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ent

2020全球最大消費體——Z世代用圖像溝通、反骨自信

Z世代,指的是1995~2010年誕生的新興世代。《Cheers》雜誌2019年與台灣最大的匿名社群平台Dcard共同進行台灣首度「Z世代全方位萬人大調查」,期望能夠更加了解即將主宰未來世界的Z世代族群。
2020未來人才報到!企業主迎接新人種降臨職場,你準備好了嗎? arrow_forward

注意到了嗎?在企業管理的雷達上,繼千禧世代(Y世代)後的新人類——Z世代來了!

你會問,誰是Z世代?他們有多重要?多不同?《Cheers》雜誌長期報導世代溝通議題,今年與台灣最大的匿名社群平台Dcard共同進行台灣首度「Z世代全方位萬人大調查」,結果值得所有企業關注。

廣泛來說,Z世代是指1995~2010年誕生,約9~24歲的新興世代,在台灣約375萬人,占總人口16%。

1995年在人類文明史上,被定義為網際網路起飛元年,許多Z世代的父母從那時開始,透過點擊連結世界。一眨眼,他們的孩子長大,同齡的青年從前年開始,陸續成為他們辦公室裡的部屬。

巴克萊銀行(Barclays)統計,2017年Z世代已經成為全球人口最多的群體,人數達到19億,占全球人口的25%,已經超過Y世代的24%。預估2020年,Z世代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群體,以及美國、歐洲和金磚四國(BRIC)40%的消費主力。

在中國,根據最近一次人口普查統計:9~23歲的Z世代超過2.39億,比德、英、法三國總人口2.16億加起來都還要多。

在美國,Z世代目前就有440億美元的消費力,而且這個數字還在穩定成長中。從人口與消費力來看,他們已開始進入企業管理、品牌行銷的雷達偵測範圍。

看個性

務實精明派,有備而來

過去幾年,全球各研究機構開始關注Z世代,幾乎所有的數據報告都直指,誕生在網路世界的Z世代是最務實的一代。

《Cheers》雜誌調查的對象是台灣18~24歲青年,他們大多初入職場、或在大學就讀,確實呈現出非常務實的一面。

他們高達87%已有工作或打工經驗,進入職場前已有備而來(圖表1)。其中,近1成的受訪者工作年資已有3~5年之久,大多數都是基層員工,但也有3%是主管或企業負責人。

8成z世代都有工作經驗

他們重視薪水遠甚於自我實踐(圖表2)。7成嚮往海外工作,但目的是為了賺取高薪。決定加入一家企業的關鍵因素,一樣是薪水與獎金。

推究原因,是全球化的大浪潮,造就了Z世代的務實與精明。成長歷程中,Z世代見識過南亞、日本的大海嘯與天災;全球經濟大衰退的金融風暴;不斷攀升的青年失業率與低薪潮;惡化的貧富差距......。在美國的Z世代更是從出生後,海外戰爭從未停止過。一個加速震盪的世界,造就了一個世代的早熟與早慧。

也難怪,他們形容自己是「背負高度責任與壓力的一代」(29.7%)、「前途不明朗的一代」(26.0%)(圖表3)。

全球知名調研諮詢公司凱度(Kantar Consulting)調查Z世代也呼應同樣的心聲。高變動的大環境,讓Z世代是「警覺的、依靠自己的、開放的」。他們承認困難,並且迎難而上,意識到自己必須更加精明,對未來更有策略的規劃,不斷強化自己才是最佳保障。

6成z世代認為工作意義是為了賺錢、z世代三大表徵:高壓、高責任、前途不明朗

看溝通

圖像表達派 擁抱Instagram捨FB

大環境雖不理想,但誕生於科技時代下的Z世代,大多還有仍忙於工作的X世代父母當靠山,經濟無虞又懂得過生活,相對比Y世代開心,在表達自我上,更愛透過立體生動的圖像與影音。

在台灣,社群平台的年齡層逐漸走向以30歲為分界線,區隔出文字vs.圖像兩個世代。以上,大多聚集在Facebook;以下往Instagram、YouTube大規模遷移。在此次調查的數據中,證據更驚人。

18~24歲年輕人,高達8成在Instagram逗留,其次是YouTube、Dcard,Facebook只剩勉強過半(圖表4)。

Instagram、Youtube是z世代主要接收訊息管道

看溝通

如此懸殊的數據,讓1991年次的Dcard創辦人林裕欽用一張投影片歸結台灣Z世代:「他們在Instagram交朋友、YouTube找娛樂、Dcard討論!」

對比Facebook是先文後圖,Instagram是先圖/影後文,YouTube則進階到全影音,圖像溝通已成為年輕世代溝通表達的王道,重度使用行為也推升了YouTuber的崛起。這個改變,對企業的啟示是什麼?

