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竣傑 / 2018-07 / 攝影:陳應欽、廖祐瑲 / Web Only

在他們眼中,盡是對家鄉、土地的感情及自信,卻掩蓋不了些許的不安及困惑,每個人的肩上彷彿都背著名為「責任」的重擔,重得讓他們難以自然地笑逐顏開。

透過「台青返鄉生存戰」的專輯,走訪宜蘭、花蓮、台東、高雄、台南、彰化等縣市,企圖了解每位回鄉青年如何從憑藉一股熱情回家,到跌跌撞撞找到生存模式的過程;事前以為他們已經可以開心、自在地談著夢想,只是被現實磨出的稜角,卻是每位返鄉青年的一致樣貌。

談到返鄉的模式,「青農」是最普遍的一種。美好花生鍾順龍、台南善化雜糧生產合作社業蘇建鈞、「鳳梨王子」楊宇帆,都是放下都市的行囊,重新戴起雨鞋、斗笠的代表。但即便政府提供許多鼓勵青年務農的資源,走在農村街道上,年輕人寥寥無幾,田間奮力工作的,多是白髮年長的身影。


即便年輕人想回鄉種田,面臨缺工及「看天吃飯」的高風險,青農不能只種好作物,還得面對制度上的困境,若非對家鄉有「破表」的決心,要買張回家的車票,何嘗容易?

在青年返鄉的幾波浪潮下,除了務農,開民宿、策劃體驗旅遊、開餐廳、開書店 ……各種形式都有。然而在「破釜沈舟」的使命背後,他們卻多是「摸著石頭過河」,回家後才研究與嘗試營運模式,甚至開始翻開「經濟學」課本,搞懂市場、成本、供給需求等內涵,當然受到很大的挑戰。

就像饗嚮台東整合行銷公司負責人釧南雁提到,參加TT Maker輔導時,不斷被指導老師挑戰如何賺錢、構建營運模式,這些概念對許多青年而言,是新的知識,但沒有搞清楚就回家,自然難以一路順暢。

況且,無論開店、算成本、訂售價,都可能影響下年度的規劃,一不小心就「血本無歸」,每一筆錢都得花得更謹慎。回鄉不只是單純地逐夢,更是扎扎實實的創業過程,顯然得更有方法和具備抗壓性。

整個採訪過程中,美好花生負責人鍾順龍堅毅但憂心忡忡的眼神,最令我難忘。


他曾擔任報社攝影記者,談起將新聞攝影概念應用在種花生上,盡展對藝術及農業的熱情。只是坐在充滿「文青風」的店內,談到被人事及錢事所苦,鍾順龍收起笑容,滿是「明天依舊千頭萬緒」的神情,連帶著我們走進廠房內,談到他辭退的員工、昂貴的機具,都是這種眼神,真切地呈現他眼前的各種難題。

美濃香蕉與黑膠三合院民宿主人鍾士為何嘗不是如此?他一次整修屋頂、拆牆的費用,就可能是在台北工作的3、4個月月薪;雖然他很愛搞笑,但一談到承接祖父留下的三合院及整修過程,馬上露出嚴肅神情,也讓我印象深刻。


因此,這次拜訪的幾位返鄉青年,都不會直接鼓勵年輕人回鄉。因為一旦回鄉,從員工變老闆,就得問自己:「然後呢?」必須不斷回答:「錢從哪裡來?員工在何處?獲利模式為何?設定停損點嗎?」


另外,為了蒐集各種返鄉創業資源,發現與其說大家「各自為政」,不如說資訊雜亂、且多仰賴中央政府。確實,中央資源豐富,各部會多有對應的青返專案,但政策沒延續性、目標不明確等狀況,卻是返鄉青年不約而同提到的議題。


地方政府應該思考,既然想吸引青年回鄉,藉此改善少子化、老年化、人口外流等問題,就必須找出最適合當地的模式,不能只想著爭取資源,卻沒搞清楚地方「痛點」。把「設計思考」的概念運用在「地方創生」上,弄清楚在地亟需且有能力改善的領域,才能吸引人才回鄉,把錢花在刀口上。才不會出現像釧南雁提到,負責輔導創業青年的外部團隊,疑似也設立平台爭取資源,讓其他人都摸不著頭緒。


政府已喊出明年是台灣的「地方創生元年」,中央資源勢必會大量投入。該如何提供正確資源、吸引對的人回鄉,而不是走回「社區總體營造」的老路,才能在各地燃起活力之火。更多像鍾順龍、鍾士為、方智勇、蘇建鈞、釧南雁、李承澤、楊宇帆、趙晉廷一樣的青年,才能真正發揮長才,翻轉台灣,也翻轉鄉村。


透過這趟專訪,相信他們一定可以做到。

延伸閱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