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怎麼實踐「不教導」的人才培育法?第一步是先從擁有共同目標開始。由主管與部屬一起設定“WHAT”、也就是要達成「什麼」目標。這個目標不能由主管「強迫推銷」,必須由部屬主動,主管只要審核並確認就好。
接下來,進入目標達成的手段,也就是設定戰略、戰術。如果部屬的層級夠高,例如已經是儲備主管人選,之後的步驟就不需要一一教導。可以讓他自己規劃“HOW”、也就是「如何」達成目標。
簡單說,小倉廣認為,在「不教導」的人才培育下,最重要的概念即是「留白」,讓部屬自己去考慮如何填補空白,開始引發他的自主式行動。
當然,難道在這之後,主管就什麼都不必管了嗎?絕對不是。小倉廣提醒,主管接下來的關鍵任務,是必須從旁提供支援。這不是縱容,也不是凡事一手包辦,而是尊重部屬的自主性,在身邊與他保持適當的距離。這正是「不教導」人才培育的第二項原則:因應所需、提供支援。
當下屬發出「請教教我」或「請協助我」的信號時,主管才能給予回應,而在這之前,最好先讓對方清楚知道自己的立場,以免部屬誤解成得「自生自滅」,反而會造成負面效應。
究竟「阿德勒式」育才法的精髓是什麼?小倉廣用一句話總結,就是以培養人才的「態度與意願」,取代過去僅以「知識與技術」為中心。
他解釋,人才培育的標的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項:一是位於金字塔上方的「知識與技術」,也就是商品知識、業務技巧、理論性思考等,屬於較為狹義的技能;另一項則是金字塔底部的「態度與意願」。所謂「態度」,可泛指自主性、主導性或責任感。不具態度與意願的部屬,就算塞給他一堆知識與技術,終究是徒勞無功。反之,只要態度與意願強烈,一個充滿幹勁的部屬,不必他人逼迫,自然會努力累積知識與技術。
既然人才培育的核心,在於啟發態度與意願,那麼在互動上以「鼓勵」為主幹,透過「不稱讚」與「不斥責」相輔相成,再以「不教導」實際鍛鍊,一步步帶出能獨立解決問題的人才,自然可以水到渠成了。
作者:小倉廣
出版公司:天下雜誌出版二部
出本日期:2016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