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臺南地區車用零組件產業聚落發展需求,導入車尾燈、剎車燈等模組與車用天線模組的自動化生產製程,並運用產線大數據與系統化管理,讓學生實際參與生產流程及相關技術,打造產線智慧化技術專業人才的基地。
強化VAR科技與智慧型裝置在商業的應用,培養學生具備智慧型VAR產業的專業數位內容能力,並與廠商製作出結合「VR、購物及賞屋」的作品,透過模擬商城的體驗,分析消費行為的意義,進而了解VR應用於商業的可能性及相關顧客需求。
學校長年深耕電資與理工領域,除在各專業領域理論與技術上成果豐碩外,並搭配iPAS鑑定項目,規劃天線設計、電動車機電整合、行動裝置、行動遊戲、3D列印、電路板製程、智慧化生產、巨量資料分析、物聯網應用、行動APP等專業課程,培育學生成為具備跨領域應用技術的人才。
臺灣工業發達,涉及工業設計、工藝製造的企業,都急需3D列印技術人才。3D列印讓學生不再受限於平面框架內,發揮無限創意及想像力。
金融系統的科技化,巔覆傳統金融產業對於選才的需求,本計畫整合跨四個院系,與企業共同合作,開設與業界接軌的實作課程,另與金控公司全面合作,培育具有應用金融科技能力的跨領域人才。
將金融、科技及多媒體課程設計與實務結合,由財金、管理及資訊教師三方領域共授專題指導,引進業界教師協同教學,結合專業與實務以強化學生的實作能力,幫助企業培訓具創新理財能力的人才。
透過不同的整合面向,徹底翻轉學校現有教學設備與軟硬體空間,從傳統的手作機具,朝向半自動化的類產線生產機制,並結合不同創新產業思維,發展多元面向的研發能量,培育家具木工產學訓專班的人才,成為學校與產業攜手共同打造的教學實踐環境。
學校打造完整的一站式實習「類產線工廠」,設備與業界同步,在學校可進行微量生產,且沒有傳統製程所產生的廢水、廢氣等環境汙染。並與鄰近電子產業的印刷電路板(PCB)產業聚落合作,培養具備電路板佈局、先進製程整合技術之高階研發人力。
打造符合產業需求與學生實習的模擬工廠與教學場域,建置跨領域之「人工智慧/物聯/邊緣運算聯合實驗室」,培養智慧物聯網產業跨領域、具實務之人才,建構創新技術學習環境與產學合作機會。
建置「智慧商店」實作場域設備,本計畫結合行銷流通管理系(虛實通路整合新零售服務)、生活創意設計系(商品與展場展示互動設計)、財務金融系(線上、線下與行動多元金流支付)、資訊科技系(物聯網、數據分析、感知科技)等跨域學習,培育新零售商業服務所需的跨領域實務人才。
學校深耕食品領域,理論與實務經驗豐富,校內「健康產業暨農水產檢驗服務中心」更獲食品分析實驗室國際ISO17025認證,透過課程規劃,讓食品檢驗不只是數據,而是訓練學生對檢測數據提供相關諮詢分析,有助業界提升食品安全的品質。
學校擴大與社區的連結,鼓勵高齡者參與地方及產業的經濟發展活動,藉此培養協助照護的學生具備高齡者餐旅、休閒及遊憩三大專業技能。本次以巧克力與咖啡為主題,融合健康養生的概念,創新發想出適合樂齡與銀髮長輩可食用的食材。
臺灣水資源蓄積不易,近年來政府大力推展再生水資源(Recycled Water Resource)供應產業使用,再生水相關產業與專業人才的需求也與日俱增。本計畫打造再生水類產線工廠以及下水道技術士人才培訓基地,培訓再生水資源產業所需人才。
學校以發展友善新農業的共同使命出發,成立朝陽健康農糧中心,包含5座健康農業資材開發實驗空間、3間TAF認證之檢驗實驗室以及3間貴重儀器室。健康農糧中心「RICH創業圓夢基地」主要提供校園創業團隊共同工作空間,建構校園創業生態的基地,透過健康農業知能及產業創新創業人才培育機制,扶植具環境友善理念、技能的新農人才。
