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有「個體心理學之父」稱號的大師,在過世近80年後,重新掀起大眾閱讀風潮,因為愈來愈多人發現,在自我培養與團隊領導上,「阿德勒心理學」放在今天都非常好用。
1870年出生於奧匈帝國的阿德勒,本來是眼科醫生,後來從事一般醫療並開設醫院。因為對心理學有興趣,他開始投入研究,成為精神科醫師,1927年出版的《了解人性》一書熱賣,於是直到1930年代中葉,他都是美國收入最高的演講家,忙於受邀在各地演講。阿德勒不僅與西格蒙德.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卡爾.榮格(Carl Gustav Jung)齊名,並列為19世紀心理學三大巨人,包括20世紀近代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史蒂芬.柯維(Stephen Covey)的理論,也都與他的思想有殊途同歸之處。
要了解阿德勒的心理學,有幾個關鍵字,第一個關鍵字,就是「目標」。
阿德勒認為,若不知道一個人的目標,就無法理解他的行為。因此,他以「人都是朝目標而行動」為前提,試圖去理解人類的行動與心理。
換句話說,想改變一個人的行為,得先理解他抱持的目標,並盡可能使他意識到自己的目標可能是錯誤的;之後,再跟他一起找出正確的目標,協助當事人抱持勇氣,勇敢朝新目標邁出步伐。
《勇氣心理學:1小時讀懂阿德勒》一書指出,這就是阿德勒學說經常被稱為「給予勇氣的心理學」或「勇氣心理學」的主因。阿德勒相信,人的行為是他依據目標或目的而決定的結果,而非歸結於某個既定、難以扭轉的理由。所以,他對人類行為或心理的掌握,是從主動「目的論」出發,而非被動的「決定論」。
舉例來說,「事情做不好是因為資質不好」,這是「決定論」思考;反過來,「事情做不好是因為目標設定不對」,就是阿德勒式的「目的論」思考。當然,抱持後者的觀點,很多事就有了更大可以作為的空間。
第二個關鍵字,則是「社會興趣」。
阿德勒認為,人類天生難以離群索居,因此,為了維持群體運作,每個人都必須具備「社會興趣」。對這4個字,阿德勒的詮釋很簡單,就是「對同伴抱持關心、成為團隊的一員、盡可能對人類福祉帶來貢獻」。
從這個概念延伸,想培養社會興趣,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首先必須接受自己,就算當下的自己並不完美。犯錯了,只要虛心承認,隨時調整即可,人們真正應該追求的,是不斷向上提升的動態過程,而不是所謂的終極完美。
另方面,既然要在群體內生活,就必須懂得站在與對方對等的立場,學習從「他」的角度觀看、聆聽和感受。即使彼此存在上下關係,也要相互尊重、平等對待,這是阿德勒主張的重點。
阿德勒的得意門生華特.貝蘭.華夫(W. Beran Wolfe),曾以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寓言來說明:有一天,村裡的驢子失蹤,大家為了找到牠,足足討論三天三夜,沒想到,驢子後來竟被一個眾人眼中的「笨蛋」帶來現場。
「你是怎麼找到的?」在眾人七嘴八舌追問下,這個「笨蛋」回答:「我只是跑去驢子所在的小屋,想像自己是驢子;又想說跑掉的話會去哪裡;去了之後,果然驢子就在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