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Cheers雜誌第214期
低薪、高房價、勞資關係惡化……,當大都會的殺戮戰場壓得人喘不過氣,「返鄉實踐理想」儼然成為另一種讓人嚮往的選項。只是,踏上這條回家路之前,你是否已經學會「返鄉經濟學」這門必修課了?
「2019年為台灣的地方創生元年。」行政院長賴清德5月宣布,將大力推動「地方創生」,讓總人口減少、高齡化與人口過度集中大都市的問題,透過青年回鄉,帶動在地發展來解決。
政策的急切其來有自。國家發展委員會的資料顯示,2015年,台灣有68.9%的人口集中在六都,到2050年,這個比率預估將提高到70.7%。
事實上,台灣的動作已經嫌慢了,率先喊出「地方創生」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早已在2014年就成立中央戰略小組,大力推進各種對青年有吸引力的地方建設,藉此促動新血回流。安倍晉三不惜以首相之姿站上第一線主導,正是基於已預見再不採取行動的嚴重後果。
儘管重要性被拉高成國家級議題,但不變的是,落到個人抉擇上,「回家與否」,始終是場在情感與現實間的拔河。只是隨著時空背景和經濟環境不同,左右這場拔河結果的關鍵因素,也跟著有明顯的差異。
關於1990年代後,青年返鄉出現的幾種不同型態,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二所兼國家經濟發展戰略中心副研究員盧俊偉有系統性的觀察。他依不同時期區分為3個波段:
青年返鄉1.0:
第一波在1990年代。解嚴後,返鄉青年希望透過重新認識及參與在地事務,建立對自我和價值的認同。因此,重心聚焦在非營利性事務,而非如何將地方文化轉化為經濟產值。
青年返鄉2.0:
2000年之後,921地震對在地產業造成巨大破壞,政府以多元就業方案號召青年投入地方。例如,農委會於2006年推出「漂鳥計畫」、2008年則推「農村再生計畫」,「政策誘因驅動」促成第二波青年返鄉熱潮。
青年返鄉3.0:
2010年之後興起,至2015年出現高峰。這一次,背後推力就相當多元,像是學運或社運青年轉入地方扎根、地方政府倡導青年創業,都市高房價則迫使青年返鄉或移居非都會地區,甚至包含個人追求的生活價值及風格、接班或照顧長輩的家庭因素等。
值得注意的是,盧俊偉指出,在特徵與活動模式上,這一波都與過去明顯不同。例如,更注重營利與非營利目標的平衡、在意跨地域的社群營造、能為在地文化拓展出新價值或新特色、具備更強的創意及行銷能力。
換言之,他們代表的不只是人口資料上的數字挪移而已,更是一股衝撞與改變的力量。
今年32歲、被網友暱稱為「鳳梨王子」的楊宇帆,就是個典型的例子。2011年,他因為不捨祖父畢生耕耘的農田休耕10年,從台灣藝術大學肄業、結束澳洲打工度假後,決定回台南市關廟區的老家,投入種植從小最熟悉的鳳梨。
眼見農村有各種問題,於是楊宇帆在部落格上發表「親愛的英九,聽我說說話,好嗎?」一文,指出比起仰賴政府當下補貼,農村更需要的是健全產業,即使不靠外力也能蓬勃發展,這才是大家想要的未來。文章經過媒體轉載報導,造成輿論熱議,也引發當時的總統馬英九關注。
儘管知名度大增,讓楊宇帆和家中無毒栽培的鳳梨暴紅,但這7年來,實際上是靠著持續投資人力、物力,才終於在缺工嚴重的環境下,自產自銷打造出每年淨利約80~100萬元的事業。
楊宇帆坦言,在鳳梨18個月的生長期中,除了農忙時的體力勞動,其他時間,他還抽空去上農業課程;除了賣鳳梨,也賣鳳梨果乾,好提升產值,箇中辛苦自不待言。
談起當年抱持「有夢最美,希望相隨」的理念,楊宇帆感慨地說:「如果家中沒有底、沒有田,還是別回鄉務農吧!」他說,缺工、缺錢、營收不穩,每一項都是棘手難題。
每每因此與長輩衝突,都讓本來滿懷理想的青年,一次次被推上壓力臨界點。「如果真能建立農業商業模式,不如到其他產業發揮,應該賺得更多,」他務實地說。
楊宇帆的一席話,道盡返鄉現實面。不管是抱著什麼理由踏上回家之路,最終都得通過經濟上的考驗。
畢竟,剝去理想的外衣,真實的狀態是「有工作才有生活,有生活才有文化。」
擔任文化部「青年村落文化行動計畫」審查委員、協助日本地方創生的林事務所代表暨服務設計師林承毅,是多名返鄉青年的「業師」。
