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蘇思云 / 2018-07 / 攝影:陳應欽 / Web Only
在頭城蹲點近三年的彭仁鴻強調,返鄉青年不能只有理想,還需要懂得尋找資源與人脈,與多方接洽的過程中,彭仁鴻認為,要懂得用對方的語言來溝通,返鄉這條路,他認為不能心急,「打好地基,就不怕有颱風。」
走到宜蘭頭城,轉過街角,可能會看到巷弄水泥牆上在地插畫家的作品,再走幾步,可能會發現許多店面紛紛插上一支深藍色旗幟,大大的紅字「厝」,配上白色粗體字樣:頭城勁厝WAY。原來這是「金魚.厝邊」工作室負責人彭仁鴻,今年地毯式找尋100家特色店面的記號。
過去長年在外求學,彭仁鴻研究所畢業後,回宜蘭服3年替代役,因緣際會深入認識家鄉頭城,決定返鄉,傳承當地文史記憶。今年7月,彭仁鴻發起的「頭城老街文化藝術季」已邁入第4屆,主題為「巷弄裡的草根生活」,透過召募,今年有31位民眾報名參加藝術季志工。回鄉蹲點近3年,彭仁鴻談起「回家」之路的教戰守則,有很深的體會。
彭仁鴻認為,返鄉絕不能只靠一頭熱,從決定回鄉那一刻,就要不停跟自己對話:「想清楚為什麼要回來。」返鄉之後,不會有人幫忙安排位置,他直言:「要能創造自己的舞台,答案在自己身上,不會在別人身上。」
除了以有形資金作為後盾,彭仁鴻也再三強調無形社會資本的重要。
接地氣!求教當地「高年級實習生」
青年返鄉絕對不能自己悶著頭做,有夥伴一起打團體戰,才容易持久。彭仁鴻認為,多多結交良師益友,是很多返鄉青年忽略之處。「不只是年齡相近的同儕,地方上很多有經驗的前輩,很樂意分享,就像『高年級實習生』一樣。」他說。
勤跑點!連結各方資源,拉長戰線
除了建立在地人脈外,彭仁鴻認為,最困難的一點,是讓大家真正敞開心胸接納。彭仁鴻直言:「每個人都在看你是不是玩真的,還是只短期做完計畫就走人。」2015 年回頭城時,他坦言,許多人並不看好,甚至有人跟他說:「你做這些不是愛頭城,每天去媽祖廟前掃地才是愛頭城。」彭仁鴻說:「畢竟是晚輩,我都說謝謝指教,不需要逞口舌之快。不然要是發生衝突,未來很難繼續做。」
信任需要長時間培養,彭仁鴻認為,青年需要耐心,才能慢慢看到成效、找到適合的經營模式。前3年,他透過藝術共創的方式,與當地職人建立關係,也是希望做出口碑行銷。「一開始辦市集,靠里長帶我一戶一戶拜訪溝通,」願意主動出擊,是傳遞誠意的關鍵。
頭城老街文化藝術季雖然有了3年累積,但彭仁鴻認為,能量才剛發酵。他提到,前陣子開始有人來問能不能報名表演或市集,「也有人比較害羞,看到我們街區識別的旗子,還透過花店老闆娘傳話,問我怎麼樣才能拿到,」他笑著說。
此外,彭仁鴻強調,真正深入當地文化後,才能做出符合地方脈絡的成果。
「只是移植別處文化,做起來很「浮」,成果也會『有魂無體』。」
回顧過去這幾年,他說自己的身分更像是星探,挖掘在地職人,並透過藝術季讓深藏絕技的專家被更多人看到。彭仁鴻回憶,當初也是明查暗訪,才找到曾經得過全國木雕藝術創作比賽木雕類第一名的木雕師藍文萬。彭仁鴻對第一次見面印象深刻:「當時他老婆去叫他,車庫捲門慢慢上升,師傅戴著一個大型護目鏡走出來,問我:有什麼事情嗎?」
一路走來,彭仁鴻忙著連結資源,把在地技藝推上檯面,「也希望讓他們對自己做的事更有信心。」而他的結論是:
如果決心要做,要有拉長戰線的準備,「蹲得夠久,才有機會被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