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竣傑 圖片來源:陳應欽

能力轉型:驚覺自己「只有英語」,其他能力都沒長進

阿滴在大學時期及研究所都就讀英文系,對許多人而言是「理所當然」的求學路徑,阿滴卻搖搖頭表示:「這是因為,我不知道除了英文系,還能選什麼。」

2008年,阿滴考大學時發現,除了從小累積的英語能力,自己的其他科目「沒長進」。無論如何規劃,眼前的路僅指向英語系。他雖然順利進入輔仁大學英國語文學系,但萌生的「危機意識」反而讓他驚覺,若只擁有一項能力,恐怕會影響前途。

疑惑與驚恐,成為他的轉型契機。阿滴在大學4年中,積極培養跨領域能力,運用網路資源學影片後製、剪輯,吸收色彩學、口語表達能力,甚至一年內剪輯出100支影片。

「我如果沒有讀研究所,可能就不會在網路教英文或創業,現在只是在爸爸的貿易公司工作,或當補習班老師,」他望著書架上的YouTube棒球帽,神情嚴肅地說。

盤腿坐在沙發上,阿滴解釋,大學畢業前的人生選項,本來並沒有「研究所」:「我其實有點排斥再學英文,因為英文早就融入生活,實在沒必要再做研究。」在教學影片中總是說學逗唱、熱愛英語的阿滴,也曾陷入冷卻、排斥再鑽研英語的困境。

人生規畫:本無深造選項,教授遊說才轉念

原先打算直接進入職場,但老師卻看見阿滴做研究的潛力,意外拉了他一把。「大四某一天下課,當時的輔大英文系助理教授葉麥可(Michael Yeldham)忽然叫住我,稱讚我的小論文很有創意,很適合考研究所,」阿滴記得很清楚,那正是老師開始「遊說」他報考研究所的關鍵一刻。

葉麥可認為,阿滴在「心理語言學」課程中分析「可口可樂(Coca-Cola)在不同語言是否有變因」的小論文很特別;在「第二語言學習」科目的研究表現也很優秀,應該讀碩士班,深入研究語言學習理論。

阿滴因此反覆思考,自己喜歡研究語言學習理論,對事物感興趣就會專注研究的個性,確實適合深造。於是,2012年他申請上輔大英文系碩士班多媒體英語教學組,開啟新的人生方向。

進入研究所後,阿滴最大的衝擊不是課程難度,而是「自主時間」多到他須善加利用,好加強其他能力。

「研究生的時間規畫,千萬不能依循大學時按表操課的心態。若仍抱持『上課拿文憑』的態度,不將研究論文外的時間『填好填滿』,就浪費延後出社會的意義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