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荒衝擊全球,在台灣人人有感。跨產業職缺供需比1.6,在半導體產業更達3.6個,代表職缺數大於求職人數。
缺工嚴重度世界第一的台灣,讓政府終於採取積極行動。由國發會出面整合勞動部、經濟部、教育部、僑委會等五首長的每月定期會議,正透過跨部會整合為台灣人才短缺尋找解方。
經濟部長王美花說:「這是從事公職四十年以來,第一次針對『人才議題』組成跨部會的重大定期會議。」
圓桌「五」士,將為台灣人才提出哪些速效或長期藥方?這系列專訪中所提及的人才戰略,將是決定台灣未來發展的關鍵。
大學是人才就業前最後一哩,在人口數量不足下,人才素質相對重要。教育部要如何解這個習題?
當前台灣面臨的人才議題,除了少子化造成勞動力不足,還有STEM人才急需培養、以及國際化的挑戰。
我們算過,即使所有大學生畢業後都投入職場,人力依舊不夠,這時,攬才的觸手就必須向外伸。
令人驚喜的是,108年僑外學位生約5.5萬人,遇上新冠疫情卻不減反增,110年達6.1萬人。境外生人數成長更明顯,101學年6.6萬人,到 108年已逼近13萬人。
這背後反映的,是台灣對境外生來說充滿吸引力,所以在與蔡總統共同召開的人才會議中,教育部被賦予的重任,就是2030年要透過政策吸引「17萬名學士以上僑外生」留台就業。
養魚先養水,為了讓僑外生來台後都能有完善的學習環境,我們在111年發布「重點產業領域擴大招收僑生港澳學生及外國學生實施計畫」,首先、要求大專校院開設華語課程,或開設全英語教學課程,確保僑外生學習無虞。再來,學校必須設立國際專修部,提供學生生活、經濟、學習、成效及就業上的協助。
缺工問題看來有望靠外籍生紓解,但要解決產學落差問題,就得多管齊下。
根據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統計,前三大企業需才領域除農業外,STEM領域需求高達64%,預估到2030年,人力缺口將達8.3萬人,十分急迫。所以教育部提出以下三項策略因應:
首先、開放優質的大專校院得增加培育10~15%的資通訊數位人才,預計111學年總計7060名。另外,108學年起保留30%博士班招生名額給校級單位依產業人力需求來主導,並在五部會召開人才會議後,延伸至碩士班,讓校方也有20%的名額權力。
第二,鼓勵大學開設跨領域微學程,幫助非資通訊專業系所學生養成數位科技能力。截至111學年,已有近7萬名非資通訊背景學生,修讀課程且具備這項能力。
最後、透過鼓勵學校開課,讓已畢業學生與在職人士,可以回校學習資通訊第二專長,這個類似「開放式大學」的概念,將使大學的定位改變,不再只限服務18~22歲的學生,而是培養不斷重塑技能的跨世代人才。
至於促成產學合作上最具代表性的突破,便是《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迄今有9校成立半導體、智慧機械、循環經濟及金融等10個研究學院,每年招收100~120人。高階人才可透過實習參與產學研發,各學院所需經費,由企業捐助一半,其餘由國發基金挹注。
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2021年發布的《IMD世界人才排名報告》,台灣「人才準備度」指標近10年已從第25名躍升至第9名,然而在「語言人才符合企業需求」這項國際化指標,卻僅居於中段名次,希望在2030年,至少有40所大專校院英語課採全英授課比率達80%以上。
教育部被賦予培育業界人才的重任,但我認為,養成未來人才很重要的,除了傳授新技術外,還有讓學生養成從生活中發掘及解決問題、自學、協作等能力,他們未來得面對許多未知的新挑戰,這將是必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