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竹芸 (親子天下) / 圖片:作者提供

曾在波士頓管理顧問公司(BCG)工作、正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念MBA的林竹芸記得:踏進台大第一年,不敢隨便跟別人說:「我其實很茫然,不知道人生的下一步該怎麼走?」是怎樣的際遇讓她有了全新的人生目標與想法?

「為什麼選芬蘭?」 好友們不解地問,「大家交換學生都去美國,不是嗎?」

「是啊,但是我們跟著主流思維走這麼久了,我想跳出框架看一下。」我說。

回頭看,八年前我寫下的日記,裡面記著「有人出去是為了英文,有人出去是為了旅遊,而我是為了想學會如何不再聽普世的指導棋做事,學會由自己決定目標,為自己活著」,請不要笑。

你知道嗎?踏進台大的第一年,我很徬徨。

終於完成讀書奮鬥十年的目標後,襲面而來的,竟然是一陣手足無措和空虛,而這種恐懼,我不敢隨便跟別人說,我不敢說「我其實很茫然,人生的下一步該怎麼走?」,我不敢告訴別人我過去的目標,幾乎都不是我有意識去訂的,而是在環境溫暖推動之下促成的。

完成學習階段最後一個里程碑「進大學」,那下一步呢?下一個里程碑是什麼?我不知道,也不知道如何訂這個下一步。

這個「下一步」不像傳言中的簡單,並非到了好的科系你就知道怎麼做,因為優秀的學長姐回來告訴你「接下來的路,不一定是碩士、博士一路下去,還有其他做法」。

我心想「什麼?還有其他做法?那我要怎麼選啊?」。說來有趣,當人生沒有解答的時候,總有「官方說法」,告訴你接下來可以怎麼做,但是,如果可以的話,我不想再照著別人的指導棋前進了,我想為自己做出決定,我想為自己找到人生決定的依據,我想學會如何為自己作主。

然而,抱著這個問題一整年,周遭聽到的答案大同小異,同時充斥著各種壓力聲,像是:你現在不參加OO社,就輸在起跑點啦;優秀的人都在看經濟日報、參加XX比賽啦,你怎麼不做?

我心想,「什麼?我過去十年都在恐懼自己輸在起跑點,才矇著眼睛狂奔,好不容易喘口氣,想張開眼睛看清楚,你們是要叫我再閉上眼睛衝嗎?」外面的聲音多到我快聽不清自己的聲音,我想走出去,走到一個人人思維模式都跟「官方說法」不一樣的地方,聽聽他們的聲音,整理好自己的思緒再回來。

結果呢?我實在不能再更感恩了,這一趟芬蘭之旅,改變了我的人生。

在芬蘭學到什麼?學習的樂趣,喔不,是學習的意義

去到芬蘭的第一學期,我選了「芬蘭教育史」、「科學的哲學」、「WTO基礎法規」、「國際貿易理論」、「國際政體與改革」、「組織和市場表現」。

很有趣的,各學院的老師都不約而同地問你各種問題,問得讓你也很想找到答案,像是:為什麼芬蘭學區要規劃免費校車(為了讓偏遠地區的孩子也能上學)?現在政府預算不夠了,是不是有其他方法可以取代校車(我原先傻傻地提議,改在偏鄉地區設立學校,就不用搭車了,但查了芬蘭學區地圖,才明白芬蘭地廣人稀根本不敷成本)?如果取消校車,會對誰有影響?有多大影響?這個負面影響可以被接受嗎?

在之中的過程,太多答案需要資訊、數據佐證,不需要別人開口,我也想馬上打開電腦找答案,找到那些一片片的知識,拼成那個解決問題的答案。

那個當下,我才明白「為什麼要學習」,因為我需要那些「知識」、「資訊」,幫我解答啊!如果我腦中有更多的資訊,那我就可以在更短時間內,想出更完整豐富的解法;如果我學會一套分析的框架,那我就可以更有條理、更省時地找到資訊,花更多時間想些創新的做法。

所以,「努力學習」對我而言,指的應該是「讓每天的自己都比前一天變得更有能力」吧。我難以形容,當下醍醐灌頂的興奮及快樂,那是第一次我開始想為自己的學習掌舵。

我說:「我失敗了」,老師說:「喔不,你學會了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學期的我,因為遠在台灣的朋友大力推薦而選了統計學的「時間序列」,然而,踏進教室的那刻,我才明白這是研究所的課啊,轉頭出門也不是,我硬著頭皮,開始了我的數學、經濟研究分析之旅。

整門課的最終目的,是要我們學會用時間序列來研究某國家在某一時空中的GDP成長,跟哪些因素有關,根據該國家的時空背景,政治、國際貿易關係改變、社會運動等等,要看哪些要素對GDP有影響?影響多大?

且不論用英文聽數學(級數、次方、統計分佈等等新詞彙)的難點,對大三的我來說,使用統計工具R,一上手就開始建模擬,真是一個頭兩個大,所幸整個學期的成績只以一份期末報告作結,主題是某國GDP成長因素的分析,我有一個學期摸索研究,加上題目有趣,我也很有興趣瞭解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的交錯關係。

期末報告交出去的那天,我還很慶幸自己能完成這困難的任務,終於可以鬆口氣。不到兩天,老師寫信給我:「你的研究有誤,不到及格分,請下週來辦公室,討論重寫方向」,我嚇壞了,沒想到自己用功唸書,竟有被當的一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