因應人口老化趨勢,搭配在地「食品生技」產業發展,學校生技中心建置近300坪「應用生技模組化製程產線工廠」,開設一系列產品開發的實務課程,培育學生產品開發邏輯能力及實作經驗,達到「做中學,學中做」效益。
為配合國家綠色能源政策及產業人才需求,學校建置「離岸風電訓練基地」,培養學生具備離岸風電職場就業能力,並以網際網路監控風機為主題,結合智慧型監控,研發離岸風機的監控系統。
配合國家綠能發展政策,本計畫以「類生產線之太陽光電模組封裝技術與實務」與「太陽光電發電系統設計、安裝與評估」等相關課程為主,同時辦理「技術士技能檢定太陽光電設置職類乙級」訓練課程,培育太陽光電中、下游產業鏈之技術人才,達到綠色能源的紮根教育。
學校整合生產再生能源轉換器產品所需的軟硬體設備,包括設計開發、製造、組裝測試、安規驗證等工作的示範工場,扮演教學與業界技術直接連結的重要橋樑,並提供師生將夢想轉換為產品的機會,成為新創產業的育成基地。
學校利用現行產業生產模式為基礎,輔以省工省力機械設備、輔具及感測元件,並導入前瞻技術如資通訊技術(ICT)、物聯網(loT)、大數據(Big Data)分析、區塊鏈(Block Chain)等,建置全國唯一類產業等級之作物栽培及循環農業教學級示範場域,以打造高效率的農場經管管理模式。
透過農業、食品生技與檢驗分析場域、智能型新養殖場設施、機棚實作場域等跨領域創新教學場域,針對臺灣西部沿海偏鄉地區之農業廢棄物處理課題,培養具有創新性、跨領域特性之實務型人才。
整合新農業與生物醫學的技術趨勢,導入多項與在地產業鏈結之實作場域、服務團隊與人才培育制度,並建構具GMP實務訓練、功能原料開發、安全功效驗證與保健美容應用等能量的加值中心。本計畫除衍伸農業加值技術、創新原料開發技術外,並發展保健美容產品、創新化妝品原料、銀髮保健食品等創新商品。
採用與業界同步的織物染整及數位印花類設備,提供跨校設備資源共享,教師透過共同教學活動工作(教材編撰、學習活動觀摩、作品成果展或專題競賽),規劃種子教師培訓、技優生課程培訓,進以透過實作,縮短學用落差,讓學生畢業後即就業,無縫接軌,滿足業界求才需求。
以機能時尚紡織品打造校內類產線基地,著眼於織布、印染及成衣等紡織中下游產業,應用於運動休閒及醫療器材產業,並規劃三條實作產線(數位印花產線、針織品產線及機能服飾產線),以提供服飾產業相對應的人才。
高科大為進行產業職能鑑定,建構iPAS南區產業菁英訓練基地,透過訓練課程與實作場域,大幅提升技職校院在實作課程、師資、及設備的質與量,也能為產業進行職能鑑定服務,縮短產業學用落差。
一、引進資源再生技術,完善實習場域設備
透過廢棄物再處理,加值產品價值,解決廢棄物問題,並拓展產品的實用性,推動永續概念。
二、建置跨域實作及體驗實習場域
學生可針對不同化妝品及髮妝產品,規劃不同的使用流程與產品服務設計。
三、尋找下一個產業黃金屋
透過農業、水產業廢棄物回收再利用,開發高經濟價值之化妝品。
學校以「美容護理、健康美容」為發展特色,皮膚照護、美容保健為發展主軸,規劃完整的專業教育課程、整合校內跨領域師資,加強美容科技產品及儀器的知識教育,同時也結合美容醫學中心實習,增加學生學習成效與就業競爭力。
透過綜合型鑽雕(鑽石微雕、超聲波導入、冷熱導入)、氣動式肢體循環及紓壓按摩等服務,展現學生專業知能與實作能力。
融合時尚、媒體與視覺設計,建置「服飾設計與模擬展示實驗室」、「擬真數位角色概念設計教室」、能精準與快速打樣的「服飾設計創新實作中心」、創新動態展演的「時尚與擴增實境直播虛擬棚」等專業教學實作場域,使師生能掌握創新技術,培育「創新時尚設計」新興技術人才,提升臺灣時尚產業競爭力。
