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賴若函 攝影:卓杜信 發稿日期:2020-02
出道15年了,吳青峰面對鏡頭時,還是帶著點生疏。
《Cheers》雜誌專訪當天,他剛從演唱會忙一個段落,進棚拍照時顯得不大自在,偶爾才露出一點笑容。記者愈是想搭話、愈是起不了作用,突然間,他拋出一句:「我害怕鏡頭,也不習慣別人看我。」這才讓工作人員自動退到視線之外,讓拍攝在純粹的鏡頭喀嚓聲中完成。
所有歌迷都知道,演唱會中,吳青峰的守則是,不要拿起手機拍照。外界可能以為是維護創作完整性,但真正的原因,「是因為我看到鏡頭就不自在,可能只會閉著眼睛唱歌。」
一向直來直往的吳青峰毫不諱言自己的個性很「看程度(關係)」,面對10幾年的歌迷,話家常沒問題,但是平常他不是裝害羞,是真的很怕生。
這樣的吳青峰,卻在螢幕前走跳了16年,以蘇打綠樂團名義出了8張正規專輯、1張個人正規專輯,前後發行無數單曲、200多首詞曲創作,也斬獲2座金曲獎在內的大小獎項。
才38歲,寫歌歷程已有20年,人生有超過一半時間跟音樂打滾。回首他的求學歷程,從高中開始創作音樂、擔任校刊社社長,再考上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看來似乎合情合理。
10年前,才大學畢業不到5年的吳青峰,曾以蘇打綠樂團身分第一次接受《Cheers》雜誌採訪。談到自己的大學生活,是「甘於念書、喜歡念書、我就是要念書」。從大一入學時,只要沒上課,就到圖書館看書,直到晚上10點閉館。他缺席了社團、聯誼和貓空夜遊,取而代之的是書卷獎。
為什麼有這麼多書要念?因為他讀中文系的同時,還雙主修廣告學系、輔修企業管理學系和教育學系,花了6年,總共修了230個學分,是一般學生的整整2倍。10年後的採訪問他,如果人生重來一次,還要這麼拚嗎?吳青峰點頭,這是他的選擇,也甘於這樣的選擇。
「我覺得自己是可以撐很久的人,但我不建議大家這樣做。」吳青峰大學修的課很多,要準備的報告、考試自然不少,「光準備那些東西,就占去我大部分時間。」另一方面,他家境不好,大學期間,每天花費都在50元以內,「我常常為了省錢,買了麥穗蘇打餅乾,一餐吃一排、沒事就去打工,也只能這樣做。」
這樣的苦行僧性格,並沒有隨著他大紅大紫消退,吳青峰說,自己至今還是「物欲」很低,所有能量、熱情、成就感,都專心揮灑在音樂本身。前陣子他和朋友聊天,談到自己不怕鬼、不怕癢、幾乎是天不怕地不怕,仔細想想只怕一件事:把歌唱壞。
這些年,他幫大半個華語歌壇都寫過歌,許多人總是問他喜歡創作是否跟念中文系有關,吳青峰的答案是否定的。「當時我只是因為喜歡中文,所以去念中文系。現在想起來,大學念的東西都沒有進到心裡去,是為了考試念的;反倒是畢業後再回頭看那些課本,才吸收到很多東西。」
「我是滿直覺的人,一旦決定,就執行到底。」
高中時從理組轉文組,吳青峰推甄上大學前,曾研究了一些科系的內容,只有中文系他「不排斥」。上大學後,他沒有把自己關在文學院,陸續修了很多中文系以外的課程,「就是念念看才知道有沒有興趣,反正我又不一定要念完。」
許多人都聽過這樣的故事,吳青峰從小愛讀的課外書是「字典」,小學時還對照多種版本,整合成一個「私人字典」。喜歡研究字的他清楚知道,「我選中文系不是因為文學,而是文字。」他最喜歡的科目,更是所有中文系學生最害怕的、鑽研中國古代漢語語言及文字的「小學」,「文字、聲韻、訓詁,是我最高分的3個科目,」吳青峰笑著說。
「喜歡沒有為什麼,你叫一個小孩抓周時,能問他為什麼往那邊爬嗎?喜歡字,我說不出原因。」吳青峰認為,念中文系給他最大的養分,比較多是環境的薰陶,「我覺得中文系的氣氛,滿適合我這個人。」
▲吳青峰(左二)的政大畢業照(上圖)。〈飛魚〉這首歌是他大二時有憂鬱症狀,到墾丁參加春吶,看海寫出來的(右圖)。
他用「天人合一」形容政大中文系老師。「他們影響我的,不是去了解文學、或是寫歌詞,反而是他們對待生活、生命、教育的看法,和文學融會貫通,影響我很深遠。」吳青峰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師們把教學內容融會於己身;把自己經歷過的事物轉化為活教材。
例如,有教授上課到一半會說:「今天天氣很好,我們就不要上課、去外面野餐吧。」下一刻師生同行,沿著政大的半山腰、一路爬到杏花林去賞花;又或者,有教授在中庭養起鴨子,「我們不用讀養鴨人家的課文,但是卻在實踐養鴨人家的生活,」吳青峰笑言。