他觀察,這幾年,返鄉青年的素質愈來愈高,很多人都在大公司待過,選擇回鄉未必是在都會區發展不佳,而是主動追尋更多的可能。
只是,即使存了第一桶金回家,仍得弄清楚究竟想爭取什麼,尤其不要「獨善其身」,這是第一項得有的意識。
各部會為鼓勵青年回鄉,祭出各式補助案,包括文化部的「青年村落文化行動計畫」、農委會「大專生迴游農村」、教育部「青年社區參與行動」,甚至經濟部、原民會、客委會都有相關專案。但若長期發展不出獲利模式,「一直向政府申請補助,如同被『圈養』,也不是辦法;不如成立公司,才有競爭性,」林承毅說。
被日本視為地方創生代表人物的青年創業家木下齊,在他的《地方創生戰鬥論》一書中指出,資金若來自公部門等特定組織或個人,活動難免受資金提供者影響而中斷。
要確實提供地區服務,非得具備獨立的「獲利能力」不可。最好能與夥伴合資開創事業,創造盈餘才能建立良性循環。
林承毅指出,建立商業模式後,除了得面對競合關係,如何免於地方勢力干擾,則是門更棘手的學問。「在新竹縣,有一組原住民部落團隊,因為做出在地活動的口碑,藍綠議員都對外宣稱:『這是我帶出來的團隊。』讓人很無奈,」林承毅舉例。
地方民意代表、派系勢力,甚至黑白兩道,都可能眼見有利可圖後,希望分一杯羹。當中需要的柔軟身段和手腕,想要長久立足,就不能不修。
當然,想站穩腳步,永續經營,在都會創業需要的本事,回家也一樣都少不了。創辦社會企業「生態綠」的民進黨立法委員余宛如認為,年輕人回鄉前,應掌握兩大重點:「市場機制」(Market Mechanism)與「能力構築」(Capability-Building)。
余宛如表示,有些人回鄉創業,看起來懷抱滿腔熱血,想幫助在地居民,實際上自己不但不懂、還「仇視」商業行為。當無法深入市場機制、獲利模式及消費者面貌時,從「0」到「1」就非常遙遠,更難協助當地居民改善生活。
她建議,返鄉創業者首先得放下成見,唯有先學會商業世界的規則,才能發揮影響力。
舉例來說,理解成本、定價、折扣間的關係後,才能分析產品適合放在什麼市場,也不會一聽到自產產品放在其他平台上銷售,得被抽3成價格佣金的消息,就馬上反彈、暴跳如雷。在這3成佣金中,可能包含行銷、物流、金流等費用,重點是收費是否合理、和能對拓展市場帶來哪些效益。就算是拿到政府的資金補助,也要懂得規劃,余宛如笑稱:「沒規劃如何花錢,拿到錢就是災難。」
因此,余宛如建議,有心回鄉的青年,最好先到職場歷練一段時間,培養專業、學習與人相處、累積人脈後,再帶著實力去「蹲點」。
這門返鄉經濟學,靠的固然是熱情,但也少不了實戰力,才能走得遠。
至於政府端,余宛如強調,由國發會整合推動地方創生的資源,加上各部會投入,能量其實很充足。
不過,政府不該只補助「亮點」,應該鼓勵更多元的路徑,打造具地方特色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喜歡求新求變的年輕人有了著力點,自然願意回家,也降低陣亡率。
就像找到獲利模式的楊宇帆,把近年摸索出的獲利心得,無條件分享給幾位有志自產自銷的年輕農夫,還開玩笑地說,將與其他幾名年輕農友結盟,組成「F4」(Fruit Four),共同行銷鳳梨、哈密瓜、火龍果和芒果,銷售網站預定年底上線,不僅自己賺,也要大家賺。
「親愛的父母再會吧,鬥陣的朋友告辭啦,阮欲來去台北打拚,聽人講啥咪好康的攏在那。」1990年,歌手林強在歌曲〈向前行〉中唱出的心情,28年後的今天,依舊在許多人心中迴盪,但出發的方向,已不再只有一個。
單打獨鬥難以因應世界劇烈變化,都市如此,返鄉創業亦然。回家投入這場生存戰前,先握緊武器,再整裝「向前行」吧!
初期投入者
1. 如何融入地方,建立在地人脈圈
2. 想返鄉卻不知可做、爭取什麼
3. 找不到可一同成長的夥伴
4. 面對決策不知找誰諮詢
5. 機會抉擇,理想及現實間徘徊
6. 如何不在意外界及親友眼光
7. 經濟拮据,更感專業力不足
8. 投入後才發現認知差距
中後期課題
9. What is next?
10. 紀律及自制力不足
11. 地方勢力干擾
12. 競合關係間抉擇
13. 組織擴張速度
14. 難尋適合的將才
15. 世代接班問題
16. 人生是否就這一條路
(資料來源:林承毅)