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TOP

要當「專才」還是「通才」?卡關時可以讀讀的職場規劃筆記

作者:Ivan Wang    2018-03   圖片:unsplash.com

找工作的時候,別用公司是否能給你「明確的職涯發展路徑」來做最後的判斷和選擇,那都是BS;也不能用薪水作為唯一的指標,太過狹隘。

若自己沒想清自己要幹嘛,不知道自己幾兩重,不想清楚自己想往哪裡去,即使給你機會,你也不會意識到這是機會。

1. 嚮往和現實

是的,你得先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然後基於對自己的認識判斷這樣的嚮往是否靠譜。

比如你知道自己是音痴,拜託就別天天在包廂裡面苦練,期待有一天你也能發專輯,這種案例也不是沒有,但孔慶祥這樣的例子,基本上是「奇蹟發生」的概率。

如果目標和自我評估確立了,就要圍繞這個來思考可能需要做的事,很多資訊你可以自己透過閱讀得知,很多可以請教身邊有經驗的人,剩下的,可以自己逐步摸索嘗試,手段很多,每個人適合或者奏效的途徑不同。

最重要的是,要給自己清晰正確的價值觀,認知權衡好這些你的嚮往,背後需要付出的或者犧牲的一切有形無形的事物,你是否知道而且是否願意。

太多成功的人背後的辛酸、挫折、付出是你不能承受或者理解的,因為大家都只願意或者喜歡聽好聽的故事。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群魔亂舞(沒有說全部)的直銷成功講座,都可以一次次售票吸引大批群眾爭相參加,甚至是付費買票參加。

每個人的意志力和忍耐程度不同,所以才說「自我評估」非常重要,有些人抗壓性極強,即使所有人都不看好,也會跪著爬到自己給自己設定的終點線。同樣,就像我說的,沒有對錯。

2. 發展路徑的策略

每個旅人的目的地不一定相同,即使相同,路線和手段也可能不同。

我在大學時主修外文系,大二的時候修了中等教育學程,以為自己的熱情在教學,直到被恩師鼓勵加入翻譯組學習口譯,才發現新的路線可能性,所以,

這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沒有完美的計劃,但要時常檢視自己的路徑是否自己滿意,方向是否正確。

當時夢想自己可以努力學習後成為優秀的口譯員,因為我享受那種高強度壓力下思考和生產的感覺。

大三那年,參加了台灣的全台口譯大賽英語組得名,可以代表台灣到北京參加中國的全國口譯大賽北京總決賽,人生中第一次的大陸行,改變了我各種價值觀。

中譯盃是中國大陸每兩年一次的比賽,只有各省的前三名可以參加總決賽。我看到來自各地的菁英是多麼的努力、認真和強大,所以深刻的體會到成為專才,也許不是我該有的策略。

我從小就有很多興趣,我慢慢意識到如果我能在3件事情、5件事情都比80%的人好,或許我更能夠快速成長、學習並在群體中突出。

回到台灣後,我就一直貫徹這樣的策略,從語言、攝影、行銷、策略、管理、廣告等領域深耕自己,研究所也順利進入第一志願政治大學國際傳播英語碩士班。

也許當時我繼續努力學習口譯,在10年後也有機會成為頂尖,並有相當的成就,但也許不是最適合我的路徑,這也就是為什麼我非常欽佩堅持一輩子的理想家們。我說我的例子,是希望讓你有不同選擇的Reference。

2018求職指南

★ 想站上浪頭,更要能不怕挑戰和未知

害怕找不到工作?最新的趨勢是,「發明工作」的機會卻愈來愈多,所謂的贏家,也不再只能靠被動「尋找」,更重要的本事,將是「主動創造」。

立刻購買
編輯精選閱讀

第13屆的「新世代最嚮往企業」調查,台積電繼2006年與2016年後三度奪冠。Google台灣連續兩年位居亞軍,長榮航空名次較上年度進步一位,排名第3…

在台灣的體育新聞界,「徐裴翊」三個字,絕對是個響亮的名字。8年電視台的播報經歷,為她累積不少人氣;2011年為台北市政府申辦2017世大運擔任總簡報主講人,最後成功拿下主辦權,踢出漂亮的臨門一腳。2014年,與夥伴一同創立「Vamos Sports翊起運動」,是目前最活躍的網路媒體之一…

呱吉經營的「上班不要看」頻道目前有26萬人訂閱,因為內容直戳成年人的苦悶和笑點,吸引了不少上班族粉絲。他的個人直播已播出35集,最高紀錄近萬人在線上觀看…

創業心法×超酷工作×專題策展×青創動態──從「發聲」到「創造」,為自己的人生創業,你就是「未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