上不下、飄忽不定、總是隨著潮流浮動,較為容易迷失方向的群眾,那也是件好事。於是,起心動筆。
我可以歸納幾個重點給不知道如何抉擇、如何提升自己、如何給自己建立Career path的人一些想法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