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律 / 圖片:stocksnap.io

新年之始,所有廣義創作領域的大學生們,都要再度面臨數百個影分身郭台銘式的提問:「你念「  」,能當飯吃嗎?」假如你想清楚了,好好回答,好嗎?

大學教育裡,有一塊疆界模糊而又獨特、絢爛,常常吸引高中畢業生前仆後繼投入的領域,這塊模糊的領域大約包含了傳播、人文、設計、藝術、廣電、廣告行銷等等的範圍。

在這個廣泛但模糊的領域裡,可能可以勉強舉出的共同點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最主要的績效成果來自某種創造。

這種廣義的創造又可以再加上一個向度(其實可以有無限多種向度,我今天只想討論這一個),最簡單地說就是:

抒發自我的理念←—————————→為他人服務

一般而言,在抒發自我理念這端的極端值,比如說純藝術、純文學創作、詩歌、音樂等等;另外一頭的極端值,則以完全為一個廠商、實體、觀念服務的設計與行銷傳播為例。

在兩個極端值的中間,則是一道長長的頻譜,例如,為了大眾市場考量創作的流行歌曲、影視文本、出版品等等,仍然是藝術創作,也具有美學成分;

或者,為了行銷傳播目的製作的微電影、為了宣傳歌曲而拍的MV,甚至,為了為一個絕妙觀念而服務的廣告創意,也都同時具備抒發自我理念,但也為市場、為商業服務的雙重特性。

當然,這世界上沒有完全不管受眾的藝術,很多藝術作品也有商業考量;同理,這世上沒有因完全為客戶服務而絲毫沒有自我風格的設計或廣告作品,假如真的做到這樣,那是一個失敗或近乎沒有價值的作品。

所以我想先拉出這條向度頻譜,這是我想討論的基點。

我其實比較在意的是:

大多數的大學生,好像沒有好好想過,自己究竟比較適合/偏向「抒發自我理念」還是「為他人服務」,已經在某些非自願/有限選擇的機制與情境裡,被「分」進了特定的領域。

比如說,設計是一門非常在乎「為人服務」、「纖細體察對方的需求」、「仔細觀察對方的習慣」、「用體貼對方的方式創造出訊息/產品」、「以最不打擾的方式達成服務」的產業。

但光是這件事,我想大多數的設計學生都必須學習良久。

同理,厲害的電影特效,是完全感覺不到這一幕有用特效;真正厲害的演員,是讓你神入整個劇情,而不是讓你感覺「喔他很用力在演」。

所以你會發現一些很好玩的事:

有些人做設計,但是他還是以自我理念優先。有些人拍廣告,但你總是感覺到他的存在感壓過了商品。

我並不覺得這樣不對。

舉例來說,蕭青陽的設計,即使風格迥異,而且非常貼近每個業主的需求,你還是會一眼認出這是他的作品。

羅景壬導演也是如此,他的每支廣告作品即便廣告主不同,也都同時具備深深瞭解客戶需求而發出的insight,但你還是一眼就認出這是羅導的作品。

不過我們也不能否認一個事實,就是蕭青陽只有一個、羅景壬也只有一個。

臺灣不大,每個領域出色的人才差不多就在那裡——我們必須承認,不管是在哪個領域:出版、音樂、影視、廣告,厲害的人不少,但庸才更多——在我們日常生活構築的視聽媒體經驗世界裡,我們偶見厲害的作品,但大多數是被平庸擾人的資訊填滿。

我在想,這件事是可以扭轉的。

有個學生進了設計系,他其實應該先想想,說不定他適合純藝術領域,坦白說一開始進錯系,通常你還是會在漫長的職涯中逐漸摸索靠攏到自己適合的方向領域,但是一開始如果就能自覺地問自己該多好?

我適合做設計嗎?我適合從別人的角度體驗使用經驗嗎?

我適合做廣告文案嗎?我適合傾聽、觀察、體會別人的需求感受嗎?

我適合做配樂嗎?我適合與別人的影像作品交互激盪,而不是被收編、也不是過於凸顯自我嗎?

我適合做遊戲背景嗎?我能創造一個為原作品加分的世界體系,而不是只能炫耀畫功嗎?

這些漫長的提問,通常不會立刻有答案,而要花好幾年的時間摸索。甚至,有可能一次一次地推翻前一次的答案。(同場加映 林柏宏:從質疑自己、不斷猶豫到重新振作,來回無數次,才成就了現在的自己。

又或者,有些創作人,他需要一段真空的時間,完全不為別人、只專注在抒發自己的感受上、盡情地創作。

等到他走過了這一段,他更了解自己了,創作技巧更行雲流水了,他便可以敞開心胸,以開放的心態,專注為他人服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