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巫立宇、董紹波│天下雜誌出版
由於職務上的關係,我們接觸過許多企業家、高階經理人或企業家第二代,我們發現公司經營的課題除了日常的業務管理和人事協調要勞心勞力之外,如何讓公司持續成長並永續經營,是另一項重要課題。
公司成長的動力中,最令人稱羨的就是所謂的「搭順風車」,也就是公司業績的大幅成長是拜產業成長之賜,只要照顧好本業,業績自然會向上攀升。但產業本身有其生命週期,它的成長腳步會鈍化,甚至衰退,這時候公司成長議題的重擔,往往是壓垮經理人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職場的另一頭,年輕上班族所面臨的問題也是成長,不過並非公司的業績成長,而是起薪與加薪幅度長年的停滯不成長。原地踏步的氛圍,讓許多社會新鮮人視上班為畏途,這樣的心理層面因素迅速蔓延,形塑出學生目前最流行的話題─「創業」,也因此創業話題席捲了整個台灣社會。
如今,「創業」已然成為顯學,坊間關於此話題的著作自然琳瑯滿目,這些書內容大部分偏重在公司治理、計畫書或行銷計畫的撰寫,這些當然是必要的,但對真正的創業而言,這些內容已是公司成立後的營運,而非創業階段的核心重點。
因此,我們想把重點放在追蹤整理成功創業家們是怎麼跨出第一步,接著站穩腳步的初始心境,也就是回到他們成功的原點!
在進入創業實際操作步驟前,我們想先針對創業家特質做些解析。或許一般人從星座來看會說獅子座很好,有領導者氣質;也可能從紫微斗數的命盤來看,會說有帝王之相最好。再不然就是流行好一陣子的術語「霸氣」,似乎領導者全身上下充滿傲人之氣,不用出手就能以霸氣讓人折服,但事實上是如何呢?
我們訪談的創業家、領導者們創業時年齡不盡相同,個性也大相逕庭。當然,我們沒有進一步追問他們的生辰八字,因為我們認為這不是決定的因素;在與他們面談時,也絲毫感受不到他們的霸氣存在。但可以確定的是,他們都是有堅強毅力且具執行力的人。
那麼,創業家是否有共同的特質呢?我們無法以形而上的手法描繪出創業家的外觀,或是以計量的方法換算出創業家成功個性的比例,但是根據我們的觀察,以下三點應該是他們的共同特質,而這些特質並不是先天的。
我們認為創業前,創業夢想家可以先行培養出三種創業家特質:「相信直覺」、「全心投入」、「充分協調」。
特質一、相信直覺
相信直覺並非是賭博式的孤注一擲。在我們接觸的創業家中,工作經驗不論長或短,大部分成功者的創業內容是過去工作所衍生出來的概念,這創業機會不是由天上掉下來的禮物,而是過去為工作付出的回饋。案例中,建築業和出版通路業的負責人就是屬於這一類,他們的創業直覺可說是多年專業的必然成果。
有趣的是,在案例中,半導體設備和木製玩具業的負責人卻是另一種典型。這兩家切入的產業與創業者過去的專業經驗並不相關,他們是憑著對環境時勢和產業走向的評估,毅然決定跳入目前的行業。當然如果只憑藉直覺,任誰都無法完成創業大業,因此創業家還需要有其他的精神,準備後續的努力。
特質二、全心投入
其實不論是上班族或是創業家,要順利完成工作當然就是要全心投入。我們在其他案例中可以看到,如果負責人本身是以片段的時間去進行不同性質的工作,這種part-time的方式不僅很難累積必須的專業技能,也無法感動身邊的人,而這些人或許是協助自己創業的天使,但part-time的工作態度只會讓天使投資者們望之卻步,無論再偉大的計畫也只能停留在夢想階段。
或許也有人會說,如果創業內容是自身工作的延伸,為了確保固定穩定的收入,工作之餘再去接案子不是一舉兩得?然而,在我們的研究中,我們認為創業要成功,人的因素相當重要。假設接案子只是為了增加收入,那倒無可厚非,但是接案子的目標是為了創業的話,這樣打工式的做法若在業界流傳後,將會無法建立專業形象。
更何況,如果創業家相信自己的眼光,願意付出自己的青春歲月並投入相當的資金,在這樣的決心下,part-time本來就不該是一個選項。
特質三、充分協調
任何事業的起步都是從兩三個人開始,而為了逐步將自己的創業計畫實際化,則必須整合外部的資源。創業家所處的產業環境不同,也各自擁有獨自的社會關係,所以運用資源時就必須協調擁有資源的外部關係人,因為外部關係人的圓心是創業家,他們彼此可能並不相識,因此如何整理人際關係,疏通不同的觀念是成功的關鍵之一。
一些不成功的創業家,其失敗原因往往在於協調不充分。協調一詞不僅是用在人際關係上,在利益分配上也是極重要的概念。畢竟參與創業的利害關係人追求的利益目標並不相同,甚至是互斥。如果主事者只將自身的利益放在最核心,那創業相關的利害關係人很快就會離他而去,所以協調中就包含著「共利」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