結合學校藥理專長與相關產業、法人和學校能量,打造三安檢測及品質管理實務人才培育基地,並於2008年通過全國認證基金會(TAF)認證,致力培育分析檢測技師級人才,提供檢驗服務,以承擔社會責任,協助政府解決大眾關心之食安、藥安、粧安等重大社會議題。
學校設置全國唯一涵蓋「軌道號誌」、「軌道電力」、「車輛實習」、「轉轍器聯鎖通訊」四大主軸的軌道學習場域,所有訓練設施皆採鐵道標準規格,提供學生身歷其境的實作與實習,並培訓軌道基礎維修、軌道檢測管理及高階研發應用相關人才。
本計畫主要培育CNC工具機切削技術應用、機臺組裝精確度檢測能力的種子師資與學生,透過產學合作與實務教學,培養具備三軸或多軸加工與量測實作能力的專業人才,提升職場競爭力。
本計畫主要培育CNC工具機切削技術應用、機臺組裝精確度檢測能力的種子師資與學生,透過產學合作與實務教學,培養具備三軸或多軸加工與量測實作能力的專業人才,提升職場競爭力。
以校內「船員訓練中心」及「潛水中心」兩發證訓練中心為基礎,建置完整且具前瞻性之職場實習場域。同時配合業界實務人才需求,輔以取得證照的課程模組,培育海事職場之專業技術人才。
以培育移動機器人之人才為目標,推動智慧型機器人菁英人才培訓計畫,開發智慧機器人人才培訓課程教材,引導學生研發具有影像辨識功能的智慧移動機器人。並應用產業自動化,及無人搬運情境,培養機械產業電控系統工程師、大數據資料分析師、機器人產業機電整合工程師等人才。
學校建置「智慧製造技優實作環境」,學生將透過3D列印設備之製程設定學習,製作出機構設計,並進行產品性能驗證,給予學生將「機構設計」化為實體製作的可能。
本基地為九大技術領域人才培訓中心,亦為南部iPAS產業人才培訓及考照之重要推手。本次展出領域為「3D列印工程師」之訓練及實作場域,提供3D列印產業職能鑑定服務,讓學生透過創意發想、腦力激盪,利用3D 列印機臺設計、打樣,培育具智慧機械能力之3D 列印人才,以期縮短學用落差的差距。
學校建置「3D列印實作場域」,透過基礎理論課程,從創意發想、設計作品、完成實作、功能測試、成品展示,引導學生結合智慧機械相關設計與實作知識,培育具智慧機械能力之3D列印人才。另提供企業研發設備與相關技術,降低企業研發經費與縮短產品研發時程。
學校建構智慧機械關鍵模組試量產與測試類產線,將模擬產業實際的生產環境,以實現工具機與自動化產業在相關模組產品或設備,藉由設計、製造、組裝、精度檢測至機電測試全程開發技術,培育智慧製造與精密加工、機械關鍵模組設計與開發、產線機電整合與機聯網管理等人才。
配合在地區域航太及智慧機械等產業需求,建構智動化航太電腦輔助製造實作場域、智慧機械生產模擬實習場域等實習場域,以「專業知識」與「實務技術」並重為目標,開設產業相關實務課程,注重實務專題製作及考取相關證照,以培育具創造力、智動化能力的專業技術人才。
學校與德國航空合作共同成立航空維修教育中心,為國內唯一獲交通部民航局及歐盟民航總署(European Aviation Safety Agency,
EASA)認證合格的維修訓練機構,擁有教學用之可操作之實體飛機、發動機、飛機系統實體模組。
本計畫以「航空維修、航空零組件製造、維修管理」三大主軸為培訓重點,規劃飛機機體維修、發動機維修、航空零組件製造與飛機維修管理四大模組,培養學生從機體、發動機零組件、飛機系統習得整合性維修技能,以具備就業所需的專業技術能力。
