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乃欣 圖片來源:stocksnap.io

■計程車司機被取代率89.4%

2016年,自動駕駛車Uber開始在美國匹茲堡試行計程車服務。Uber認為,如果發展順利,未來10年內將通行於更多城市,逐步取代傳統計程車的地位。

新加坡nuTonomy公司搶先落實自駕車業的遠景,使新加坡成了全世界第一個正式推出自駕計程車服務的國家。nuTonomy規劃在2018年組織無人車隊,提供更普遍的載客服務。如果成真,新加坡的計程車司機可得苦思職業轉型之路了。

■不動產經紀人被取代率86.4%

房屋是高單價商品,消費者在下訂前要參考大量資訊,而不動產經紀人在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2017年4月,台灣房屋開發地產機器人Chatbot,採用了微軟LUIS的語意理解技術,分析消費者購屋意圖,並提供適當資料,讓消費者查詢成交行情、試算房貸,以及取得生活機能等資訊,Chatbot更提供即時問答服務。未來買房時,你比較想徵詢房仲人員,還是問它?

■演員被取代率37.4%

「動畫電影的票房逐年增長,電影場面常由電腦合成的CGI技術製成,愈來愈多虛擬影像變得真實。不久後,我們將能憑技術創造出看起來像真人一樣的電影明星,」因應AI崛起,美國演員艾希頓.庫奇(Ashton Kutcher)曾提出這樣的擔憂,認為演員都該存有被AI取代的危機意識。

■財務分析/理財專員被取代率23.3%

機器人理專取代人類飯碗的預言,恐怕即將發生。美國貝萊德(BlackRock)資產管理公司今年宣布,未來將改用AI來挑選股票,預估裁去40名基金經理人與分析師,以節省人力成本。貝萊德的下一步即是運用大數據技術,開發大量的機器人理財顧問。

在台灣,金管會今年甫通過「自動化理財顧問服務」(Robo-Advisor) 作業要點,多家銀行的機器人理專正式上工,未來理專很有可能都不是人。

■記者被取代率11.4%

「我是一名AI實習記者,任務是將熱門PTT文章寫成新聞草稿,好給辛苦的記者們參考。」今年8月,PTT的實習記者誕生,聲稱自己要寫新聞「讓記者來抄」,證明新聞寫作對AI來說並不成問題。

其實,早在2014年,美聯社就開始運用機器人撰稿平台Wordsmith編寫企業財報新聞。Wordsmith可以在15~20分鐘內,撰寫出一篇約130字的簡短報導,後來更開始撰寫美國職棒大聯盟的體育新聞,衝擊愈來愈多線上記者的飯碗。

5 能力, 人類的進擊之道!

面對AI浪潮,《Cheers》整理5種機器取代不了的工作能力,供職業生涯還很漫長的你善加充實,以求自保。

人機合作力

與其仇視AI為搶走工作的敵人,不如與它們合作,各取所長,互補其短。充分了解它們的基本概念、運作邏輯是首要之務。

懂得善用大數據,也是一大利器,例如,服務業透過大數據分析消費者行為,提供更到位的服務品質。

創作(造)力

發揮創意是人類獨有的天賦,機器人無法駕馭無指令可循的創作,因此,必須更加善用大腦思維,體察不具規則性的現象,或是開創前所未有的新局。

舉例來說,AI雖然會撰寫新聞稿,但具有質量、有趣的新聞作品,仍舊得仰賴記者對事物的獨到觀察。

溝通/社交力

機器不理解人的情感,無法像真人那般交流談心、體驗生活的甜酸苦。因此,打造AI取代不了的職務,先從加值和人與人間的互動開始。

例如,未來的導遊如果仍只負責帶團、處理票務,遲早會被AI取代,但若進一步替旅客打造有人情味、有特色的旅行體驗,相信依舊能吸引旅客埋單。

管理決策力

牛津大學馬丁學院團隊分析702種職業易被自動化技術取代的程度,並指出CEO是最不易被取代的職務之一,顯示管理決策力的不可取代性。

學習力

AI需要靠人提供大量資料才能自動進行機器學習,但是你不用!

面對瞬息萬變的環境,若能常保學習新事物的習慣,以及培養快速彙整新知的軟實力,便能永遠領先AI,掌握它們無法觸及的風景。

更多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