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竣傑 / 2018-07 / 攝影:陳應欽 / Web Only
青年返鄉務農,除了得「靠天吃飯」,面對土地和在地勢力的考驗,最大的挑戰恐怕是「感情事」難有著落。台南善化雜糧生產合作社業務部經理蘇建鈞就歷經女友分手、相親等考驗,終於娶得美嬌娘,感情與事業的黑白,終於變彩色。
「我從來沒想過我得走入相親的路,」蘇建鈞談起剛回鄉務農的那幾年,因為女朋友分手、父親擔心他找不到另一半,除了趕緊學會農業基礎,蘇建鈞也得補足「感情學分」。
訪問時,蘇建鈞雖然談起這段往事,語氣中已雲淡風輕,但他的經歷卻反映出青年若要返鄉務農,「難婚」幾乎成為難以避免的困境。農人下田工作,晴時得忍受烈陽,暴雨前得匆忙搶收,農村的「老苦窮」形象,讓許多人敬而遠之,就像蘇建鈞每次相親,對方只要一聽見他當「農夫」,十之八九幾乎都馬上「變臉」。
所幸蘇建鈞終於熬過相親的日子,讓他「邊學種大豆,邊談戀愛」。
「我太太是我參加農委會第一屆百大青農選拔的承辦人啦,」蘇建鈞靦腆地談起這段緣分時表示,他參與選拔時,結識台南區農業改良場的承辦人員、中國生產力中心專員張秀如。
因為活動而結識,但走到婚姻之路,還得多一把助力。蘇建鈞說,當時正向大豆育種專家連大進學習大豆栽培管理,「老師一面輔導做大豆,一面輔導感情,」蘇建鈞忍不住大笑說。連大進除了是大豆專家,當媒人也很成功。
開始交往後,蘇建鈞的生活變得忙碌但滿足。所幸張秀如是嘉義大學園藝系畢業,家中也從農,不排斥下田,才能在開創農業新市場外,感情路也在2015年開花結果。
幸福的故事發生在蘇建鈞身上,只是,「青農難婚」的議題,並非特例,返鄉務農者仍以男性居多,因此政府在設計各種鼓勵青年回鄉的機制時,也要將這項需求考慮在內。否則,蘇建鈞曾笑稱,農村的男生就像「和尚」,感情路相對寂寞崎嶇,恐怕會成為青年回家僅次於經濟因素的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