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然後呢?蘇麗媚的創意、創值、創業的28道思考

人不一定要做大事,但必須做個能以小事去影響大事的人

作者:盧智芳 圖片:王創緯 出處:Cheers雜誌189期

蘇麗媚在《Cheers》雜誌的專欄即將集結成新書《創意,然後呢?蘇麗媚對創意、創值、創業的28道思考》,這是她個人的第一本著作,也收錄了2年多來她對文創領域的各種觀察。

當時其他人的掙扎,現在依舊是經常引起爭論的議題。到底文化與產業、市場之間如何對話、相互帶動?妳怎麼去思考?

這永遠沒有答案,是視角的問題,你決定從什麼視角看。當然,這個決定也牽涉到你的判斷基礎,是為了符合別人的意思或者是自己的選擇。

海明威有本短篇小說集《沒有女人的男人》,第一篇〈不敗的人〉寫一個受傷過氣的鬥牛士。他想盡辦法爭取上場,就算觀眾不看、記者不寫,每一秒都用生命搏鬥,他仍然堅持到底。如果只用資本主義的眼光,自然每件事都要找出答案,可是如果做的人本身先想清楚,選定後就全力往前走,縱使前方不見得有掌聲,對他來說,仍然是值得不悔的選擇。

我還在努力找到平衡,做出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台灣人其實是擅長看到成功案例就立即模仿的民族,如果夢田可以在文化、產業間找到某種可行之道,成為一個激勵人心的案例,就會有更多人跟著做。這是我們的自我期待,我們希望可以做到這一點。

走上創業這一條路,是妳的預期嗎?

我很少對人生做預期或設定,但我是個對時代跟社會脈動有強烈敏感的存在,從小到現在都是。我不會以自我為中心去找目標,卻會跟著與環境的連動來變化自己。

該怎麼形容?我常覺得:別人的事也是我的事,想去解決看到的問題。

所以對我來說,真正不好的狀態不是碰到困難,而是我不知道該怎麼解決,或問題大到我無法解決。除此之外,我覺得我的內心還滿強大的。

第一本書就要出版,妳建議讀者讀完後,馬上去做的事是什麼?

第一,內化成一段自我探索。我不能說我的觀點適用每個人,但我的成長來自閱讀,所以我希望讀者在閱讀時,不要只讀表面,有更多內在激盪。

第二,如果現在做的事不是真心想做,或還有條件跟能力選擇,一定要勇敢嘗試。人生重要的是過程,不是生下來就等待結束那一天,差別只在誰過得豐富,怎麼能夠不把握呢?

蘇麗媚,1966年次,夢田文創執行長,曾任三立電視執行副總經理。2010年創辦夢田文創,藉由各種跨業、跨平台、跨市場合作,推動文創產業發展,扶植人才。代表作品包括《醉後決定愛上你》、《真心請按兩次鈴》、《巷弄裡的那家書店》、紀錄片《書店裡的影像詩》、劇場作品《瘋狂偶像劇》、《男言之隱》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