配合長照2.0政策協助機構照顧服務員培訓,開設「高齡與特殊需求者口腔照護」跨領域課程,使學生具備高齡口腔照護專業能力。並以培育護理專業能力為目標,設置實作教室及模擬設備,提供學生實務操作,深化學生對高齡族群照護技能。
透過跨領域業者的資源與技術,建立長期照護培訓基地,發展適合高齡長者及銀髮失智症的居家照護與友善居家空間,也同時提供培訓、考證等相關課程,幫助長照培訓學員實作情境之模擬,培養同理心等經驗。
建置專業模擬體驗教室,開設高齡照護學分學程,希望在高齡化的社會裡,透過模擬體驗,讓學生體驗老化造成的不方便,對老年人多一分耐心與關心,更增進關懷老人所需具備的知識,塑造高齡友善的環境。
本計畫透過跨學群師生進行跨領域互動、互補式學習,並配合業界所需的專業實務課程與培訓營,培養學生跨領域的專業軟實力。
結合虛擬實境、影像識別、手勢操控以及語音識別等技術,使用者可在訓練過程中獲得即時回饋資訊,大幅提升學習效能。
加入平板動畫可使帕金森氏症病患維持愉快心情做復健療程;並透過雲端資料庫,提供醫師查詢進行專業診斷。
由跨系學生團隊共同研發的產品,用於偵測帕金森氏症患者的手抖症狀,讓使用者檢視自身的狀況。
透過偵測幼童刷牙次數及角度的牙刷,來判斷幼童的刷牙動作是否確實,以防止兒童的牙齒産生蛀牙等病症。
面對長期照護人才需求將與日俱增,規劃培育從健康、亞健康、失智失能到臨終的分階菁英人才,對應未來的高齡者照顧趨勢。本計畫透過導入智能科技,提供多元、多階段的高齡照顧課程與技能教育,進而以產學合作、研究發展、教育訓練、技術移轉等方式,打造出高齡照護的產業菁英培育基地。
內建「離床階段通知」、「翻身提醒通知」、「視覺化臥床壓力點分布圖」與「智慧感床墊」,了解翻身時承受較大壓力的部位、預防或減緩壓力性損傷。
運用遊戲加強基礎學習能力,有效提升認知功能,使長者透過數位認知遊戲訓練達到腦力活化與注意力集中的目的。
即時回饋運動過程中所有參數,讓使用者了解動作與訓練是否標準,確保運動品質。主要訓練部位:下肢(髖∕膝)、軀幹(骨盆底肌)。
學校透過設立優質教學環境「高齡健康促進人才培育中心」,強化個人、職場及社區環境的健康促進觀念,並結合業界專家共同教學,培育具備「促進高齡者健康」專業知能與實務經驗之學生,提升職場競爭能力。
配合政府「長照2.0」政策,口腔衛生師在臺灣已成為不可或缺的專業人員,本計畫規劃一系列口腔衛生照護的實作課程,如照護類實作課程、口腔攝影及牙科醫療影像判讀等,培育擁有多元技能及專業證照的學生,提升就業競爭力。
本計畫鏈結在地資源,設立東部樂齡及長照人才培育平臺,並透過跨領域實作學程課程、實習及工作坊,發展銀髮相關之創新服務,培育銀髮健康服務產業之專業人才,促進在地就業或創業。
本計畫以「跨域健康老化照護人才培育」為核心,引進業界教師實務能量,開設健康老化、高齡口腔照護、高齡眼照護之課程,以培育具備高齡健康照護人才。
透過輔具模擬長者健康老化的生活歷程與沉浸式學習,提升與高齡者互動之知識與照護技能。
1.高齡模擬體驗服:體驗長者因身體退化所造成日常生活不便。
2.高齡者跌倒評測儀:透過體驗檢測平衡感,並可強化平衡與下肢肌力。
3.放大鏡組、視覺模擬鏡片組:體驗高齡視覺退化的日常生活。
4.自製刷牙輔具:協助長者方便及妥善使用潔牙用具。
5.口腔照護模型:模擬口腔內清拭、洗淨及保濕照護。
本計畫跨域整合長期照護模組課程,並接軌國際導入澳洲國際證照制度,開設與澳洲國家職業資格對接雙學位/雙聯學制學程,提升學生就業力與國際接軌移動力。未來將持續推動國際認可之創新高齡精準照護人才培育認證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