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鄭閔聲 / 2018-01 / 圖片:unsplash.com

楊凱文接案至今已超過6年,收入足以在台北市信義區租下一間私人攝影棚。每年也會給自己一個月時間出國旅行充電。但他坦言,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順利從正職轉往自由接案,因此建議上班族不要貿然拋下一切,可以先從副業開始,再逐步評估副業轉為主要收入的可行性。

確實,「彈性」的另一種說法就是「不穩定」。因此,從事零工經濟,不必然等同於「拒絕上班」。在採訪過程中,從事各種不同型態的零工經濟工作者都同意,正確的心態是為工作增加更多選項,或將無法成為全職工作的興趣,適度引進個人生活。

另外,儘管零工經濟下的各種非典型就業型態,能讓人享有時間自主、收入多元等優點,但隨著職業性質不同,一樣有各式各樣的問題必須面對,甚至意味著更激烈的市場競爭。

政大法律學系副教授林佳和舉例,提供文字、設計、資訊等服務的個人工作者,或許目的本是為擁有「工作與生活平衡」,但一個不小心,很可能變得隨時隨地都抱著筆電工作,反而讓「工作與休息界線模糊」。而透過平台爭取工作的特性,讓專業有獨特性、口碑具擴散力的個人,優勢更加鮮明;如果技術不突出,或只能提供取代性高的服務,往往會陷入「降價」獲取工作,甚至增加工時才能賺取原有收入的困境,形成收入的兩極化。

此外,平台與雇主間的角色差異,讓零工經濟工作者無法享有全職員工的保障與福利,這類現象特別容易出現在較弱勢的低階勞動者身上。

譬如一位清潔工,過去可能受派遣公司雇用,但在零工經濟時代改由媒合平台接案,即使時間有彈性,但服務薪酬未必能大幅提升,還得自行支付原本由雇主提供的勞健保、職業災害保險、退休金等成本,勞動條件不見得比過去有利。

「如同所有新經濟模式,零工經濟會創造一群新的受益者,也會讓一些人受害。台灣現有的勞動法規,保障對象還是以受雇勞工為主,是否針對非受雇勞工設計一套合理的安全保障機制,是政府應該思考的,」成之約建議。

理想中,由共享平台衍生出的零工經濟,就像一場繽紛多元的自助饗宴,賓客可以任意選取不同的料理,份量多寡也由全憑個人需求而定。在現實職場上,零工經濟當然沒那麼夢幻,但從雇傭到管理、從就業到生涯、甚至何謂人生成功與成就,各種職場規則都因為零工經濟的出現而產生不同內涵。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零工經濟時代的「贏家」定義,已不再僅由收入數字決定。能否在零工經濟下成功,取決於你能否提早掌握趨勢、和自己充分對話,再未雨綢繆地做好準備,進而悠遊在豐富的工作組合與生命體驗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