台灣WPP集團董事長暨奧美集團大中華區副董事長莊淑芬在《Cheers》舉辦的Z世代新經濟論壇上,分享了幾個有趣的例子。

在美國,達美樂線上訂餐可以直接送出比薩的表情符號(emoji);麥當勞在行銷活動上,善用消費者在社群分享的照片與標記,作為一目了然的情境圖片,客人直接看圖點餐,拿掉傳統的文字名稱。

在企業管理現場,科技公司IBM鼓勵主管的溝通也走向影音化,並以年輕人喜歡的敏捷、快速方式進行。

吳建宏擔任全球企業諮詢服務事業群總經理,他用影音「阿宏之聲」取代長長的文字信跟同仁定期溝通,每天召開15分鐘以內的「站會」,「這是為了增加溝通效率,不用寫一大堆文件,在白板上直接填答,不在辦公室者,也可用遠距溝通。」

除了對影像溝通模式習以為常,另一個值得企業關注的訊號是,Z世代不愛與人溝通。當問到人際溝通模式時,他們第一優先傳文字或貼圖,其次才是當面說明,用電話只剩5成(圖表5)。

《Cheers》總編輯盧智芳在解讀時提醒,傳統管理的空間,重視看到、聽到;現在有一個愈來愈大的虛擬空間是:「可能所有人都在,只有你不在。」面對這樣的挑戰,管理能耐從實體戰線延伸到數位空間。

Line是z世代首要的溝通工具

看工作

反骨自信派 5年我要取代你

當「五代同堂」的辦公室裡,世代間的衝突愈演愈烈,「老骨頭」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Z世代可一點也不買單。

他們最不認同的3個價值首推「主動扛起超出職務範圍外的工作」(61.0%),其次是「以公司任務為優先,即使與個人生活相牴觸」(51.1%)以及「同事、主管還沒下班,自己也不該走」(51.1%)(圖表6)。

即便是調查中3%的Z世代管理者,前三個選項也完全相同,僅略低不到5個百分點,顯示這是Z世代普遍思維。

看到Z世代如此顛覆傳統價值的思維,對於在群體意識下長大的台灣五、六年級X世代來說,想必難以適應,但換個角度想,Z世代不正是X世代教養長大的?

擁有14家分店的金色三麥餐廳,Z世代員工占比近6成,總經理葉淑芬深深了解新一代員工對職涯的期待,已不能再用傳統溝通或培育模式。

她手下有一位25歲傑出店長,在她慧眼重用下,表現亮眼,是她相當看好的明日之星。有一天他對葉淑芬直接表達:「5年後我要取代你!」

葉淑芬非常認同他表達出的旺盛企圖感以及學習力,便開始透過高頻率輪調來助他快攻成長,這位店長一年年薪超過百萬,葉淑芬有信心,有競爭力的薪資、有目標的培訓,「不容易被挖走啦!」

6成z世代不認同「做超出職務範圍的工作是當責」

看行銷

體驗愛現派 沒典範但有KOL

大環境不佳,但整體說來,Z世代大多在經濟無虞下成長,是全球品牌業者最期待的新嬌客,預估他們的消費力會是Y世代的兩倍。

消費力龐大、敢於表達的Z世代,不僅要滿足他們在乎的體驗感,更要能滿足在社群上的愛現感。

旅遊電商KKday近幾年在海內外市場快速崛起。看準Z世代高頻率的旅遊需求,在體驗設計上想盡辦法推陳出新。全球營銷部品牌行銷總監林家綝說,許多好點子都來自公司內高達7成的Z世代同仁。

她舉例,年輕人熱愛造訪韓國,但一般體驗行程的差異性愈來愈小。看到韓國粉絲流行親自去營區門口接送喜愛的韓星退伍,KKday率先推出「迎接我的歐爸」套裝行程,裡面包含刻有明星與粉絲姓名的客制化軍牌、韓國軍糧、暖暖包等,一推出大受歡迎。

尤其在Instagram崛起後,創造體驗加上滿足愛現,更讓行銷人絞盡腦汁取悅年輕客群。

愛現派的Z世代,在自媒體與社群平台下,一方面當別人的粉絲,另一方面也自己造粉,每個人彷彿明星廣告看板,短短幾年內造就了KOL(意見領袖、網紅)風潮。

行銷科技公司iKala創辦人程世嘉今年推出KOL媒合服務,在他的資料庫中,粉絲超過2,500人以上的KOL,就超過1萬人。

成長在眾聲喧嘩的時代裡,若問Z世代他們心中的成功典範是誰?

和Y世代優先崇拜賈伯斯、王永慶、張忠謀等大不同,他們會告訴你:「沒有典範」(19.1%),其次才是「歌手蔡依林」(15.4%)、「賈伯斯」(14.8%)。顯示多元開放、去權威化的價值觀在Z世代身上更明顯。

總而言之,「務實精明、善於表達、反骨自信、愛現沒有典範」,這就是台灣的Z世代,仿如宇宙裡一顆爆炸初生的小行星,既燦爛又耀眼!

2020未來人才報到!企業主迎接新人種降臨職場,你準備好了嗎? arrow_for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