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2000年《Cheers》雜誌剛創辦時的專訪主角,當時TVBS新聞主播方念華在電視圈深耕10年,當年更獲得金鐘獎「新聞節目主持人獎」,與讀者分享她新聞工作的心得。今年《Cheers》20週年,儘管手頭有3支節目滿檔,依然爽快的答應再次接受專訪。
當方念華不疾不徐從棚內走出,嗓音清脆,說起想分享給年輕讀者的禮物,她選擇了天主教台北總教區總主教鍾安住祝聖過的聖牌,因為這塊擺在隨身包包的聖牌,總是提醒她要回應「呼召」(calling),「這是個很具體的提醒,要我隨時保持一顆回應呼召的心。」
這塊聖牌製成卡式,一面黃底有著十字形的浮雕,印有「我賴加強我力量的那位,能應付一切。」另一面則有藍天白鴿翱翔,上書「我們要懷著依恃之心,走進恩寵的寶座,以獲得仁慈,尋到恩寵,作為及時的扶助。」並寫著總主教鍾安住就職的時間與地點。
方念華是天主教虔誠教友。在瞬息萬變的電視圈整整30年,而今依然每晚準時出現在螢光幕前,就是因為她堅持回應心中的呼召。
方念華認為,她的呼召是節目要產生「意義度」,與觀眾產生連結,並透過大眾傳媒將國際新聞與人物故事,用通俗的方式說給觀眾聽。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觀眾想到方念華,馬上浮現出的就是週一到週五晚間《Focus全球新聞》和週日《TVBS看板人物》。2020年5月開始,還多了《FOCUS 360》,在週六晚間以2小時呈現國際深度報導,等於一週7天,螢光幕前從不缺席。
如此高密度、高強度的新聞工作,方念華在晚間8點播完《Focus全球新聞》後隨即接受採訪,卻不顯疲態,反而精神奕奕。而這次採訪本不在她的工作安排內,或許就是這份永遠將閱聽眾放在心上的態度,讓她精神再累、工作再久,依然不放棄回應任何讀者的召喚,始終能在觀眾身上看見對自己的需要。
最近我到主教公署拜訪總主教鍾安住,拜會後,總主教很大方,送了他祝聖過的聖牌,因為我自己就是天主教徒,當下就拿了一塊。
我現在會隨身帶著,就像書籤一樣,剛好你們的邀請來了,我也想分享給《Cheers》的讀者們,這個禮物提醒我、也提醒你,要有勇氣回應心中的呼召,並隨時保持願意回應的態度。
對年輕人來說,這呼召可能是「我想做什麼」,在「想不想」的背後,常常比較理想性。然而到3、40歲以後,也許你知道這個呼召,但卻不想去回應它。因為它使你必須重新做選擇。
你可能必須放棄些什麼、跨出舒適圈,迫使你要進入深水區探險,所以你愈來愈不願意回應那個呼召。很多人工作因此變得很不開心,因為他真正有心做的事情,已經跟他現在做的不一樣了。
不用保守的方法,不斷尋求改變
我的呼召是,我做事情都要有「意義度」。我對自己的每個節目都要求意義度,也就是必須要對看的人產生連結。
我在電視圈30年,電視圈沒有安全區,明天你的節目可能就沒了。但《看板人物》已經11年、《Focus》也有8年,節目能夠"long-lasting"(長久維持),正是因為沒有安全區,所以,我不會用同樣、保守的手法避免出錯。如果不斷重複已經很熟悉的事情,那很快就會陣亡。
安全區不是說一直在某一個專業就是安全。用通俗的講法是「你有沒有試圖尋求變化」,我常跟團隊講,下坡的時候你會覺得非常好走;當你覺得舉步維艱,做起來很痛苦、時間不夠時,通常是走上坡路,這也表示你正在進步。
如果你問我,怎麼找到呼召?每個人的人生都是場朝聖之旅。那個「聖」不一定是宗教信仰,而是所謂的"calling"。
像《看板人物》的來賓,他們做的事情背後,都有個一生的意義。他們很清楚,自己不是為了完成某事而做,是因為這件事是他所追尋的意義,成為他旅途裡的路標。這些路標連在一起,就是指向他的聖所。
在之後要播的節目中,有位來賓是AKAME法式餐廳主廚彭天恩。餐廳命名是從魯凱語的「燒烤」而來,現在是南台灣最難預訂的餐廳。許多人專門前往霧台部落,坐高鐵到左營,還要開車2.5小時到屏東,再花40分鐘上山。
主廚對料理的投入,只是為了要做出全炙燒的法式料理嗎?是,也不是。他想傳遞的意義,是讓大家透過AKAME的炙燒手法與法餐,作為媒介,多去了解部落是怎麼一回事。
有意義、有人需要,是持續做節目的呼召
在我的職涯裡,我覺得很幸運,做任何節目從開始就知道它的意義是什麼。像是開《Focus》時,是我第一次離開新聞台到節目台。當時總經理很客氣地跟我談很久,我認為"calling"的其中一個意思就是「看到別人需要在哪」,公司邀請我,這又是全新的型態,我就去了。
我做的新聞從來不評論,但提供很多解釋。原因是我從來不會在大眾傳媒市場分享「我」。
可能是因為我是記者出身,喜歡跟事實保持距離,給我資訊,自己消化就好。在我的節目裡,我只會單純扮演一個主持人的角色。
《Focus》一開始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台灣的新聞應該不只有車禍吧?這是國內第一個在黃金時段播出內容全部為國際新聞的節目,後來週末又有深度版。它的意義度在於:你怎樣用很謙卑的方式,讓觀眾願意來看這些你相信觀眾應該知道的新聞?因為我們是做節目,不是做教科書。
至於《看板人物》,則是邀請每個創造意義的人,談談他們的人生,為什麼他們從不停留在安全區。
我不需要別人告訴我節目好不好看,「看過」就是很大的讚美。因為觀眾有那麼多選擇,甚至也可以不看電視,觀眾願意看,對我來說就是非常大的bonus(獎賞)。
我做節目這麼多年,好的收視率、薪水或得獎都不是我的目標,真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意義」,我希望看完這個節目的人,對得起他們投資的時間。
這樣講有點誇大,但我很期望在你人生某個時候,可能聽到《看板人物》中來賓講的一句話、他曾經的經驗,對你分辨當下的人生、你需要的決定有點幫助,我覺得那就是我追求的意義,也是我的"calling"。
----------------------------------------------------------------------------------------------------------------------------------------------------
聖牌教我的事
方念華近期拜訪總主教鍾安住時,收到祝聖過的聖牌。聖牌提醒她,隨時對「呼召」(calling)保持回應。在追求和選擇目標時,要勇於回應來自心中與外界的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