畢業時,吳青峰中文系和廣告系雙主修學位到手,但是教育學系、企管學系都只差兩個學分,沒有拿到輔系學位。他說,「其實我要念完是輕而易舉啦,只是不想要忍受當時的狀況吧,就想說沒念完沒有關係。」
那是教育學程的必修課「教材教法與教學實習」,由中文系教授丁敏授課。上、下學期各兩學分,在上學期的期末試教時,吳青峰在上台的前一刻卻步,告訴老師「我做不到,而且我覺得我不可能當老師。」老師的反應是:「那你再想一下,我最後再問你。」最後,他沒有上台、卻也沒有被當。
這個過程讓他最感念在心的,是「老師不是看我有沒有完成這件事,反而尊重我想要的方式。」
詩人氣質如吳青峰,感受力細膩而豐富。談起恩師丁敏,記憶深刻的是老師上課常常會分享自己的心境,「有一次她講到,在家中種了幾十盆曇花。只要覺得某一盆要開了,就會整夜守著看曇花。這個畫面在我大學生活中,仍是至今會想起來的片段。」
即便畢業已15年,吳青峰和近10位老師仍保持聯繫。其中高齡63歲、已從政大中文系退休的教授丁敏,一直到前幾年都還會來看吳青峰演唱會,「老師身體很好、人很熱情,看完演唱會後,還會寫長長的信告訴我她的心情。」
有一次,吳青峰收到丁敏寄來的一小瓶星沙,信上寫著,這是老師故鄉的沙,一直珍藏著,想分給他一點。「那一瞬間,讓我覺得到哪裡都可以有家的感覺。」
幸運的吳青峰,遇見多位恩師引導求學路。不過雖然念的是中文系、也拿過文學獎,他卻從沒想過當作家,因為深知「喜歡寫作跟會寫作是兩回事」。當時心中的盤算只有「高中時是校刊社的,當編輯一定沒問題」。
剛進大學時,他不知道未來的出路,也曾和很多同學一樣,修教育學程為了當老師、搭配廣告系就可以做文案,「對我來說,中文系就像水,什麼都可以搭配嘛!」
2003年在畢業前,吳青峰和蘇打綠樂團成員舉辦了「解散巡迴演出」,不料卻遇到音樂製作人林暐哲賞識,從此改變了一生。
從獨立樂團搶攻華語樂壇,斬獲無數歌迷的心。過去3年,雖然面臨蘇打綠樂團休團,吳青峰仍然創作能量飽滿,個性怕生的他還做了不少突破,例如,成為大陸歌唱選秀節目的導師、串講人。
回首人生歷程,吳青峰一直是個努力的人,卻也強調,很多事情無法強求,就是「時候到了就自然而然發生了。」
問到給年輕人尋求未來方向的建議,一向不喜歡被當成「效法典範」的他想了一會兒,緩緩地說,面對興趣,「要做好很多辛苦的心理準備,或是給自己一些界線。例如給自己5年,如果沒有成績,還是可以去找別的工作,就把興趣當興趣。」接著又補上一句,
「在不傷害他人、尊重他人的狀況下,做自己會快樂的事情就好了吧。」
。
Q:下一個計劃要去的國家?
上次也有人這樣問,但我只想待在家裡昏睡個十天。
Q:護嗓最重要的祕方?
睡覺,沒有比睡覺更令聲帶恢復更快的方法。
Q:近期最快樂的事是?
演唱會(笑)。
Q:為什麼你口才那麼好?
我口才沒有很好啊。
Q:你喜歡你自己嗎?
滿喜歡的。
Q:你覺得自己呈現在大眾面前的樣子,真實程度的百分比?
150%!我覺得大家理解的我,好像比真實的我更真實。
Q:最想要的超能力?
隱形。當走在路上有人發現我時,可以瞬間隱形飄走。
Q:你的壓力調適方法?
我也很想要知道方法。我自己沒有給自己太大壓力,後來發現唱歌這件事給我的壓力滿大的,很怕唱不好。
Q:創作一首歌最快跟最久分別花費的時間?
最快,應該就是一首歌的時間,5~10分鐘,像〈無與倫比的美麗〉就是這樣;寫最久的,可能就20年,因為我人生寫歌至今20年,有些歌到現在還沒寫完。
Q:當大學生的時候,最喜歡校園哪一個角落?
政大的後山。因為我住男宿舍,在山頂,後面有一座山,平常不太有人經過,我很喜歡半夜去後山,覺得整個山都是我一個人的,想唱歌、想寫東西、想躺、想坐都可以。
出道15年的吳青峰,為大半個華語樂壇都寫過歌,才38歲,寫歌歷程已有20年,人生有超過一半時間跟音樂打滾。
作為《2020大學指南》封面人物,吳青峰暢聊大學生活,談當年沒想過走上寫作之路,念政大中文系的原因,竟然只是「不排斥」。
每天在圖書館K輸到閉館,是標準的學霸,在他讀中文系的同時,還雙主修廣告學系、輔修企業管理學系和教育學系,花了6年,總共修了230個學分,是一般學生的整整2倍。
吳青峰讀中文系的同時,還雙主修廣告學系、輔修企業管理學系和教育學系,花了6年,總共修了230個學分,是一般學生的整整2倍。
吳青峰讀中文系的同時,還雙主修廣告學系、輔修企業管理學系和教育學系,花了6年,總共修了230個學分,是一般學生的整整2倍。問他如果人生重來一次,還要這麼拚嗎?吳青峰點頭,這是他的選擇,也甘於這樣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